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南石泉的版图上,有一个神奇而梦幻的地方,它与多数高山不同,它就是我家乡的鬼谷岭。
于我而言,它不只是一座山岭,而是我童年与青春记忆的容器。
回溯几年前,我与几个知己沉浸于鬼谷岭如梦如幻美景当中。半山腰天门石阶上,其中一位爱写诗的好友诗性大发,一首“秋醉鬼谷岭”打油诗脱口而出:“天高云淡碧空蓝/秋色醉美鬼谷川/岛屿棋布林尽染/五颜六色彩斑斓/似痴似梦撩思绪/如画如诗醉眼帘/悦目赏心无限景/欢愉雅览竟流连。”
那一刻,他的深情歌颂,虽同行的好几个都不懂诗,然没有一个人不为他竖起大拇指。
金秋时节。石泉鬼谷岭的红叶、苍松、翠柏、天台观、天门、殿堂、古栈道、佳人,组成了一幅精艳绝伦的绚丽画卷。这个时期是森林丰收的季节,色彩最为丰富的季节,最好做梦的季节,奇思妙想的季节。
把周末留给寂僻的山野,找寻久违的松快。只想呆在,没有天花板的世界。徒步,用完整且连续的体验,填满得之不易的闲暇时光,缝合,被琐事切割成碎片的生活。
驻足鬼谷岭天台观。如神来之笔,九龙捧圣托起主峰上一座道观,高高矗立在鬼谷岭峰巅。猎猎山风中,按捺不住,我四边形的激动,有了两千零八点九米的海拔,有了横亘几十里云雾缭绕,岛屿棋布波澜壮阔。
登上这么高的山。飘然的峰尖,踩着云,隔天三尺三。高处缺氧,干净的事物,包括雪,风操纵地平线曲卷,将云雾缭绕地隐匿拨开。5135公顷,黏结成绚烂的画卷。
远望岚雾勾着风自脚下弥漫,山巅古砚梵刹诵动着。我把相机的镜头摁进眼眸,让这片雪景慈眉善目,再以风的执念求索。冰冷的表情让我清醒,在云雾蒙浓间。
春夏秋冬,很多人登鬼谷岭,大多数去过鬼谷岭的人,都知道这里曾经有一位出生于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谋略家、兵家和教育家,与老子、孔子等齐名,在“九流十家”中创立纵横学派;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尉缭子;纵横家:苏秦、张仪、毛遂;而这位老师成了叱咤风云、左右天下的旷世奇才就是鬼谷子。
秋天,这个醉美的时节,鬼谷岭上红叶格外地红,且又格外的好看。
每年这个时节,在鬼谷岭开展鬼谷子祭祀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今年重阳那天,祭祀活动如常。在鬼谷岭祭祀大殿,85岁高龄的李佩今先生宣读祭文后,祭拜事项依次隆重举行。
没过几天,我又一次登走上鬼谷岭,在天台观吹着孤独的风,做着自己的梦……
在梦里,我看到,那些路经五道天门登上天台观的人,感觉这是一架通往天堂的梯子,它高于鹰苍凉的翅膀和神悲悯的目光,攀登这座云雾笼罩而又陌生的大山,紧随一条由高处往低处流的小溪,一步步往高处走,在断崖处肯定有壮观的水帘洞。
鬼谷岭如梦如幻,这主要来自于云和雾的装扮。
梦里,在花非花、雾非雾中我索性做某些猜想,山间一定有好看的白云。
我渐渐俯身、抬头、仰脸并不断重复这样的动作来拜访这一座高山,快乐的小溪如同一位热情的,向导带我,往北二千米,风,留下如梦如幻的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