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传利的头像

周传利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6/25
分享

石泉印象

石泉位于陕西安康的西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秦巴腹地、汉江穿城而过,境内河网密布,湖泊相连,堪称秦巴水乡。因“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属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

石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主要活动在汉江沿岸,被历史学家划为“仰韶文化”区域。夏属梁州,商周属庸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巴国和秦国,秦代属西城县,汉代和三国时期属安阳县,晋代后,几度易名为长乐县、永乐县,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县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径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季雨量少,气候较温和,夏季气温较高,秋季湿润多雨。主要气象资料为:年平均气温14.5℃,年极端最高气温41.4℃,年极端最低气温-10.8℃,年平均气温14.6℃,气温年较差25℃,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0℃,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降水量873.9mm,最大冻土深度8c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石泉文化底蕴深厚,是鬼谷子故里,金蚕之乡。独特的山、水、洞、峡、滩、城等生态文化资源,被誉为浓缩的“小陕南”。长期以来,石泉人民将周边各地的饮食精华加以融会贯通和提炼浓缩,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石泉风味。

印象中的石泉如诗:

陕南石泉,历史源远。南傍汉江之滨,北偎秦嶺之巅!东接荆楚顺江达海,西通天府遥至藏南高原!

石上清泉,巴山云烟。神韵悠长,碧水涓涓。

人杰地灵,天地运转。钟灵毓秀,古风遗韵。荡起一帘幽梦洒向人间。

明清古街,诗意盎然,仍不失古朴雅简。历史车轮,留下了多少辛酸?云雾山上越当年,鬼谷嶺授徒问天!灵雀山上降神仙!金蚕之乡意绵绵!

试看:山城之美诱人心弦,人文古迹值得一观。雁翔洞玉柱擎天,城隍廟神灵扶固宝殿历千载而弥坚。大禹王宫,文庙出彩,江西会馆,历经千年再变迁……。美哉石泉!壮哉石泉,让人留恋。

举改革之旗,唱发展大戏,看今天旧藐换新颜!汉江两岸山碧水蓝天,楼房林立,经济发展,环境绿化,处处公园。车水马龙,道路广宽。一条铁路东西贯穿,两条公路汇集石泉。真乃是万戶飞歌流韵,民声称赞,千村富饶,脱贫攻坚。夜幕降临,彩灯装点,县城孕育着不同人文景观!

看这翠山碧水绕,渔歌荡风帆,风雅颂一起,美丽一道川!

印象中的石泉如画:

来过石泉的人,大都认为石泉是一幅浸透在水里浓淡总相宜的画卷。因泉而得名,因山而厚重,因水而灵秀,堪称锦绣陕南的秦巴水乡。话说人如其名,用在地名上也一样可行。如果你来石泉,第一次看到“石泉”这个地名,你是否也会对此地浮想联翩,有山有水,便会有灵动、有秀美、有壮阔。石泉,正如其名,令人陶醉。

俗话说:有水的地方就有了灵气,石泉古城与水巧妙地结合,就构成了令人心驰神往的江南。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由西向东横贯石泉县,中部河流纵横,呈“两山夹一川”之势,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鬼谷岭又名云雾山是石泉最高山峰,也是陕西著名的道教名山,这里四季云雾缭绕,林海茫茫,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自然风景奇绝幽美。石泉境内河流纵横,峰峦叠嶂,奇洞幽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淳厚的民风民俗。为此,人们总结出石泉的十种美景,赞誉为“秦巴山水 石泉十美”之称。

石泉产丝,产竹,产奇石,石泉有山,有水,有雅士。以特产的竹,丝,石,酒,泥,为原料。蘸山水之灵韵,借工匠之妙手,便成就了瑰丽多彩的石泉特产,智圣鬼谷子塑像,鬼谷子腊肉,鎏金蚕丝被,竹筒酒,汉江奇石等各式各样的石泉特产。

石泉的汉调二簧,庖汤会,火狮子,舞龙灯等这些代表着汉水文化,鬼谷子文化,移民文化,古子午道,川楚、秦川古商道文化与秦巴边缘交汇文化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石泉大地上交相辉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泉民俗文化。

如今的石泉,横亘在我的心灵和山水之间,连接着秦巴山川,水岸人家诗画一般的生活,承载着秦巴水乡的曾经、现在和将来。

如今,在石泉,十美已不止是简单的风景画卷,不止是全国全域示范区的另一种诠释,它是是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西部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是先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在此修炼授徒,又称鬼谷子故里。

印象中的石泉,几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是石泉万种风情中的最摇曳生姿的一面。每一处景,是一本厚厚的写满唐诗宋词的线装书,是一部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人文传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