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宏睿的头像

张宏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3
分享

在藏族民宿阿闹家

按照安排,近日,我休年休假。便利用这几天时间自驾车去了一趟甘南藏族自治州,一是为去旅旅游,二来也是为了躲开中伏期间连续几日来30多度的高温,避避暑!

8月1日,我们一行4人先后去夏河县参观完拉卜楞寺后,便夜宿夏河县。第二天一大早,便赶往合作市当周生态文化旅游区观看“第二十三届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开幕式节目表演。之后几天,又先后游览了碌曲县的郭莽湿地、尕海湖、郞木寺、若尔盖草原(花湖)、黄河九曲第一湾等景点,在假满归来的前一天晚上,经过几经打听并加女儿在网上搜寻,我们住宿在了甘肃迭部县电尕镇人民政府一家藏族民宿处——山羚别院民宿,这也是为了第二天去扎尕那景区方便些。

平时节俭惯了的妻子经过和店主一番的讨价还价,双方均认为住宿费达到了一个“合理区间”,店主便让在家的两位藏族姑娘跟我们去搬行李,其实我们也没有多少东西,也就是让两位姑娘带带路而已。待大家放好行李,洗漱完毕后,这才找店主连接无线网络——很快,店主家的儿子为我们每个人连接好了网络。这时,女店主便问我们说:“你们吃过饭了没有?”“还没有,不过我们带了泡面。”我们一行几人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一会儿,热情的女主人便让一个姑娘端来一盘“饼子”来,让我们吃,当时,我认为是藏族群众常做的糌粑,便掰了一少半来尝了尝,感觉和我们汉族的饼子差不多。少倾,藏族女主人也可能看出了我们吃不惯当地“美食”的缘故吧,便来端了去。她折返身出厨房后,便又问我们大家说:“你们喝青稞酒不?我自己家酿的。”她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

这位藏族女主人为我们大家每人敬了一杯她自己家酿得青稞酒后,均不忘说声:“扎西德勒!”在几轮“扎西德勒”的被敬和回敬声过后,一瓶青稞酒已下去了半瓶!这时,妻子看人家这么热情,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便也跑进房间去拿来了我们临行前所带的自家菜园子里所产的黄瓜来和大家一起享用起来——在和这位藏族女主人的聊天中,我们得知,她的儿子今年20岁,正在四川成都上大二。刚到她家时,为我们带路的两位藏族姑娘一个是她的女儿,今年上初中二年级。另一个年龄稍大一些的是她哥哥家的女儿,今年也上大二。她说,她今年才38岁!在她16岁时,经人介绍和丈夫结了婚。18岁时,就生下了她的儿子(这时,我心想,当时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本与我们汉族是大不一样的)。当我问道,孩子大学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时,她说:“孩子的事,以后就交给孩子吧,让孩子以后自己看去,让孩子自己去奋斗!如今这个时候,就是要活好自己,把自己活好就行!”听着这位藏族少妇如此“通透”的话,却让我这个年已50多岁的七尺男子有点儿“汗颜”了!在我们汉族像我一样年龄的家庭中,谁又不是在为上有老、下有小而奔波忙碌呢?我突然想起作家张爱玲曾说过的一句话来:“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选错伴侣,也不是没挣到钱,而是人到中年才发现,从未真正为自己活过。”可我们又如何只能为自己活呢?这时,我又提议大家共举了一杯,为了这位少妇的这句话的“通透”和能够想得开,也为了我们大多汉族家庭中的无奈!

“您的丈夫干什么工作呢?”我问这位少妇主人道。“他人很好的,但不善言谈,在我们电尕镇政府工作,就是相当于你们汉族的一个包村干部吧。”这时,见她的丈夫从客厅出来,她便对着丈夫笑着喊道:“嗨,这位大哥问你是干啥的?你是干啥的呢(亲昵、俏皮地)?”“忙完了,过来我们一起坐坐,陪陪客人们么!”见男主人过来,我们赶紧起身让坐。又是一番的敬酒和被敬酒以及“扎西德勒”的祝福!曾经在乡镇工作过8年的我,为了了解藏族同胞的乡镇与我们汉族乡镇工作上有什么不同时,我再次问男主人,“您在乡镇具体干什么工作?工作的难易程度如何”时?他说:“我重点就是在我们这个村子里驻村,主要工作任务就是为村民们服务么。”人家的这种回答,话虽少,却很到位啊!想想,我们无论是乡镇工作,或者是部门中的哪个工作,哪个不是为群众、为人民服务呢?我一时语塞,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我再次提议:“为了我们都是乡镇干部,也为了藏汉两个民族团结‘一家亲’”干杯。在“扎西德勒”的祝福声中,总书记那“各民族要象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掏拥抱在一起”的话语久久在我耳边回响……

在男主人离座后,我问女主人她们除了种植青稞外,还种植什么?她说:“她们除了种植青稞外,还种植有小麦。这个季节正是青稞的收获季。”这时,我想到我们在路过一些村庄时,路上正有打碾形似我们这里冬小麦的农作物——青稞。她说,小麦还要待一两个月才能收割。但我一路却没有见到。“可能是错过了吧。”我想。“那你们家过去也养牦牛?”我问。“过去养过,现在不养了,我们这里也和全国一道全面步入了小康。乘着党的好政策,我家开了这家民宿,日子过得还行。你看,这是我家的大房子!全是用木头建的,内部我们还没有装潢好,以后我的民宿会更加扩大,日子也会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啊!”女主人骄傲地说。顺着女主人手指的方向,我们几人一同望向那边,只见一三层高的小洋楼尽现眼前!为了顾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未得到主人家的允许,我们未能轻易前去看看。正说话间,天开始下雨了,“下雨了,你们明天还要去扎尕那,就早点休息吧。”这时,在一旁忙着的男主人也走过来帮着,一起收起了我们围坐在院子里的茶几、凳子等。这时,雨越发的下得大了。

休息前,我无意间在我住宿的房间里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摞书来:内有《西游记》《红楼梦》《牛虻》《人生》《汤姆、索亚历险记》《鲁迅杂文精选》《灰尘的旅行》《活着》《白鹿原》等等。“这可能是孩子们看的,也可能男女主人常看的吧。怪不得人家这么健谈呢!如果用‘书香门弟’来形容这家人,可能也不为过吧?”我想。

第二天一大早,用过“早餐”后,雨停了,我们几人要向扎尕那景区进发了!我们去给主人家打招呼。女主人出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走(从南门进、北门出),并叮嘱我们说路上车多,要注意安全!这时,我突然有了要写写这家藏族民宿人家的冲动!于是我问她道:“您的汉语名字叫什么?昨晚忘记问了。”“我没有汉语名字,我的藏语名字叫“阿闹”,热‘闹’的‘闹’。”“那丈夫呢?”我又问。“他叫“尕让”。‘尕’就是扎尕那的‘尕’,‘让’就是让步的‘让’。”我记住了这家藏族民宿家男女主人的名字!

车子在往扎尕那景区行进的过程中,我想起了当代作家陈其林的一句话来:“书本是清高的,可以提高自身的认知,但不会告诉你生活的真相。生活的不堪与丑恶,书本不敢表述,也难以表述。真正的哲学,是在你走走停停的人生旅途。”但愿我们不枉这次扎尕那之行吧!——先前去过那里的几个人曾给我们打电话说,那里的景色一般,我们不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