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木林新雨的头像

木林新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1
分享

酒香忆故人

 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次出差途中,我与小车班的老司机张哥聊起哪里的酒好?

“我觉得啊,还得数山西老白汾性价比最高!”张哥开着车,砸吧着嘴,似有回味的说,“价格不贵,味道清醇,好喝!”

“怎么个好喝法?”我那时候还没喝过汾酒,得问出个所以然来。

“你看啊!我没事的时候喜欢喝点,但有开车任务的时候不能喝酒。如果是去山西出差,有招待场合时领导们一般都喝老白汾。饭局结束后瓶中的剩酒领导就特意嘱咐给我带回去。等晚上都回宾馆住下了,你老哥我就可以沉住气,美美的喝上一、二两。有花生米或者榨菜丝下酒更好,啥下酒菜也没有的时候,光喝这个老白汾酒也挺顺口!即使喝多点,晚上睡觉也挺舒坦,第二天一点也不上头!其它白酒就不一定了,有喝多了上头的,最起码没点菜光喝酒的情况下,还没有比汾酒更顺口的。”张哥美滋滋的说着,仿佛口中又散发出老白汾的清香味!给我打下了一定要尝尝老白汾酒的思想钢印!

心想事成!几年后,我的工作就需要常去山西晋城、朔州等地方出差了。有工作应酬的时候吃饭、喝酒一般就上十年或者二十年老白汾,满桌人都喜欢!要是没有外单位客人,自己人基本就是喝光瓶汾,只要是原厂出的酒,味道就不错!在山西,只喝到一次假酒,那次是跟随出差的同事到小超市里买的光瓶汾,我第一口就感觉不对,辛辣、刺舌,绝不是汾酒的清香味道。其实,山西饭店里直卖的汾酒一般和大超市货架摆的价格相差无几,所以后来一般都直接从饭店要酒。我的酒量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还就像张哥说的,即使喝多点,第二天也不会头疼!

只要一去山西出差,家里的朋友、同事知道了,经常让我捎汾酒回去,特别是春节前带车从山西出差回家,基本上后备箱甚至后排没人坐的座位,都用来装汾酒了。平时好多朋友见面,往往第一句话都是:“什么时候再去山西啊?别忘了说一声,再捎两箱汾酒回来!”如今都不怎么去山西了,还有不知情的朋友打电话问,让捎酒,哈哈!

忘记哪一次了,也是在山西出差。在山东老家单位的同事给我打电话汇报工作,意思是单位来了太原客人,因为业务得在这边待几天,每天晚上需要陪客人吃饭。可是从第一天晚餐陪着喝了一次我们老家当地的酒,以后两天,怎么劝客人都不喝了,业务沟通也有点不顺畅!我说明天就回去,等着咱们一块吃晚饭。

次日晚餐,我拿着二十年老白汾,对客人说:“宁总,这是我今天从山西回来特意买来的您家乡的酒,今天晚上,也让我的同事们有幸跟着您一块分享一下正宗老白汾的清香!”那天晚上,我们推杯换盏、相谈甚欢!目前,即使没有业务往来了,我还与这位宁总保持朋友联系!

从那以后,我单位甚至家里都常备点汾酒。因为我们这边超市里售卖的汾酒大部分都是特别定制的,与山西本地的汾酒不太一样!

十多年前的春节,三位淄博的同学组车来我家做客。临走,我给同学后备箱里放了一箱光瓶汾。不是抠门啊!当时只有一箱了,共十二瓶,叮嘱三位同学回去分分。

次年,其中一位同学打电话来,说他们单位领导喝着我给他的光瓶汾很棒!让我再去山西时给再买十箱,接着转给我六千元钱,我说用不了这么多,他说剩下的算辛苦费!乖乖,我开始靠着汾酒赚钱了!

无独有偶,就在今年春天,我去参加淄博同学们的聚会。桌上摆着两瓶光瓶汾,带酒来的同宿舍兄弟老六介绍说:“这是二哥十多年前给我的汾酒,我不喝白酒,一直留着。结果今年春节我岳父到我家来,看到了这个酒说就喝这个,结果喝恣了,说太香了!所以今天带着仅存的两瓶来,让同学们都尝尝!”我从桌上拿起一瓶在手中端详,熟悉的、有些陈旧的黄色标签,黄色瓶盖,晃动间,清澈的酒液中泛起层层酒花,看着有点遥远的生产日期,件件往事浮现心头!拧开盖子,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而来!连桌对面的同学也闻到了,兴冲冲抢着打开另一瓶,靠近鼻息深深闻了一闻,仰面沉醉!之后他给同学们倒酒,轮到了带酒来、自称多年不喝白酒的同学酒杯跟前,问:“老六,你今天还是不喝?”

