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一个奢望,希望能在运河边不远处的地方,住一段时间,闲暇时就去河边走一走,吹吹凉爽的风,听听水拍堤岸的响声,看看来来往往的船只,当然还会无端的想象着操着不同口音的船上人,他们从哪里来又如往哪里去?甚至想象着船只航行在大运河宿迁段是否满意和有何评价的话题。
深秋季节,宿迁市散文学会组织的赴宿豫区研学采风活动,给了我一次近距离接触运河,并与古老运河进行一次对话的机会。一个阳光正好的下午,我们一行30多人来到了地处中运河宿豫段东岸的宿迁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它是由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粮库连同更早的老码头、老船厂共同打造而成。由于承担运河粮运保障与仓储的重任老粮库的建筑,包括8栋老粮库和1幢老骆运库房,几经风雨,基本保存完好,且主要是对老粮库的建筑包括8栋老粮库和1幢老骆运库房予以改造,所以大家习惯称作运河玖库。可以想象得到,曾几何时,老码头、老船厂区域,在一河之隔的大王庙的暮鼓晨钟里,餐饮投宿的、摆摊设点的、走街串巷的,急匆匆提着行李箱的,慢悠悠撑着花雨伞的,在着这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之地,是何等的热闹非凡!
历史的洪流总是滚滚向前,发展的步伐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老码头、老船厂几乎看不到任何痕迹。盛极一时的老粮库的储存功能也由兴盛到弱化直至完成历史使命,早就在无奈和遗憾中退出历史舞台。老粮库留给人们关于往岁月的温情回忆和对被遗忘在萋萋青草之中的轻轻叹息。近年来,宿豫区对老粮库区域实施保留老建筑风貌和创新性改造相结合,打造成具有历史记忆和融入更多现代功能的休闲文化新地标,吸引了众多游人。
站在已流淌2500余年的大运河边,触景生情,有多少英雄被浪花淘尽,无论是帝王下江南的一路奢华,也无论是末路豪杰的无奈与悲壮,都湮灭于无情岁月的尘埃里。单说谁大运河112公里宿迁段乃至北起宿汪间、南至仰化镇复隆村的39.7公里的宿豫段,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宿豫一直做讲好宿豫故事的工作。位于宿迁大桥与项王路运河桥之间的中运河东岸的运河玖库,就是众多宿豫故事中颇为精彩的一段,他为《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宿迁段的“一线”中运河宿迁段添姿增彩,并与“一点”龙王庙行宫隔河呼应。站在刻有“老码头”石碑前,一位宿豫作家指着运河对岸的建筑我们,大王庙就在河对面。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大王庙壮美的轮廓依稀可见。据他介绍,始建于康熙年间的宿迁大王庙坐西朝东,面向运河,目的是为了祈求河神保佑漕运商贾船只的安全。在河东岸建设码头、船厂乃至粮库,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二十多年前的2004年,在建设项王运河桥时,为保护这座大王庙古建筑,还将大桥向南移了近百米建设,一直传为佳话。
按修建的时间顺序,当地人称运河玖库北侧的宿迁大桥为运河一号桥,由于大桥主塔采用“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且门式结构和“宿迁大桥”题刻都为红色,当地的作家又称它为大红门,可谓喜气满满。宿迁是一座因大运河而兴的城市里,运河玖库南侧的项王路运河桥,也称五号桥,型似彩虹卧波,也叫彩虹桥。项王路运河桥自然得名于项王路,而项王路又源于项王。项王路附近区域在古时被称为“梧桐巷,相传为项王所生之处。向善的历史文化总是会得到有规律地传承发展,我们常投稿的宿迁晚的副刊“梧桐巷”就是最好的传承发展。
老码头的这段河岸是跌宕起伏的,有的是垂直混凝土加护栏,有的是半淹在水里的错落有致的叠加石块,石块边上有一簇簇正放的芦花,还有岸边斜坡上绿植覆盖的长廊。接待我们的主人说,夜晚灯光映照下运河、码头、玖库会更有韵味。其实,在我心里,大运河就没有不美的时候,虽然运河里来来往往的船只,再也没有在老码头这里停下来,也没有船上人走上岸来歇脚停留,但岸上还很热闹,挑担的,过秤的,摆摊的,背负的,都被栩栩如生地放大比例的雕塑定格下来,因此吸引那么多人的拍照留念,流连忘返。偶有路过此段水域的船只有或短或长的鸣笛,不知是向过往船只的问候,还是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在向老码头致敬,船只鸣笛声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低沉悠远,似有一种难以派遣的怅惘和孤独。
如果说我们在运河岸边看到的是老码头的总体印象和运河玖库改造的有颜值的漂亮外观,那么我们重点要去看的的是千年大运河畔老粮库续写的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篇章。运河玖库包括城市橱窗、水之美术馆、运河民宿、羽毛球馆、运河书场、玖库餐厅等等。走进运河书场,我们一下子被的书场的氛围感染,最先看到的是舞台上方的“戏从运河,曲向东歌”两句话,接着是古色古香的椅子。我们来的这个时段,没有演出,不过我们还是坐到椅子上,做了一回观众。有人提议谁上去来一段或亮亮嗓子。据介绍,周一到周六,每天都有演出活动,在这里可以聆听地道的柳琴戏、苏北大鼓,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宿豫区还依托老粮库运河书场曲艺阵地,定期举办非遗传统戏曲表演活动,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的魅力,让古韵新唱传遍宿豫大地。
在水之美术馆,进门右拐,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恩奎面塑系列展吸引了我的目光,高恩奎制作的虞姬、项羽以及展现宿豫老粮库运河岸边老码头装卸工人忙碌的场景的面塑栩栩如生,鲜艳生动。面塑主要是以糯米面为主料,用手和简单工具制作而成。高恩奎面塑的虞姬像,是“巧捏佳人情影,朱颜辞剑,舞魄倾殇,定格霸王别姬刹那的千古哀婉情思。”而项羽像则是“塑霸王雄姿,怒目乌骓,甲胄凛然,尽显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
正如水之美术馆条幅上写的那样,“第一江山春好处,策马春风堤上行。”我们马不停蹄看完宿迁水利遗址公园和苏参酒业以后,天早已黑了下来, 也许是越迟越不晚,在苏参酒业举行的座谈阶段,作家朋友们围绕所见所闻所思,各抒己见,其情切切,其意殷殷。学会会长仲素梅同志第二天即成诗三首,她是写给苏参酒的,也是写给这次活动的,也更是写给我们每个人的。“浅酌尘心渐远去,何须物外觅仙乡”!在宿豫的短短半天时,无论是运河玖库、水利遗址公园还是苏参酒业,都让我们浮想联翩,甚至悄然安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