搜索
张其红的头像

张其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2
分享

乡野的月光

当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被远山吞尽,乡野便渐渐被月光所笼罩。那月光,像是从古老的神话中流淌出来的银辉,静谧而又深情地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乡野的月光,恰似那如约而至的佳人,带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气息。

乡野的月光是轻柔的,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抚摸着大地上的一切。沿着乡间的小路漫步,路旁的草丛里,蛐蛐儿在欢快地吟唱,它们是月光下的歌者,用简单而纯粹的旋律,奏响着乡野的夜曲。草丛上那点点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宛如晶莹的珍珠,闪烁着梦幻般的光泽。小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稻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片银色的海洋泛起层层细浪。此时的月光,为这片田野披上了一层圣洁的纱衣,仿佛要将这片孕育生命的土地,温柔地呵护在自己的怀抱之中。正如古诗所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乡野的月光下,更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份对故乡的眷恋与深情。

我想起小时候,每到这样的夜晚,祖父总会带着我坐在院子里。那破旧的木凳,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却也承载着无尽的温馨。祖父会指着天上的月亮,给我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时候,月光洒在祖父满是皱纹的脸上,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宁静和慈祥。在那片月光下,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对神话故事的好奇与向往,也种下了对这片乡野深深的眷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儿时眼中那如白玉盘般的月亮,是童年的梦幻之光,它照亮了我懵懂的世界,让我感受到了乡野生活中那质朴而又美好的一面。

乡野的月光下,村庄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错落有致的房屋,在月光的晕染下,有着独特的韵味。烟囱里偶尔飘出几缕青烟,那是农家人晚炊的痕迹。那淡淡的烟雾,在月光下袅袅升腾,仿佛是村庄在轻轻地呼吸。村子里的老槐树,静静地伫立在村头,它的枝干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这棵老槐树,见证了村庄的兴衰变迁,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村民的悲欢离合。在月光下,它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老槐树如同那等待归人的故地,在月光下散发着宁静而深沉的气息。

如今,城市的繁华如同耀眼的霓虹,吸引着无数的年轻人背井离乡。他们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追逐着梦想,却也渐渐遗忘了乡野的月光。然而,乡野的月光始终在那里,它是一种永恒的召唤,是心灵深处的归宿。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忙碌于工作、学习和各种应酬,我们的心灵被喧嚣和浮躁所填满。而乡野的月光,就像是一泓清泉,能够洗净我们心灵的尘埃,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那乡野的明月,总是默默地陪伴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离不弃。

乡野的月光下,有着最真实的人性。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没有城市里那种复杂的利益纠葛。一家有难,百家来援。在月光下,你能看到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庄稼的收成,谈论着村里的大小事情。他们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这种淳朴的情感,是乡野的月光所滋养出来的,它如同月光一样纯净、无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这同一轮明月下,乡野的人们共享着这种质朴的情谊。

乡野的月光,也是希望之光。每一次新生命的诞生,每一次庄稼的播种与收获,都在月光的见证下进行。那月光,如同一位默默的守护者,看着村民们辛勤劳作,看着孩子们茁壮成长。它给予人们力量和勇气,让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当遭遇自然灾害时,那月光又像是一种慰藉,它陪伴着人们度过那些艰难的夜晚,让人们相信,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生活会重新充满希望。“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即使在黑暗时刻,那月光也能给人带来希望的曙光。

在乡野的月光下,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我们只是这片土地上的过客,而月光却永恒地照耀着这片土地。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人类的发展。我们应该珍惜这片土地,珍惜这乡野的月光。让它的光辉,永远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追逐现代文明的同时,不忘这片孕育我们的乡野,不忘那宁静而又美好的月光下的世界。

当我再次站在这片乡野之中,沐浴在月光之下,我仿佛听到了大地的心跳,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乡野的月光,是我心中永远的诗与远方,它将永远在我的灵魂深处闪耀,给予我力量、温暖和希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