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皓的头像

周皓

网站用户

其他
202508/08
分享

庐山赋

予栖身于庐山脚下之浔阳古城三十余载,对庐山之了解与情感,远胜于天下名山大川,虽有小作偶见报端,远不足以表达吾爱慕景仰之情,今得暇特作小赋以记怀。

雄踞江湖锁钥,护佑天下眉目①。携赣皖而连湘鄂,枕长江而扼鄱湖。揽九天而摘星辰,挟风雨而吞云雾。四时更替,风景异殊。春夏如梦如滴,秋冬如醉如玉,此乃奇秀甲天下之匡庐也!孤峰兀立,历亿万年风雨而纹丝不动;头颅高耸,沐五千载人文而超凡脱俗。势若巨龙蜿蜒,气贯长虹;形如彩凤凌空,光彩夺目②。

西南乃彩凤之首。庐山之美,当首推石门涧也。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仞不等闲。此地奇峰簇拥,危楼比肩;上接霄汉,下临绝涧。峰峦上,蓊郁成林,奔雷喷雪;涧谷间,怪石嶙峋,流水潺潺。有道是,奇石奇峰奇境界,撼天撼地撼人寰。慧远结庐隐居兮,布道传经;谢公攀藤附葛兮,寻幽探险。噫吁嚱!龙首崖陡峭凌云,一如彩凤高耸之鼻梁;三宝树枝繁叶茂,恰似凤冠醒目之羽翦。而乌龙潭与黄龙潭清澈透明,波平如镜,自然是彩凤传神之双眼。四面青山掩映,芦林桥如长虹卧波,芦林湖似碧玉镶嵌,让人心生畅游之快感。遥想M公当年,宛若游龙入海,任他风吹浪打,兀自泰山岿然。胸有万般韬略兮,何惧风云变幻?

东北乃彩凤之尾。人道庐山之冰川谷,可媲美九寨之湖泊。而碧龙潭乃庐山第一潭,早已声名远播。扶松俯仰,双瀑若蛟龙出岫,潭中似二龙弄波。这里峰峦叠嶂,云雾飘渺,可以荡涤心肺,忘却世俗之小我。李四光考证冰川遗迹,几经转辗;陈三立留下摩崖石刻,席地而坐。拾级而上,登临牯岭东北之巅,被祖师殿前一圆形小天池所吸引,但见池水清澈,终年不溢不涸,让游人百思难解其惑。登高环顾,东望鄱湖烟波浩渺,西望田园果树婆娑,北望长江如绢似练,南望牯岭雾锁城廓。嗟呼,云中山城牯岭镇,熙熙若天上之街市,酒店商铺鳞次栉比,往来游客俊逸洒脱。冬日,漫山遍野白雪皑皑,可赏路旁玉树琼花;夏夜,街心花园凉风习习,可览九江璀璨灯火。庐山有西式别墅一千四百余栋,静谧而又引人注目者,乃东谷之美庐也,因J氏夫妇之故,参观者摩肩接踵,感慨良多。如今,斯人已去,千秋功罪且留与后人评说。

东南乃凤之左翼。“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诗仙李太白自带仙气之诗句,让匡庐得以遐迩闻名。五翁并座,祥和而又宁静;日照香炉,紫烟绕于青峰。飞瀑流泉从天降,逶迤曲折为三重,重重摄魂而吸睛。或若飘云拖练,气势如虹;或若摧冰碎石,声如洪钟;或若玉龙走潭,恣意纵横。庐山东南胜境,不惟有三叠泉和五老峰,盖闻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含鄱枉此行。翠竹摇清影,古松入苍穹。含鄱口左为五老峰,右为太乙峰。两峰夹峙,犹如一张开之巨口,碧波万顷之鄱湖正含于口中。观日出、看云海,惟有此处最恢弘。若天气晴好,可见“日自湖中出,霎时山河红”;若雾锁山川,则时而浓如泼墨,时而来去无踪;时而白练飘飞,时而骏马驰骋。如梦如幻,如痴如醉,令人心潮涌动。

