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林晓月是高中同学,她个子不高,脸圆圆的,在人群中总是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她的性格很开朗,不管是班上的男生还是女生她都能玩在一起。
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对班上的同学大多都不熟悉,除了我们几个在初中就认识的同学。虽然我们对新同学不太熟悉,但是我觉得同学们对我们应该比较了解。第一天报到后,去教室我们宿舍的人全部穿着拖鞋去教室就被班主任叫到前面示众做反面教材。在教室班主任讲完了一些规章制度后,我们就开始军训,高中的军训时间很短只有6天,不过在这6天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在一次站军姿的时候由于我和旁边同学聊天在那里笑出了声,被教官给发现了,教官说:“笑也要打报告!”我听完更加憋不住了索性边笑边打报告说:“报告教官我想笑~”教官一脸严肃的看着我,似乎在等我笑完才开始说:“你想做俯卧撑还是下蹲?”我笑着回答:“嘿嘿,我可以都不选吗?”教官说:“既然你不想选择,那就让他们来帮你选择!”这时大部分的同学都在说“俯卧撑”,我知道俯卧撑肯定逃不了了,于是教官让我出列,跟着他到了班级方队的最前面,教官看着我说:“为了让你服气,他们帮你选择的俯卧撑,你自己选择做多少个可以吧?”,我听完略有所思仿佛知道了破局的方法于是果断的说:“报告!我要做一个!”我说完后,同学们一片唏嘘,教官笑了笑:“可以,但是你要按照我说的来,当我数1的时候,你就撑下去,当我数2的时候你就起来。”我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时,接下来的体验就是给我当头一棒,当我整个人趴下做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教官数“一”后,我就后悔了,因为他转身给其他同学训话去了,而我还在苦苦的撑着,直到过了好久,我感觉自己的胳膊酸胀的厉害,不禁颤抖的时候才听到教官数“二”,当我站起来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注视着我,而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林晓月,因为她很矮所以在一排,她很平静的看着我,似乎从我到前面去她就已经打量完了,当我与她的目光交织的瞬间我慌忙将目光转移到别处。这是我第一次与她对视。
然后在高一的一整个学年我好像都没有和她有什么更多的交集,我只是觉得她很开朗,不过我倒没有去过多的关注她,因为那时她已经和班上另一个同学在谈恋爱了,高中刚入学可能接触的新同学以及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应该是很容易踏出这一步的,所以我并没有感到惊讶。不过后来她给我提起的时候说是她和这个男生打赌,赌输了才谈的恋爱,我也不知道他们的赌约是什么,只知道她们俩确实看着是在谈恋爱,但平时好像都是各玩各的。
高二的时候我知道她俩分手了,可能是没有全情的感情投入,所以他们分的貌似也很平静,就像这件事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那时候她很喜欢打王者,所以经常和班上的同学一起开黑,由于学校的管理很宽松,有些班级都不会收手机,但是我们班属于当时的理科重点班,可能班主任还是想抓一下我们的学习,所以每周都会交手机,然后周六早上上完早自习发手机,但是这好像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因为同学们可能会准备一个甚至多个备机,要么交一个模型手机,要么交了还有一个备用手机,所以交手机这件事好像只对学习自律的同学管用,但是随着不交手机或者交模型机的同学越来越多后,可能学习自律的同学偶尔也会觉得这周不交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这时候交手机这件事基本名存实亡了,换来的是教室里到处拉扯的插排线,几乎实现了每6个人就能共用一个插排这种恐怖程度。可能班主任也发现了大量的插排线,或许是觉得不安全,亦或许是觉得同学们依旧在使用手机,所以班主任索性直接收走插排,并且不定时检查多媒体讲台里面是否有手机充电,所以这一度引起了同学们的恐慌,担心自己真正使用的手机被收走,当时班上有位年龄远超我们的同学,由于年龄是班级最大的,所以我们都习惯性的叫他“大哥”,虽然他年龄最大,可是人并不善社交,几乎和班上同学没有什么交集,但唯独喜看小说,他也是属于交模型机的同学,有一次上课可能使用手机看小说被班主任给发现了,现场收走了他的手机,课后有同学说:“这下大哥没手机看小说了”,不然,只见大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轻声的说,收了再买一个就好了,果然下午的时候他就买了一部新手机。