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出站,便开始加速行驶,沿途的路杆和大树快速地向后飞驰,有如对这庞然长物避之不及,村庄、田野也是亦步亦趋,向视野的后方快速移动。月亮从前行拐弯处露出它的倩影,好似小家碧玉,仅仅从云层探出弯弯的发髻,便照亮了树梢。
夜色渐浓,天空垂下黑漆漆的帘子,想笼罩住大地,但总有几缕灯光从村庄的角落透出。我望向窗外,玻璃上的影子正在沉思,有如雕像一般,好像他的思绪,已经坠落在回忆的星空中。
此次远行,踏上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美食,或许只是感官上的一种享受。但这些还不是真正的目的,孤身一人,离开自己的家园,奔袭远方,行走在异乡,去体验人生旅途中别样的体验,洞悉其中的滋味,才是心之所向。
思绪在记忆的星空中继续漂浮,落在了贵阳,那一年,我第一次去贵州,正是仲夏季节,爽爽的贵阳用它的清凉拥抱我。第一顿晚餐,我是在人来人往的巷道中,找了一家特色小吃店,坐在门前的小圆桌,点了一份花溪牛肉粉,一瓶啤酒。当浓浓酸味的的牛肉粉下肚时,味蕾在那一刻,被深深地戳到,我看向家乡的方向,心中竟有了一种想哭的冲动。
走过了人生半辈子的风风雨雨,已经习惯一个人在外地短暂漂泊,走走停停,背着行囊,享受自由、新鲜的感觉。那一年,在大武汉,同样是夏季,我坐在长江边上的一家小酒馆里,清蒸武昌鱼和珍珠圆子摆在桌上,冰镇啤酒是标配,食欲被勾起,一边吃,一边和老板娘聊天,店里的食客不多。不远处就是长江,江面上停泊的“知音”号游轮,是我那晚的目的地。鱼香和圆子的清香混合着,刺激我的舌尖,伴随啤酒的冰爽,我渐渐陷入了自己的回忆当中。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红尘中,我与山川对话,与江湖守望,与星月对视,美食终究成了一种寄托。
数年来,我已经习惯孑然一身,走过大江南北,用脚丈量他乡的街头巷尾,用舌头品尝地方的美食佳肴,在远离故土的千里之外,举杯细酌,品味生命的滋味。在呼和浩特的宽巷子,我品尝羊肉烧麦的肉香;在宁夏的鼓楼尚街夜色,体验烤冷面的麦香;在西安的回民街,大口吃羊肉串,让滋滋的香味留存唇齿;在成都的宽窄巷子,吃上一份热腾腾的冒菜,辣味冲上颅脑,产生炫目的快感;在重庆的奥体中心隔壁巷子里,一份油光锃亮的小火锅,汩汩冒着热气,各种食材在火锅中翻腾片刻,复合的香味,在口腔中来回翻滚;在海口的骑楼老街,在张家界的小镇旅馆,在九寨沟的藏族小馆,我一人品味,一人喝酒,一人半醉,月光下,留下我寂寥的背影。
有一年,我们是集体去贵州铜仁的茅台镇,上午开会,下午参观中国酒文化博物馆,晚上在赤水河畔摆桌饮酒。记忆中只有那一次,我身在异乡喝了白酒。在我们还没进镇子的时候,酒香飘逸,随风钻进了鼻孔,这一刻,让我对陶醉乃至沉醉这两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一晚,我们是吃的桌餐,具体菜肴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茅台酒的瓶盖被服务员打开时,一股浓烈的酒香便扑鼻而来,闻了便知是好酒,酒中极品真乃不负盛名。轻眠一杯,口腔中的味蕾似乎全被调动起来,感觉和曾经喝过的茅台酒不一样,镇上提供的酒更浓烈,更醇香。月光下,河水没有了白天的混黄,转身变成了黑灰,空气中的酒气微粒子在碰撞,让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我,第一次达到了微醺状态,我心怀感恩,生命给了个体的成长,思想给了心智的成熟,而异地他乡的美酒美食,又给生命的旅程,增加了厚度。
据同行的朋友次日说,那一夜,是他把酒醉的我搀扶进房间,而我一直是笑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