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钟金溪的头像

钟金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24
分享

“家园”感想

常常听人说起,人这一生该有三个家园,第一个是母腹,第二个是人世,第三个是坟墓。第一个我们无法记忆,第三个我们不得而知,第二个我们正真实地感受着。遗憾的是,很多人一直要等到第三个家园的敞开大门,直到自己人生将要谢幕时才幡然醒悟,我们究竟在人世间得到了什么!每逢清明节到来之际,总有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恐慌悄然袭来,我清楚地知道,这种感觉源于对生养我这片土地的眷念,源于对先辈未尽嘱托的忐忑和绵绵的思念。近日走了几趟月眉山,站在先人亲人长眠的地方,家园情怀如同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心头,让我欲说还休,欲罢不能。

站在先人亲人长眠的地方,感受哀思难寄。每每触景生情,伤感犹如古老的神话撞击着我的心扉,思绪随着微微寒意的春风缓慢飞翔,仿佛又飞到过去的岁月,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已经长眠天堂的亲人们那慈祥的脸庞和熟悉的身影。此时,苍天仰望泪雨即流,多么渴望再和逝去的亲人们在一起,聆听着他们的教诲和期盼,感受着人间的亲情和温暖!

站在先人亲人长眠的地方,感受老之将至。当理解了风儿不知疲倦地恪守信使的职责,定时传递着人们缅怀和思念的时候,恰好也人到中年。人到中年,似乎总是有些怕老的,男士到一起喜欢比比谁的头发更少一些,染了没?女士到一起却总是争着说自己的皱纹又增加了不少。尽管是这样,我相信每个人的心总还是年轻的,总还是自信的。中年人,害怕着老,自豪着不太老,而老之将至又多了几分思考。

站在先人亲人长眠的地方,感受人间苦短。工作之余,三五好友相约茶酒事,酒解人语,茶通世道,我们可曾想过,真正老的时候,白天总是爱打瞌睡,而晚上又偏偏睡不着,那时候我们有的是时间,却失去了玩的兴致,吃过饭早早地躺到床上看“窗外明月光”,可心中涟漪不再……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是不是还能感觉到月缺和月圆区别?我想,等我们真的老了,一定会为年轻时的很多行为感到羞愧,短短的人生,却要拿出那么多时间彼此争执,试想,面对衰老和死亡,什么东西是你的,什么东西是对的和错的呢?我想,等我们觉得什么都不再属于自己的那一天,我们就真的老了,连生命都抓不住,还能抓住什么呢?

站在先人亲人长眠的地方,感受坦荡豁达。孩子还没有学会虚伪,老人放弃了虚伪,而月眉山消化所有的虚伪!人的一生可以用来衡量生命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挣了多少钱还是得了多少名又如何?其实一个人只要吃得饱、穿得暖,不要让家里人感到艰窘就足够了,当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拥有n处豪宅和占据一处蜗居有什么区别?一千个人站在你的遗体旁鞠躬和一个人捧着你的骨灰流泪,你又何必在意,在意又何必?

站在先人亲人长眠的地方,感受何处家园。时间真是个好东西,尽管很多人都说时光匆匆,其实它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我们都渐渐变老,渐渐适应自己不断变化着的角色,直到老的到来。我想:该到哪里去找寻自己的家园,这一天迟早会到来,莫名的感伤不该沉浸于忧愁,活着,宏观说努力做个好人,做一个被人们怀想、被社会需要的人,做一个无愧于我的先人、无愧于我的后人、无愧于自己的人。这样,我们便留给世人一点念想了;具体讲,首先,祈求上苍让我们尽到最起码的责任与义务,培养孩子快乐地成人,让父母颐养天年;其次,尽所能去报答那些关心、帮助和爱我们的人,哪怕仅仅只是一句感谢的话语,感谢他们曾分担我们生存的压力;再次,不必大富大贵,但一定要勤勉、努力而朴素,任何方面不成为后人的负累;可能,还有一个悄悄的愿望,就是做自已喜欢做的一两件有价值的事情,比如写点东西出本书什么的,给自己的人生留点痕迹。如此,我们的家园自在!人世间也会少一些冷漠、纷争和怨恨,多一些关爱、淡泊与宽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