这可能也是我见过最痴迷小说的同学了。班主任收走插排线后,很多同学又不敢在多媒体讲台里面充电,所以这时候班上衍生出了一个新职业,让走读生帮我们充充电宝,然后住宿的同学使用充电宝再给手机充电,基本也能保持手机一天有电。由于走读书生是小部分,所以可能就是只给关系好的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充电,也是这时候林晓月和班上的另一个男生走近了,这个男生就每天帮林晓月这一宿舍的同学充电,再加上一起打王者,林晓月在高二的时候和另一位男生在一起了,当时都感觉她俩成了班上的恋爱模范,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对恋爱模范好像也只坚持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分手的时候,林晓月很伤心,我知道她是很喜欢这个男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三的时候,一切都变得紧张,可能很多同学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所以班上的同学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部分是继续维持原来乐观享受安逸的同学,另一部分是“意识觉醒”开始认真学习的同学,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表面认真学习感动自己的同学,往往以自己学不懂的理由草草敷衍,看起来比任何人都要认真和刻苦,可是每次考试成绩就是很不理想。这时候下课会发现扎堆的同学不是在讨论游戏就是在讨论学习的场景,林晓月和我都属于后者,不过我是在高二下学期,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的。可能是当时我的爸爸开始对我的学习成绩很在意了,害怕受到他的批评,也或许是觉得书是给自己读的,我想要用自己的努力换取自己想要。我记得是在一个平静的下午,我本来的座位是在教室的倒数第三排,算不上极佳的舒适区,但是也能惬意的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然后我像是受了打击一样,把自己的桌子拉到了讲台的旁边,与讲桌齐平,我的想法是当我直接坐到老师的眼皮下,我应该就不敢玩手机了,而且也没有同桌,那么我能够将时间花在枯燥的学习上,正如我的数学老师讲的:“学习是要耐得住寂寞和空虚,你才能成功!”事实也正如她所说,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能够对自己严格的人,所以我就只能去寻求让外界的环境来逼迫自己,让自己寂寞。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我确实成功了,当我坐到讲台旁边的时候,我发现我和老师的距离如此之近,他们讲的每一句话我都听进去了,可能就是这样度过了一学期,我的成绩从班级倒数成了第一名,这时候也受到了各科老师的特别关注,在后来与林晓月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她说当时班上很多人觉得我装,我没有直接回答,因为结果让我自己很满意,以及后面受到老师们的特别关注还在她们的心里引起了一点不满,觉得老师们只是在给我一个人讲课,完全没有关注他们,当然后面这件事我倒并没有在意,因为学习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我也知道排名在班级很靠前,但是总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想摆脱对排名的追求,而是去提高自己的分数,当然这时候班上也会有一些同学使用手机作弊等方式考到很好的成绩,但我觉得这没什么用,不过是欺骗自己罢了。越到高三后期,班上的气氛基本已经成了全员学习,甚至连平时最爱玩的同学也开始买一些单招题来做,准备走单招,剩下的就是参加高考的同学。物理老师是一位很德高望重的人,他说的其实考个二本很容易的,只要你保证平均每科及格就够了,确实是这样的,这时的我已经能够保证每科及格了唯独英语,我知道英语是我最大的短板,就连英语老师也问我:“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为什么其他科都是第一,英语就垫底呢?”我尴尬的笑着回答:“没有呀,老师我也想学好英语!”当然英语老师还是给我说了很多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尽管后面我还是没有严格按照她说的去做。我是想着提高其他科的分,然后去给英语补齐,所以这时候班上也出现这种同学互补的现象,我也是这时候和林晓月的接触变多了。
