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山阅读课
坛山三道箍。雨雪初霁,石箍先于树木露出亮光
被阳光一照更亮。它的亮,未必是要让更多人看到
而是要让更多人猜测,用语言够不到底的传闻
一直留在这个城市,留在这座山上
越古老,越接近天理
平常草木旺盛,视线判断不准方位
大雨过后,三道箍上的阳光顺着石头,滑落下来
登山的人,指着一些红的绿的花蕊
似有情衷。我总爱独自临山
立于昨天和今天之间,揣摩风云,揣摩今生和来世
此刻,我在山顶翻阅小城,翻阅千古事,万般情
我不愿下山,干脆就坐在石箍上与苍苔对视
与自己的前生对话
我知道,坛山是一座神坛,道场灵验
祈祷总会兑现
忽然,一只松鼠从我脚下幽深的松林里跑来
打探我天天登山的理由。我不说
说出来,三道箍就不再神秘
南山如墨
爱美是南山的天性。你总是高举九顶莲花
时时都以迎接的方式
先民们从遥远的黄河流域
握着石器而来
听着春秋的古乐乘坐奚仲制造的马车而来
踏过岳飞北征抗金的跑马场的烟尘而来
沿着二十一世纪初的马蹄和弹痕而来
半勺历史,一身惊魂。于是一心向往世外的归隐
“悠然见南山”,这里可否是陶渊明采菊喝酒的
去处
于是先民们在这里潜心喂养一片石头,一片溪流
一片蓝天白云,一片晚霞翠旭
黄荆,棠梨,野榆,刺槐,黄楝,大枣
都讲着原始的物语。核桃,油桃,酥梨,苹果
都标明自己的纯正身份。山风也时时使用醇厚
的方言
今天,油菜花、郁金香、薰衣草、油牡丹也被吸引
入群
骑马,品茶,垂钓,都被红男绿女无限次地赞赏
我欣喜地用诗歌加入,成为南山生态圈里的一棵
墨菊
神山的隐喻
我的家乡,是心中口袋里隐藏的一座井台
一条小路,一截石磨,一片庄稼
我常常不经意间,把口袋打开
放出老屋后的小山
村民称这座山为神山
它的神性,总在我不自觉地上山时
显现,像芯片嵌入我的大脑
把我感化,变成思念的鱼
放养于露珠剔透的怀抱
放养于松泪晶莹的城堡
神性常常藏在老郎中的背篓里
一个草头方,能救活一条草木一样的命
神性更像山顶的那片红参
如捉摸不透的云气,被许多人视为传说
但父亲的酒坛里,常有几根,像生动的句子
像王维诗里的重阳,更像给每一个亲人的隐喻
西山寻隐者
有灵性的蝉鸣,把来自西山顶的风
裁剪地整整齐齐,堆放一起
直至,天空无法承受的高度
再一片一片地滑落山下楼间距
占尽地利的别墅群,在山林深处先于蝉鸣
学会归隐。白马泉,把头伸进亿年山底
至今不愿回心
掉进泉水里的太阳,爱上了里边的清纯
带水的老者,二十年如一日,白发
已还原成黑色。岭上的野绿豆、野桃子、野李子
野草莓、野桑椹、野蘑菇
一束束,野字牌植物,向山下行人打着广告词:
野生,天然,绿色,无污染
绿荫里的老者,在弹琴
不知是入世,还是出世
我与小女,提着网来的小虾米
急忙,去赴一场蝴蝶的盛宴
君山密语
春天的君山,仿佛从伊甸园里走来的秘境
你的词条,需要接地气的学者精心挖掘,整理
你是隐藏在山野里的一组象形文字
被时光破译。你带着大地的一团迷雾,
把人类梦寐以求的生活
安排在远离烦嚣之外,人神俱欢的地方
你用稔熟的生态语言
帮我求出一个个未来的生命函数解
我作为一介俗民,从你身上看到一张图纸
或是一部天书,或是一盘巨棋
从你身上读出几个正在发育的数字
在群山的氤氲里
我找不到自己憔悴的影子
石头哲理
这个世界,能够与时空一起永恒的
唯有石头。阳光下
成群的石头堆砌起一个无声的国度
这些普通低级的石头,总是暴露在无人问津的地方
山路和阳光一样倾斜,石头不语
登山的人,总是挖空心思地寻找石头部落的轶事
一块块石头,堆砌的部落,一点也不比原始的氏族年轻
宏大的石头群体,立在初春的和风中
万籁俱寂,这里最适合创作
远方的繁华城堡与工业文明的轰鸣
都在石头部落里,浸泡发酵变色
唯剩下寂静和空无,在石头的肢体里慢慢变瘦
人生如梦,唯有石头和时空倾情拓展梦的外延
矸石山写意
这是老枣庄的遗留,原始代码
空洞地底上面的矸石山,你为什么
不愿远走他乡,离开曾经脏乱的煤城
你携带光明和热,历经沉重的黑暗之途
来到地上,却被产业升级的大门
挤到市北一隅,任风雨蚕食
但我更希望你是枣庄不腐的骨头
为一座曾经用煤炭点亮的现代新城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