西北乃凤之右翼。青峰与危岩竞秀,碧泉共幽洞争奇。经牯岭,越如琴,穿花径,过锦绣谷,觅仙人遗迹。一路玲珑秀丽,风光旖旎。观夫如琴湖,波光潋滟兮,一如瑶琴遇钟期③;锦绣谷,翠影绵延兮,恰似芬芳铺满地;仙人洞,香烟缭绕兮,欲使世人脱迷离。白司马结草庐于花径,李时珍采草药于绝壁;明太祖脱困厄于天桥④,王守仁刻功绩于卧石⑤。沿小径蜿蜒而行,更叫人心旷神怡。时时层峦流翠,处处跌峰屏立。蕴险峭乎青云,汇溪流以澄碧。石径弯弯,如巨蟒出山;松涛阵阵,似龙吟虎啸;云海茫茫,若凌空虹霓。飘飘欲仙,恍若隔世。吕纯阳于此得道成仙,所倚者不过三柄宝剑也,断恼断怒断贪欲⑥,终究太极归无极⑦。是以,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大德大志与大才,亦必有断舍离之睿智。惟此,方能放下执念,飘然物外,闯出一片新天地。

呜呼,庐山之美,在千古奇秀;庐山之利,在清凉解暑;庐山之韵,在荟萃人文。庐山之所以名震朝野,久负盛名而不衰,亦得益于僧侣道人之卓识,文人雅士之拥趸。巍巍匡庐,不愧为人文圣山,文化底蕴极其深厚,集宗教名山、教育名山、文化名山于一身。一山六教并存,更兼道释同尊⑧。张道陵与陆修静扩建道观,编撰道教经卷;释慧远与竺道生广修庙宇,传播佛法梵音⑨。若夫白鹿洞乃天下书院之首,李渤驯鹿,学富而任刺史;朱熹讲习,集理学之大成;梦阳挥笔⑩,写就不朽诗文。自司马迁“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伊始,诗仙诗神诗魔云集,文狐文胆文豪降临。于是乎,诗词歌赋兮浩如烟海,清音幽韵;摩崖石刻兮鸾翔凤翥,卓尔不群。或脍炙人口,或名噪一时,或震古烁今。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凤鸣九天,声震八荒。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世间万物已非旧时模样,惟有彩凤之庐山,屹立亿万年痴心不改,因眷恋此一方水土,甘愿放弃飞翔。伫立匡庐之巅,放眼凡尘之上,心潮共云海翻腾,思绪伴悬河飘荡。草草收笔之际,再献一瓣心香。诗曰:

天外飞来一凤凰,盘桓吴楚锁汪洋。

雄奇险秀声名远,诡特幽峨器宇昂。

铺展流岚填万壑,放飞悬瀑降千祥。

青天削出穿云剑,扼守彭蠡傲雪霜。

【注释】

①庐山位于赣北,隶属江西九江,此地向来被称作“江湖锁钥,天下眉目之地”。

②庐山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南北长约29公里,东西宽约16公里。

③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樵夫,以“高山流水遇知音”而闻名,与“琴仙”俞伯牙乃至交。

④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早年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战败后逃到此地,却见眼前悬崖峭壁,深不可测,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正在万分危急之时,刹那间金光闪耀,一条金龙从天而降,化作虹桥横跨悬崖两端,朱元璋绝处逢生,立即策马而过。待其脱险后,陈友谅尾追至桥头,忽闻霹雳巨响,龙飞桥断,无影无踪,只好鸣金收兵。

⑤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之后,被誉为“大明军神”。在庐山修整期间,怀着复杂的心情,于照江崖刻下纪功碑,违心将功劳记在昏庸而又好大喜功的明武宗朱厚照头上。

⑥吕纯阳即“八仙”之一吕洞宾,据《能改斋漫录》所载,吕洞宾曾自谓:世言吾飞剑取人头,吾甚哂之。实有三剑,一断无明烦恼,二断无明嗔怒,三断无明贪欲。

⑦在道家哲学中,无极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一种超越时间、空间和形式的存在。太极体现了阴阳的相互作用,是宇宙从无序到有序,从混沌到清晰的关键阶段。然而,太极并非终点,它最终还要回归到无极的状态。这种哲学观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我,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对立和矛盾,通过内心的修炼,超越世俗欲望,达到无极的境界。

⑧庐山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并存,道教和佛教影响力甚大,受到同等尊崇。

⑨张道陵即张天师,道教创始人。陆修静,道教上清派宗师。释慧远,东林寺创始人,佛教净土宗之始祖。竺道生,东晋著名高僧,有“涅槃圣”之称。

⑩李梦阳,明代文学家,文坛复古运动领袖。因多次弹劾权贵宦官,屡遭贬谪下狱,晚年归隐著述。‌‌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创作纲领,强调从古典中汲取营养。‌‌其七言律诗善用“顿挫倒插”手法,气象阔大。乐府诗关注现实,揭露宦官腐败。‌‌主张“真诗在民间”,推动文学贴近现实,其复古思潮主导文坛近百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