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的积累,四楼阳台已是群芳迸现,有朱顶红、玉树、虎皮兰、绿萝、海棠、吊兰、滴水观音、芦荟、紫如兰等等。闲暇时,捧一杯清茶,看一本闲书,逗一抹新绿便是最惬意的消遣。想想以前爱花而致花死,不由得让我惆怅不已。
我虽然爱花,但以前未曾用心去研究过他们的习性,花花草草是种了不少,可是都长得不尽人意。紫如兰的枝桠没有定期修剪,常常长得乱七八糟,没有一点江南女子的矜持和委婉;吊兰拖着一圈镶着黄边枯叶的枝条,像是小女孩沾满泥土的裙摆;耐旱的虎尾兰也浇得叶败根烂,眼睁睁的看着它们从根部溃烂死去;茶花只见叶徒长从未见花开过。花开艳丽,绿茵如洗只是梦里的情形。
不能空有爱花的秉性,还要用心用心研究花的习性。花农告诉我,花草亦有花草的德性,不可强迫干涉,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润,若干喜好空气流通,也若干热衷干燥。人在花草跟前,并不是独权者,若独权花草便要以死相对,所以人在花草面前首先要平等相待。后来,我详细查阅各种花卉养殖的资料,知道了虎尾兰耐干旱、海棠花应在生长10厘米时剪枝摘心;知道了要用腐叶土、细砂、园土按比例混匀配制培养土;知道了如何浇花如何施肥。前些年,在康华路建了房子,有庭院阳台,我开始为倒盆换土的计划忙碌起来。找到一片竹林取回不少竹子根部松软的腐叶土,到溪边挖来细沙,到花草市场买来基肥,当所有一切都准备好时,将配好的培养土一点点的敲碎拌匀;将一盆盆花草从花盆中慢慢的抠取出来,细细的清除根须上的陈泥,看着旧盆中板结得硬绑绑的泥土,我的心中充满了嗟叹。小心的扶着根须将我的花花草草鞋移到新的盆中,慢慢的用小铲子将土铲入盆中,压紧、抹平......提着喷壶将水细细的洒下,看滴水观音叶尖上晶莹欲滴的水珠心中那高兴劲就提了。谢土之日口占七律《家初成》:“小筑寅年建,群芳我自栽。欲偷三寸月,恐惹半墙苔。好梦随风至,豪情迓客来。与君先一醉,再赴钓鳌台。”;庭院花开花谢,有感而赋诗《壬辰年四月自家庭院花事》:“好雨知时润暖泥,群芳恍似着新衣。米兰常惹蝶飞舞,棕竹暂容鸟憩栖。茉莉含羞摇宿露,蜀葵怒放压藤篱。角梅已换三茬绿,笑看凌霄花点低。”这一刻,我知道我是确确实实的知道爱花了!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心思和行动。不同的花草有不同的习性,你不去了解它、不去琢磨它,单单只是喜欢花草,那不是爱花。花草亦有心,只有你真心的懂了它的喜怒哀乐,它才会把美奉献给你。
可是,当花草生长得葱郁茂盛,感慨也如影相随。
后来成为朋友的花农说:“我养花草是为了生计,自然要细心地经营,只是为了生计必定要求数量,我这里花草成群,就不能每一个都认真地照料到,于是明显照料不足,花草自然安静没有太多干涉,缺肥则施肥,缺水则浇水,冬天都在温室,开春天暖便通气放风,植株多了便分盆分株。天长日久也没什么新鲜感,所以并不放在心上,周而复始,按部就班。我习惯了,花草也习惯了。”是啊,众生平等,实则我把花草放在自己的屋子里已经亵渎了它们的生命,花草本在大地里归属于自由,但我们偏要把它们禁困在盆里,供以养料,所有解释都显得无力和徒劳……
弃花新栽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每到春节临近的时候,富贵人家摆放了一年的花卉就到了更新换代的日子。此时,稍微留意街道交叉路口、豪宅门旁和街道树荫下,常常可以免费淘得一些名贵品种,去年老婆“收留”的一株弃榕现在已经枝繁叶茂;有的是常年不见天日,把它栽好放阳光下几个月,立马旧貌换新颜;有的是“富贵水”浇烂了根,拔出来洗一洗,雨水淋一淋,也是容光焕发;有的病入膏肓则弃车保卒,截取部分枝干扦插,老朽之头弃之,不久后也是子孙满堂;有的只是被看久了,被腻了,被烦了,换个新主子,自然平步青云……看来赏而不养还不如窥视着别人家的花圃偷着乐,花无过而人心常变,这与周围的一些陋习竟是如此相似呢?
爱人用人爱的方式,爱花则依花的本性。眼前一盆盆绿油油,肥咄咄的花卉,不要老掂量何时该入棚,何时该施肥,何时换盆、分株,花事应是随意轻松,条件上应该是简陋的,而往往花草却生长得喜人。花草在大地里生机盎然,因生长得自由,我们无需关注;当然盆栽的花长得娇柔妩媚,也可以称为一种美感,但我们却多了一份培育的义务。有时看着盆中不言语的花草,我感到怯弱,而又心生感叹,养花尚且如此难!孩子又该如何培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