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什么?是一种牵挂,可相隔万里;是一种记忆,可传承数年;是一种味道,可馥郁生活;是一种期盼,可收获来年。对于中国人来讲,年味儿很浓,浓得像墨;年味很醇,醇得像酒;年味很真,真得年年有;年味很近,近得在眼前。年味是春联,是灯笼,是鞭炮,是新衣,是炊烟,是美食,是团圆,是习俗……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歌曲中,我再次感受到了年味儿,再次享受到了父母的爱。“腊月事事欢”。这个欢,小孩子更喜欢,我更喜欢。我俨然又成为了一个淘气的孩子,贪婪地享受着年味儿,
年味,是那舌尖上的美食。腊八之后,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过年的美食了,割猪肉、买鸡鱼,把这些肉收拾干净,挂在屋檐下或是门洞里,或者放在背阴檐下的缸里。接下来,妈妈做了饺子、包子、馒头、糖三角,准备了麻花、麻叶、糕花,制作了烧猪肉、扒肉条、肉丸子……就是忙活面食、油条、麻花等。这样,从除夕开始,我们就“坐享其成”变着花样品味着美食,品味着浓浓的年味。
年味,是那期盼着的新衣。对女孩子来讲,新衣才是对自己的最大的稿劳,才是一年来最美好的追求,也是一年中最真实的期盼。各色的外套、新潮的裤子,或者一件流行的羽绒服、皮夹克,都会让我兴奋地睡不着。一放寒假,就会偷偷地一次次翻出来,端详着、抚摸着。除夕那天,我穿好自己的新衣,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来飞去,父母脸上也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年味,是那一抹浓浓的红色。在家乡,人们过年都喜欢穿红色衣服过年,红色代表时尚,好看,过年穿更有好彩头,新年穿红衣,来年红红火火。人们更喜欢用红色装扮整个新年,红色的对联,红色的灯笼,红色的鞭炮,红色的窗花,红色的红包……那红充斥着每个家庭,每个门楣,每扇窗户,每堵墙壁,每盏灯笼……有了这红色,人们把期盼寄托在来年,寄托在心间。
年味,是那拜年的问候。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放过鞭炮之后,孩子们便早早走出家门拜年。把抢时气、抢运气、抢吃的的愿望,在新年第一天早早地实现,也将“新年好”祝愿送给亲人,送给长辈,送给尊敬的人。我们拿着那崭新的压岁钱,吃美味的糖果,成为了那个世界上,那一天中最幸福的人。大人们的祝福、祈祷、问候更加有滋味,有特点,美食、美酒将年味升腾、升华着。
家乡的年味,相比以前,相比我小的时候,淡了许多。但在我的心目中家乡的年味永远是忙碌,是富足,是团圆,是祝福,是凝聚,是信仰,从未远去。随着返程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心满是焦虑,满是无奈,满是不舍,可是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叶扁舟,也不是一片枯叶,不论漂到哪里,根都在家乡。
啊!故乡的年味儿,醉了游子的心,醉了旅程,醉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