应该说一下,老六之所以戒白酒,原因是刚毕业工作后的一天晚上,他因公招待喝了不少白酒,醉酒后被其直属领导用车送到小区门口。结果这个血气方刚的老六下车后,对送他的领导直言、高声评论其工作问题、不足及过失。这个下级对上级的批评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老六才摇摇晃晃的兴尽晚回家,对酒后发生的这段经历彻底断片!第二天,在当地人缘混的挺不错的老六被小区门卫大哥提醒后才明白,自己竟然在酒后干了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抓紧诚恳道歉、弥补,并在此后宣布戒白酒、防后患!

而此时坐在酒桌上的老六咽了一口口水说:“咱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愣头青少年了,不会干那种疯魔事儿了!今天我可以少喝点!满上!”惹的满桌同学哄堂大笑!

其实说起汾酒,我想起最多的人是我的岳父。

也是十多年以前了,岳父六十六岁生日。我家带的贺寿礼物里有两瓶十年老白汾,老人家挺高兴,破例多喝了点这个酒。饭后,借着酒劲,话匣子打开,岳父讲起了他当年在部队时岳母不让说的故事:一九七六年七月底,岳父在河北保定陆军部队干连长,发生了唐山大地震,他带着一连人在唐山市灾后废墟里抢救灾民。那时候没有什么先进的救灾设备,因为怕伤到埋在废墟砖瓦灰土里的灾民,不能用掀、撅等工具,只能用手扒拉。他和战士们的双手十指都磨的破皮出血,就用医用胶布缠缠接着干!

肉体上的伤是小事,连续两个星期,扒拉出来的大都是残破的尸体。受交通运输环境所限,尸体不能及时运走,晚上,指战员们就在尸体间的废墟里插空休息。累了一天的年轻战士们倒头就睡,天一亮起来接着干。而岳父作为指挥员,繁杂事务千头万绪,神经长期高度紧张,到了晚上就怎么也睡不着!时间一长,身体和精神都顶不住了。副连长发现了不对,晚上睡觉凑到岳父身边,问他是不是睡不着?岳父只好承认自从进入这个阵地就没睡着过。副连长从怀里掏出半瓶汾酒,抵到岳父手里,让他喝点试试!岳父喝了几口,挺顺口,度数不低,却一点也不冲,咽到肚里,从胃部向周身散发热乎乎的气息!不一会儿,脑子开始晕晕乎乎,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这段往事,之所以岳母不让说,是因为岳父一说起唐山地震救灾这段经历,就容易情绪激动,谁劝都压不住!所以岳母干脆就不让提,一有这个话头就出面制止。而这次,岳父讲着上面的内容,情绪一直心平气和,岳母也一反常态没有任何阻止。

岳父继续讲:后来,那个副连长岁数不大就因病去世了!他是我永远的兄弟,他走了,我们有责任照顾好他的家属和孩子。再后来,我病退和你岳母回山东的时候,选择留在保定部队大院的副连长家弟妹,两手拉着副连长的一对儿女在车后面撵着跑啊,跑啊!

岳父平静的说着,岳母却是抑制不住的频频擦泪。

收了收情绪,岳父又说:多少年了,一闭眼还能出现他们的样子!

岳父六十九岁去世,心脏衰竭,去世时躺在医院病床上,两手拉着一对儿女,很安祥!相信他是与那些先走的战友兄弟们团聚去了!

又是一年春来杏花盛开,我拉着一家人到邹平西董万亩杏林游玩。游人纷纷,老人们在树下边找野菜边拉家常,妻子和女儿攀着花枝互相留影照相。耳边传来树下儿童吟诵古诗的甜美声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阵风吹过,杏花瓣纷纷飞舞,清香绕身!恍惚中,我不禁想起那些因汾酒结缘却许久不见面的故人!司机张哥内退后开了一家小超市,小日子挺滋润;太原宁总还在原单位,升职到总部干高管了。经常见面的是同宿舍的同学兄弟们,都过的挺好!老六工作成绩挺出色,现在也成领导了,前年,其所属国家部委的报纸还专门刊登过关于他的先进事迹报道。

在梦中,时常能再见到岳父,冲着我颔首微笑,也不说话。醒来后不免一番对去世老人的沉沉思念!耳边还经常想起岳父那次酒后对我们说的话:汾酒一直都是这个味!那是永远的人情味!你们都要记住,酒好也要少喝,恰到好处就行,不能贪杯喝过喽!酒后惹事儿、耽误工作、破坏家庭、伤害身体,万万不可!

良言如美酒,随漫天飞舞的杏花,清香永驻心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