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溪上行。喜欢沉醉于这类词语的岁月芳华意境,更喜欢那执著绘实的清澈灵动画幅。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雨后,痴迷地仰望嵩县车村镇南部太和山的山顶,那横亘绵延的视野里是碧树凌空描摹的青黛眉峰,在委婉轻盈的眉峰之间,又悬浮着雪白絮状的自在云雾,一定是曹植携挽他的洛神赋流连这蹁跹仙境,若隐若现的老子与青牛正辗转伏牛山脉的娑婆道场。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好一场风靡云蒸的自然奇观,一团团雪白与大片大片的油绿在缤纷光彩里争相执笔,一款款的空蒙流动时,又轻纱缭绕,又羽裳翩然。巍巍阔朗的貌美妆容,彼此和谐相映间,眸眼处上演着九天琼楼玉宇各异姿态的一剧缥缈梦幻。
“野色通明林叶净,溪声奔迸岸沙颓”。高峰耸峙,树木清幽,石态迥异,汩汩清流于谷底,瞩目这崇山峻岭拥怀的一面琵琶,鸣奏出千百年来清脆不断的篇篇乐章,顿挫抑扬,余音缭绕在一方世外桃源。看啊!是这蜿蜒于山间顺势坐落的净池沟(原名太和谷,又称静池沟和粽子沟),是少女迎风漾动的一袭长裙,飘逸在奇石与绿影之间,偶遇紫、红、白、黄的小花轻摇身姿而缀绣其上。这里的淙淙溪流,高低竞相,依势错落,滴答碰撞的瞬间,总会释放出花朵般的童年音质。
借几点星光,借几飞萤火,借历久的一部文明璀璨,铺设出石趣间闲游的那一挂挂纵情瀑布,一瀑一境,逐流嬉戏,竞相与世,笑谈风声。或大开大合,或涓涓细琢,或湍慢行势。山高处,一尊映入惊叹目光的光洁垂壁,自上而下,约百米高的落差,玉珠鸣弹,铿然壮哉,几束张扬的白练银川,从时空跨越时空。
棋罗梭织,映影趣随。被自由鱼儿倾生倾情关注的数十眼水潭,曲折串联而佳境天成,端坐成一个个镶嵌于石间的剔透明珠,清脆的叮咚声不绝于耳。布局成远离喧嚣尘世的一汪汪纯粹镜面,遥相呼应着这里年轮的涟漪追逐。默默无闻于深山的一弯长年清修,读诵着自我延展生命经卷的禅语,轻叩心扉安然佛道的木鱼,谐趣着精灵们往来自然中的大欢喜。这里,只映尽展望的苍穹,和草木簇拥的葳蕤生态。仰慕它们,一直享受着自己的体感滋味。
此时想说,雨中自有雨中的趣意和风景。染色墨韵的天空,深浅出一副渐变的表情。七八步的话语间,挥洒下三两场断续的细雨,促使每片叶激发出又一时季新希望的清新回声。沐雨徒步山野,刻画出一个个目标明确的迈进。脚底辩论思想的泥泞,黏合着乡梓的浓郁亲情,许诺出大地合拍地不紧不慢的人间步幅。一目目蓬勃生机,都是比我年轻的活体。花生、红薯、玉米、花椒树、锦葵花,朝气的气息溢于言表。斜插一弯发髻的毛草,扽了扽匆匆的风,在这里的斜身而过。板栗树、山茱萸、槐树,和托举松果的那份挺立坚毅,以及相逢却不问来去的洒脱绿植,它们用清风递出一山的舒适惬意。丰润亮丽的羽翼,满眼的青意又展了展夏日憧憬的翅膀。
闻声而喜,置身于水韵律的童话世界。所有的不规则让来者放下了自制的规则。对望,从溪水中凝眸的石头,感受它那份清然为我的孤静。穿越狭窄的洞天石门,澈净的水流还是自顾自地从脚底畅行而去,对尘俗间的来访,并没有改变自我的远行砥砺。水面两三米以上,横切向十几米跨越而往的距离,这尊湿滑巨石坐守成了远古的巨人,按下了多少飘摇的旧事,一直在沉默里观望,每个行者的岁月踪迹。高约六米,长约七、八米的独木桥,是用三棵树木心身横平的指向姿态,普渡着由此而往的红尘过客。顺绳而下,树根藤条为行客指了指向上的蜿蜒山径,低眉的小草拂了拂栖身的清香尘埃,挺了挺脊梁的灌木,与它们一起,向着更高的峻峰与风景。
远眺山间盆地,清秀柔美的青砖白墙,升腾出古朴典雅与现代文明织聚的烟火气息。一畦田地一块菜园,一宅农家一幢楼层,琳琅的街铺,淡静的胡同,在雨过天晴的蓝天白云下,这里依然守着朝夕的生活故事和时令诺言,守着历经万千风月的青山绿水,守着阳光的事迹,和高昂的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