平时来找我问数学题的同学比较多,特别是女生其中也包括林晓月,不过这时候我也只是觉得互相学习,所以也没有过多的在意。高三上学期放寒假,本来高三的时间是很紧张的,所以寒假只有12天,所以我也只带了几套高考真题试卷回家,心想这12天足够了,有的同学甚至一本书都没有带,觉得只有短短12天而已。应该是春节后的第二天,林晓月突然给我发来消息:“在吗?”我问她怎么了,她说自己对未来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看完后给她说句:“感到迷茫是正常的,现在就行动起来就不会想那么多了,只管自己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没什么大不了的!”似乎她也默认了,决定开学后少玩游戏,坚持学习,因为她就是认为寒假很短所以没有带书回家的人。也是这一年的寒假,武汉爆发了新冠病毒,蔓延到了几乎全国,所以学校决定延长开学了,以为疫情能够迅速过去,可是事实却是越来越严重,于是很多学校决定上网课,因为开学的时间不确定了,但是很多像林晓月这样都没有准备在家学习的同学犯了难,我也知道她也想要改变自己,于是那天我们决定一起学习,我这里有好几科的高考真题试卷,我就拍照发给她,然后约定每天早上做题,晚上一起讲解答案,也是这样我和她每天都保持着联系,互相监督者对方,也是这样让我对这个高一就想靠近的人,现在有了正当的理由去了解她。
我记得开始我们只是早上互发消息来确定对方是否起床了,但是后面觉得光靠发消息是很难确定对方是在学习或者起床了的,所以就从发消息变成了打电话,于是每天早上都会很期待她的电话,如果哪一天没打,都会有一种失落。渐渐的我们从打电话监督学习到后面开始谈论生活,朋友,同学,未来等等……
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从打电话变成了视频,一开始发消息就像写信一样只能互相交流,后面的打电话就是能够实时的说话,再到后面的打视频就变成了面对面的说话,当时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我也没有觉得自己是喜欢她,而是喜欢和一个人共同前进,不是自己一个人在黑夜里摸索。有她的陪伴后,我们从一开始都不了解对方,到最后已经知晓她家里每一个人的事,甚至有时候是她的妹妹在和我聊天,我们也经常聊到很晚,我至今觉得那是聊的最晚的一次,从晚上吃完晚饭打视频打到凌晨的五点,我感觉我俩已经从出生到现在发生所有事都告诉给了对方。
我发现自己好像有点喜欢她,是有一次我俩觉得这样做好像与我们最初的学习背道而驰了,于是决定冷静两天,不打电话,不打视频。开始我还是信誓旦旦的保证,可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心里很是失落,可是也没有办法我有更重要的事需要我去做。这天我早早的上了床,按照之前的时间,这时候我们应该在打视频,可是今晚的这时候并没有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自己已经快要入睡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我拿起手机看到是那个熟悉的人,迅速翻了一个身趴在床上盯着屏幕,此刻大脑已经来不及想她给我打电话有什么事呢,我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一瞬间全身觉迅速发烫起来,就这样过了两三秒后,我按下了接听键,她没有说话,大概沉默了几秒后,我先开了口:“这么晚打电话有什么事呢?”我的语气很冰冷,似乎是刻意在掩盖内心得燥热,她也很平静的回答:“没什么事呀,就是想给你打电话看你睡了没有。”紧接着又是一阵沉默,片刻后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值得就继续,爱就别放弃!”就此我也明白了她的意思,不过似乎我们又同样保持着高度默契,谁也不想戳破这层隔在我们之间的窗户纸。不过在这一次打电话后,我们彼此好像都放下了心理负担,变得更加的频繁和习以为常。
