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在你的时光印记中,你对谁的印象最深?”无疑,我的回答:“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外公。”
外公王进清,1912年农历六月二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双羊公社双羊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外公因家境贫寒,幼年没捞着上学读书,但他天资聪颖,勤劳朴实。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慈眉善目、说话迟缓、性情平稳的人。听母亲讲,外公在生产队里干过多年的生产队长,在处事上总是拿着自心比人心,在社员中的威信也是蛮高的。
外公19岁那年,在媒人的撮合下,老外公、老外婆满心欢喜地张罗着将潍坊市坊子区郑公街道前凉台村(原属诸城县)的一位俊秀的农家姑娘宫佃贞娶进了家门。外公与外婆从此在一起恩爱和睦地生活,先后育有三女三子。我的母亲是其中的老大。
外公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四五岁的时候。我觉得外公很会逗小孩子玩。每次见到外公,他都会给我一个惊喜。比喻好吃的糖果、花生,好玩的蚂蚱、蜻蜓等。记得有一年秋天,我和小伙伴们在街上玩,远远地看见外公从胡同西边向我家走来,我急忙喊道:“外公来了!”外公喜滋滋地叫着我的乳名,我急忙跑上去迎接。外公蹲下身来,用右手抚摸着我的头,问道:“你娘在家吗?”我高兴地回答道:“我娘在家呢!”我忽然发现外公的左手里不知握着什么东西,就迫不及待地问:“外公,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呀?”外公笑着让我猜,我就摇了摇头。外公两只手捧着,透过指缝让我看,并说:“是蝈蝈儿!”我兴奋地一边跳着,一边喊小伙伴们道:“快来看呀,外公给我抓来一只蝈蝈儿,好喜欢喔!”我发现这是一只雄性的蝈蝈儿,身体呈褐色,翅膀较短,肚子肥大,它的前翅根部有发声器,还能振翅发声呢!我捧着这只蝈蝈儿,喜不自胜地告别其他小伙伴们,在前面跑着、跳着、喊着外公一起回家去了。
年后正月里出门,我最喜欢跟着父母步行到相距4公里远的外公、外婆家。我们家兄弟姊妹多。父母每年只允许我们轮流去两人。当轮到我去的时候,母亲在路上千叮咛万嘱咐,去了后一定要听话,不要到处乱跑,不要和人吵架,不要抢着上炕、上桌。吃东西时嘴巴不能吧唧响,拿筷子不能伸到中间或对面去等等一些礼节规矩。但是,到了以后,我把这些规矩统统抛之脑后,仍像往常一样,和小伙伴们一起东跑西颠,玩得十分尽兴。到了吃饭时,外公把我们从街上唤回家,让我们上炕随便坐,一块吃饭。但是,当我看到母亲严肃的眼神后,忽然想起母亲在路上嘱咐的那些话儿,心想,一旦违背了,下次就捞不着来了,于是,我就只好把自己的野性收敛起来了。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有一年麦收期间,我的一颗左下侧的大牙因有深龋洞而疼痛难忍。母亲上坡割麦子,抽不出工夫陪我,就让我去找外公领着去卫生院。我到外公所在的生产队场院里,发现他正与几个社员一起忙碌着晒麦子。我喊了一声:“外公!”有个认识我的社员向外公打招呼。外公一回头,发现是我,就放下手中的活儿,领我来到场院边的树阴凉处休息。他见我脸上的表情不愉快,就心痛地拿起一个军用水壶,拧开盖子让我喝水。当他听说我牙疼得厉害时,心里就有些慌乱。他跟社员们打了声招呼,撇下手中的活计,领着我就去双羊公社卫生院。我跟外公到了卫生院后,是一位面善的中年男医生当班。他让我张开口,用手电筒照着检查完之后,便给我开了一副中草药,然后轻轻地用剪刀将纱布剪成一个5cm的小方块。他拿起这块小纱布将一小匙中草药包裹捆扎起来,帮我送入口中,放在有深龋洞疼痛难忍的牙齿上含着。接着,他又包了5个同样的中草药小包,让我带回家备用。外公花两角钱结了账后,向这位好心的医生道了声:“谢谢!”于是,便领我回家去了。回家连续敷用了3次之后,我的牙疼病就痊愈了。
外公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遇事先替别人考虑,对我总是言传身教。记得1983年我考到高密县第四中学读高中时,为了节省住宿费,我跑到离校1.5公里远的外公家去住宿。那年天气大旱,庄稼缺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次年春,人畜用水极为困难。我小舅和小舅母每天一大早,用自行车带着几大箱子鞋赶集去卖。吃饭不定时。水瓮里的水经常不够用。而我上完晚自习回来后,饿了就从干粮笸箩里拿馒头吃,渴了就从暖壶里倒热水喝。早晨起来洗脸,用水竟然不知道节约。年高体弱的外公曾责备我说:“外甥呀,水瓮见底了,你看该咋办呢?”听到外公这么一问,我突然懵了,我怎么一直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呢?我想,是的,我该咋办呢?我是不是太自私了?做人如果只顾自己而不考虑别人,那么上高中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住宿于此,难道不应该替别人分忧吗?对此,我感到十分惭愧和自责。外公这一问,就像一记耳光打在我的脸上,觉得浑身发烫。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有责任和义务去参加劳动,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让自己成为外公家生活的一分子。想至此,我深表歉意地回答道:“外公,您放心,您是要培养我成为生活的主人。挑水的事儿我全包了!”可到第二天下午课外活动时,我专门挑着水筲从一公里外的水井将水挑回来后,竟然累得肩膀生疼,回校吃饭又多吃了半个玉米饼子。过后,小舅劝我道:“挑水不是硬任务,不能因为挑水而误了功课。”于是,我便经常利用周末不上课的时间,到导流沟边的水井去挑水。从此,让我懂得了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与亲戚友好相处的道理。
1988年农历八月初九,我外公因病去世。那时候,我已被阚家乡党委录用为通讯报道员。在参加面试的时候,记得面试官曾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做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具备怎样的品格?”我回答道:“热爱土地,热爱生活,增长才干,不辱使命!”面试官微笑地点了点头。后来,我想,这次之所以能够被阚家乡党委录用,当然与外公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时间一晃催人老,我现已近退休年龄。外公虽然离开我们37年了,但是他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却更加清晰了,形象更加高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