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的邂逅
前期日子过于快速的回温,让春天的节奏加快了许多,到了惊蛰的第一候“桃始华”,按照以往经验,桃花初启乍放,应该还很稚嫩,而今已是芬芳四溢。
看桃花是件令人欢喜的事儿,不知道第一朵桃花在哪里灿然开放,又是谁有幸最先看到,该开的时候自己就开了。许多人热衷于看成规模的桃林,觉得大气、震撼,一棵一棵看过去,很过瘾,仿佛延长了春光。
而我喜欢偶遇的花开,每年都会一次次去山野人家寻踪觅迹,感受邂逅带来的惊喜。
有一天,我和家人去小城外面的山里转悠,看到几户人家,院落里或者菜园旁种有桃树,歪歪斜斜,正像杜甫的“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一枝桃花开在温柔的雨中,俏皮地从人家的篱笆墙上探出头,这是最美的意境。如果进入水墨大师吴冠中的画,无论一棵、成片或者整个季节,都好。
往里走,远处向阳的山坡上有一片淡淡的粉色,想来也是桃花开了。绕过一个山包,眼前一亮,在麦田边出现一株桃树,是那种没有被修剪过的野桃树,枝条顺着风的方向倾斜,花苞稠密,在空旷的野地里兀自绽放。
我跑过去,细细观赏,展开的花瓣,薄如丝绸,花蕊清晰可数,清香隐隐。
我一向不喜欢那些随手掐花的人,看见了就去阻止,甚至还啰啰唆唆规劝一番。可是今天,我要折一小枝桃花,哪怕只有一朵,因为我想带给妈妈,让她知道,春天就在眼前。
年近八旬的妈妈腰疼病犯了,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看着外面一日亮胜一日的阳光,遗憾自己出不了门。妈妈接过我折回的桃花,说:“桃花开,杏花败,李子核桃撵上来,快得很呀。以前在老家,燕子飞回来了,梁上的窝跟个花瓶样好看,现在啥也看不到了。”言语之间弥漫着失落情绪,我一时也不知怎么劝慰妈妈。
我去市场上买只母鸡给妈妈炖汤,站在活鸡店门口等的时候,抬头看天空。眼前忽然掠过一个黑色的影子,我用目光追踪着,它径直飞到楼房檐下。定睛一看,角落竟然有一个燕子窝,那只燕子的头探进去,剪刀一样的尾巴露在外面,看来窝里还有一只呢。店主说:“燕子才飞回来,这个窝儿已经好几年了。”
“燕子归来认得家”,原来我们这里并没有被燕子忘记,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我要告诉妈妈,惊蛰时节,燕子回来了,我已经和它不期而遇,视野里有它斜斜地飞来飞去的身影,心里有彼此相伴的欢快。
我还要像个小学生,给妈妈高声朗诵余光中先生的诗:“你的眼睛可真好看,里面有晴雨,日月,山川,江河,云雾,花鸟,但我的眼睛更好看,因为我的眼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