很快,新冠病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国各地也开始复工复学,我们的开学时间终于确定了下来,在开学的前一天晚上又打电话了,总结着这个寒假我与她的相知,说实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春节的第二天她会给我发消息,我也不知道新冠疫情会来的如此的迅猛,让原本12天的寒假,整整变成了72天,其中我和她交流了60天,或许60天不足以让我了解她的全部,但这60天直到今天,依旧是我一份弥足珍贵的时光礼物,同时也担心在家里能够面对面的视频、通话、聊天,到学校去了还能这样吗?所以我们约定坚持两个月,上学的时候还是把这两个月的记忆封存,等高考结束后再启封,也同样强调了那句“如果值得就继续,爱就别放弃”。
上学后,我们见面的第一眼只是相识一笑没有过多言语,明明应该是最熟悉的两个人,却还是装着陌生的样子。然后就是高考最后两个月的紧张气氛,让我窒息,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考得好一点,这样才能增加我和她填同一所大学的机会,因为此时我也不知道她的成绩到底长进了多少,在寒假的学习下我觉得她的理科应该和我差不多了,但是她的英语比我好,所以我是默认她总体成绩应该超过我了。原本两个月的接触,然后又是高考仅剩的2个月,就像熟悉两个月再陌生两个月,我觉得这也是检验我们是否只是一时的兴起,而且还能留有时间准备高考,所以对我看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大概开学一周后,班里的高考倒计时明明是59天,可是突然接到通知说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高考破例延期一个月,于是又变成了90天,有同学笑称“冲60送30”。不过我倒没觉得什么,最后两个月变成3个月应该也不会有什么质的飞跃,反而延长了我和她之间的约定,不过还是能够让自己放好心态去备战高考。
时间就这样不快不慢紧张有序的过着,一直到高考,我已经忘记了毕业晚会是在高考前举行的还是高考后举行的,我只知道因为高考延期,原本要在高考后一个月才是她的生日,变成了高考结束的那天晚上,我本想着高考结束那天晚上,给她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再深情告白。可是事与愿违,高考结束后班主任找到我说县教育局的领导要过来慰问参加高考的学子,我被派去做学生代表了,我本想着拒绝,可是班主任没有给我准备拒绝的选择,就这样这个我觉得离她最近的一个机会没了。
事后我也没有提起这件事,我也不知道她的生日是怎么度过的,但我觉得这次的生日也一定会让她难忘。后面我只是询问了一下她考的怎么样,她说理综写完了的应该还不错,我当时就更担心了,我害怕自己没有她的分数高,不能和她在一个大学。在高考后的第二天,同学们相约去唱歌房玩,于是我鼓起勇气也唤醒了沉睡3个月的记忆,和她告白了,那天在同学们的见证下,我俩就这样紧紧的相拥在一起,这层隔在我们之间的窗户纸就这样被我轻轻的戳破了。
后面查高考成绩的时候,当我得知林晓月比我低了差不多150分,我是有一点开心的,我开心的是或许能和她考上同一所学校,但很快又开心不起来了,因为我的分数卡在二本的边缘上,向上不行,向下可惜。就在给林晓月的商量中,我俩决定都去复读,就在找复读学校的时候,她又告诉我:“我决定不去复读了”,我没有回答,我应该尊重她的选择,很快家里也找好了复读的学校,在隔壁市,坐车要3个小时左右,报名那天正好原来班上一位同学举办升学宴,班里去了10多个学生,她也去了,虽然是那位同学办升学宴但更像是同学们给我践行,那天我和她聊了很多,有不舍有对未来的憧憬……
天空中飘着零零散散的小雨,我又一个人踏上了旅程。来到了新的学校后,给家里报完平安后,又开始和她讲述着这里发生的新事物,她也给我说了我走后他们做了什么,然后各自回家了。然后在新学校是要交手机的,这几天格外煎熬——原来的同学都像完成了任务一样肆意玩乐,而我却还要再忍受一年孤独的折磨。当在学校上了4天课后,突然通知要放一天假,这让我们很兴奋,当我拿到手机的第一时间没有和家里打电话,而是先问起她最近在做什么,她说她在隔壁市的一个亲戚这里,因为离大学开学还早,所以想做一下兼职。因为我也在隔壁市,于是我就问起具体在那个位置,由于我俩都是第一次到隔壁市不太熟悉,然后她就给我发来了具体位置,我一看竟然和我的学校不足十分钟的车程,当时正好也和新同学不熟悉,我就直接打车去找她了,确实很快我就到她发送的位置这里,但是并没有看见她,因为当时已经是晚上七点了,夜幕几乎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大概就这样打着电话等了几分钟,两个熟悉的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又相遇了,而且她说她昨天刚过来的,而我今天正好放假,如果不是她刻意来隔壁市兼职的话,我觉得缘分简直不可思议。于是我俩就一直在讲这几天发生的事,直到很晚才回去。
