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传利的头像

周传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5
分享

黄昏的后柳水乡

后柳水乡。她永远是一场关于水的梦。

她是我的出生地。一个坐落在秦巴山间,汉江岸的千年古镇,水垢堆积出来的石板街、马头墙、老屋、路灯、以及居民,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连着水。

黄昏的后柳水乡。晚风吹送,一群背负天涯的人,正手拿镰刀,锄头,铁锹。在广阔的田野里挥汗如雨,灰暗的天空下,看不清他们是谁家的父亲,或是,谁家的儿子。像随意摆放的一颗颗石子,被生活楔入大山夜空,他们用坚硬去磨砺坚硬,不在乎落下的疼痛。月光小心翼翼地躲在身后,不敢贸然打扰,这一瞥悲悯的尘世。

笑响,落在汉江两岸,江岸的风景,被几只灰鹤捕捉。黄昏时分山谷挂着一轮夕阳,宛如我童年醒着的梦,像天空垂降的天使在深径巡走,林中鸟鸣,树叶繁茂的丛落交错。我伫立在水乡的码头,山,成为我偌大的背景,夕阳站在山顶上缓缓沉落,我却在步步升起,被水洗过的,水乡焉能末有风情,黄昏的江面上夕阳辉映,赤裸的孩童,身轻似燕,入水的刹那,搅碎了,一轮夕阳,点点金光,在江面嬉戏。风月在此时的水乡上演,雨巷,依旧又长又深 迷离,彷徨。繁星映江河,弯月钩沉。我忱着熟悉而亲切的桨声,循入水乡的梦里。

在水乡码头,我又一次看见,那棵站立老屋中央的皂角树,从天空飘雪到绿荫葱浓,翡翠般的皂角挂满枝头。我仰望,如天上的星星,温存的风醉上心头,老屋托着树如一把撑天的巨伞,辉映了江水,美丽了江南。在树下,我参悟着水乡的冬天,把江岸如春的花草树木,带入我的世界,乡亲们的家。

水乡的秋天。彷彿不经意吹来的风,轻盈地落在古镇码头“屋包树”上,天空开始晃动,夏天开始晃动,晃动的还有一树唧唧喳喳的声音、灯笼,它们蹦上跳下搬动黄金,丰收的喜气快乐的音符,滚烫的小溪,不知疲倦地歌唱,是谁?掀开西山的落霞,一枚夕阳,被鸟鸣簇拥着送进洞房,花喜鵲,在皂角树上报喜,水乡,就绽放着喜事的花朵。这些,怀揣喜訊的播音员,像阳光,雨水,撒向田野夏的交响。

冬天来了,一场雪覆盖了秦巴山川,我找不到一种洁白的文字表达,后柳水乡藏匿着的冬韵,江岸,古镇码头一片寂静,几只觅食的麻雀在树梢上啄来啄去,眼窝里全都是关于童年的记忆。堆雪人,打雪仗,成为冬日水乡秀美的风景。汉江水里的鱼儿不见了动静,空气和记忆凝固在冬日的水乡,雪花 堆满屋顶,掩埋了青石板的皱纹。谁家炊烟升起,青瓦上的喧嚣消停过后,月儿爬过树梢,清辉铺满,一地白。湿润的夜色,悄无声息的包裹住夜的黑,木板屋内的火笼,木炭在薄灰里灼热,温暖了,奶奶额头上又一个年轮。

一直以来,水乡的生活节奏也如水般不紧不慢。晨起,汉江浣女们在河边浣衣,棒槌声此起彼伏;日间,小船悠悠划过,船娘唱着古老的谣曲;夜晚,古镇码头静谧而美丽,仿佛一幅幅水墨画,让人沉醉其中。

记忆里,后柳水乡是娓娓道来的生态景观,是落在心底的动人画卷,这里有数不清的旖旎风光。一个三面环水,明清时期的码头古镇。这里没有喧嚣,有的是静谧的水声、绵延的大山和葱郁的树荫,让你在充满诗意的风景中慢慢生活。

黄昏的后柳水乡。古镇,长长的青石板街上,青瓦、白墙、硬山屋顶、马头墙、木柱青瓦的阁楼房舍……处处透露着江南水乡的韵味。码头上,你可以选择乘着画舫,一览汉江三峡的秀美风光,一瞬间仿佛误入了古老的画卷中,沉浸式感受清水衬绿林,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