就这样每次学校放假我都会去找她,她后面也去了一家炸鸡店做着兼职,她给我讲述店里面的姐姐对她的好,以及发生的趣事,而我也给她讲着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大概找了她3次,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她的大学也要开学了,她就回家了。然后激动的心一下子又掉进了湖里,没有掀起一丁点的水花。渐渐的我也习惯了学校里的作息和节奏,每周只有周六的晚上有手机,除了给家人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就是和她讲述着未来的憧憬,以及让她在大学里一定要和同学好好相处不要发生矛盾。貌似和同学好好相处是我多虑,她上大学后,依旧和同学们的关系很好,只是有一件小事就是她班上有位同学家里很困难,但是却没有评上助学金,她就去找辅导员理论去了,好在这件事最后的结果是给那位同学评上相应的助学金,她也没有受到什么处罚更没有受到表扬。不过表扬了她,为同学鸣不公是好事,但我也批评了她,她的做法有点激进了,可以采取更好的方式去沟通,不过还是应当表扬的。
然后时间就这样过了两个月,马上快要元旦节了,我想去看看她,当时我想送她一条围巾,但是买的感觉太普通了,我想自己去织一条送给她,可是我并不会织围巾,一开始是在网上找教程来学着做,但是效率很低,后面是班上另一位同学见我这般,便答应教我织围巾,并给我推荐了一系列的工具以及毛线,很快在同学的指导下我学的很快,但是要织一条围巾还是需要很长时间,为了能保证在元旦节之前织好,就必须每天增加时间,中午午睡时间,晚上睡觉的时间以及生物课都在织围巾,也难免会吸引同学的围观,其中有赞扬的也有不解的,不过我并不在乎,后来也是因为织围巾让我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时间可以学习。时间很快就到了放元旦的这天,由于我买的车票是中午一点的票,而我们放假是下午五点,所以只能请假,原本不太轻易给我们批假条的班主任竟然给我批假了,因此班上的同学都表示诧异也同样默默的祝福我,当拿到假条后,中午放学我就迫不及待的冲到宿舍收拾东西,然后去赶上车,那天天气很阴沉,但是我的心情却是晴空万里,不过接下来又发生让我差点的心情如晴空突然的惊雷一样——堵车,本来学校离车站就有一定距离,加上自己收拾东西本就不充裕的时间让我更加焦急,眼看车站就在眼前,可是堵车确让我站在原地不能移动,索性我就直接给司机师傅说我下车走过去,他起初是不同意的,但是我说我的车要赶不上了,他也只好嘱托我注意安全便打开了车门,当我一路小跑进车站的时候才发现,这里是出站口,禁止通行,但这时我的车按理已经该发车了,所以我也不管那么多了,从进站口直接往里冲去,这时候有两个保安看见后在我后面紧追并让我从进站口进,但是我知道已经来不及了,我不想我所有的准备就此白费,所以我只能往前跑,跑到前面一个亭子的时候我给有个穿制服的阿姨说明了情况,她就放我进去了,最后我也成功的坐上了车,这时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下来,现在只需要等车开到目的地就好。
在车上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年龄应该30岁的大哥,皮肤有点黑,他是回老家与家人过元旦,他给我说他已经大学毕业十年了,这十年让他收获了很多,他告诉我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
当汽车到达目的地后,天已经完全黑了,这个城市比我想的要冷,天空依旧下着小雨,我来这个城市找她并没有和她说,而是和她现在的朋友沟通的,我也是让她朋友把她给骗出来在外面逛的,我又开始打车到她的学校,第一次到校门口时,外面很冷,路上也只有很少的行人。但是我的心是激动的,我不认为这一路是轻松的,反而是充满挫折和困难的,但是当我见到她的时候,她整个人都楞在了原地,我将手上的花给她时,她仍旧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我,又看着她朋友,然后她朋友也默契的离开了,给了我们两个人一个单独的空间,我给他讲述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她觉得既好笑又感动,就这样我们在小雨中一直述说着这段时间对彼此的思念。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很快就到了回来上学的时候,一切的一切又变成了枯燥的模样。
元旦过后,离新年也不远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又开始给她准备新年礼物,我想的是给她送一个很大很大的布偶,快要临近期末的时候,我买了一个几乎和我一样大的一个布偶,让店员帮我抽了真空,装进了一个很大的纸箱,然后到了离学校最近的快递站,这个快递站有一条很大很大的金毛,年龄应该很大了,身上已经在一团一团的掉毛,,它的体型像一只猪一样,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这时快递站还有一对母女,看样子是女孩在往自己学校寄被褥之类的东西,她的妈妈在喝快递站的工作人员交流着,而我在等待她们寄完东西,这时金毛一晃一晃的像我走来,我伸手摸了摸它的头,它也用头轻轻的撞着我的手,这时那个女孩说:“你摸一下它的下巴嘛,很舒服。”我按照她说的去摸,结果只感觉湿漉漉的,弄了我一手的口水,我一脸尬笑的望着那个女孩,只见她露出了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没有说话。我猜想应该是她刚刚这样摸到过,所以才想找一个倒霉的人和她掉进同一个坑里,而我恰恰就是那个倒霉的人。我用纸巾擦了擦手,她们便寄完快递离开了。当我填写地址时我直接填的是林晓月家的地址,即使新年还没有到来,但我早已有了主意。那时候林晓月早已放假在家了,等她收到快递的时候,她看到寄件人是我后,便问我是什么东西,我假装惊讶的告诉她:“什么?快递寄到你那里去了?这是我的一些衣服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本来是要寄回家的。”她也对此没有多想,我便让她先放在她那里,等后面你再寄给我,她便将快递搬回去了,并且放在她房间的衣柜里。这件事就算完成了。
又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也放假了,依旧假期很短,不过这次可没有什么变数了,到新年的那天晚上,我们依旧打着视频,我笑着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她说要了也拿不到不如不要,我这时候不慌不忙的说:“礼物我已经准备好了,马上给你送过去!”她以为我是开玩笑的,没有太在意,直到我说就在你的衣柜里呀,她突然好想明白了,于是顾不得和我说话就冲进了自己房间,将“我的东西”给搬了出来,看得出来她很开心,她很激动的的拿剪刀拆开,以至于我说猜一下是什么,她都好像没有听见,我也只能静静的等着她拆完,在她的一声声的尖叫中,我也觉得这件事做的很不错。
寒假也没过多久就上学了,这时候变得更加紧张了,我也几乎坚持每周都交手机,所以这学期好想只有每周六才能和她聊聊天,不知道是我学习太过紧张了还是她慢慢开始失去耐心了,当我某个周拿到手机后,打开手机竟然一条消息都没有,这是我第一次和她在一起后感受到的失落,不过当时也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争吵,我们还是和往常一样打起了视频,各自述说着这一周的趣事。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高考,当时我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填报和她在同一个城市,我也将自己的目标定的很高,但是最后还是未能如愿,我去了离她比较近的一座城市。此时我也没有了学习的负担,只等着大学开学。这时候大一新生都会加入一个新生群,好提前了解开学需要准备的东西,以及可以提前了解即将步入的学校,这是也会有很多同学会问有没有相同地方的,上学的时候可以一起,而正好这时有一个同学和我是同专业,只不过她在一班,我在二班,当时我俩也说着客气话说开学的时候可以一起。然后就因为这件事和我大吵一架,她和我吵架也不是真正的吵,而是不回我的消息,屏蔽我所有联系方式,让我觉得她不想好好沟通,但好在后面还是解决了矛盾。
后面我上学后,参加了学校的一些社团部门,然后一些事情变得繁琐起来,当然我也很乐意的给她分享这些事情,不过好像她关心的不是我的日常而是我的心是否还在她那里。大概开学一个月后,林晓月的奶奶去世了,她也从学校回到了家,我知道她肯定特别伤心,话到嘴边的‘别害怕,你还有我’,又觉得分量太重,终究没说出口。从小到大没有经历过亲人的离开,我知道她很难过,可是终究不知道该如何让她从悲伤中走出来,我很抱歉。正如她所说:“已经将我和她奶奶一同埋葬!”我们也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往日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将我无情的淹没。只是最后我们无论生疏成什么样子,曾经的好都是真的,就算终有一散,也别辜负相遇。我从不会后悔认识她,也是真的快乐过。有些人的出现,就像青春里的一场春雨——不是为了停留,而是为了让生命中的某颗种子发芽。而林晓月,就是让我学会深情与勇敢的那场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