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汉祥的头像

周汉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19
分享

说天古

近日看到著名作家莫言在他的“我想和年轻人聊聊天”栏目里说: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里,汲取了最初的文学灵感一样,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我也从我的祖母的故事里汲取了文学营养…… 

尽管我未曾拥有像莫言老师笔下那般擅长讲故事的祖辈,不过我的家乡泰顺县却也有一些精通“说天古”的能人,我也曾多次聆听他们讲述那些古老的传说。记得最初接触这门艺术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那时正值父亲三兄弟扩建房屋之际,他们请来了一位名叫仁高的大木匠师帮忙。在我们当地,专门从事建造房屋的木工的被称为做大木,而打造家具的则被亲切地称作做小木。

仁高师傅不仅以他精湛的手艺赢得了东家的敬佩,更用他口中的历史故事丰富了我们这帮小孩的精神世界。每当夜幕降临,饭后闲暇之时,我们便会搬出小板凳,围坐在仁高师傅面前,聆听那些关于唐朝英雄如“薛仁贵东征”、“薛丁山西战”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如今还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仿佛我们也成为了那些古老传说的一部分。然而,直到房屋改建完成之日,仁高师傅讲述的“薛丁山西战”尚未完结,留给我们心中无尽的遗憾。那时候还期盼哪一天父亲能再建造一幢房屋,请仁高师来讲述他未讲完的天古故事。后来倒也有几次房屋修造之事,但未邀请到仁高师,尽管如此,这段经历却激发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浓厚兴趣与初步了解,到后来一有机会就拼命找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这些书籍来看。

前年,当我漫步到老家一村庄时,竟意外发现一个标有“天古广场”的标牌矗立在庭院之中。深入了解后得知,原来我的家乡又诞生了一位“说天古”故事的奇才——阿博。他曾在外闯荡多年,随着双亲年事已高,便决定返回故土照料他们。乡里听说了他讲古论今的能力后,特地为他建立了这个“天古广场”,希望他能为本地文化旅游贡献自己的才华。阿博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在本地打出一定的知名度,甚至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坑源底发掘出包拯的故居的故事。知道我从事媒体工作后,他还特意给我发来了一篇详尽的关于坑源底村包拯故居的研究报告。遗憾的是,我无法有效地帮助推广他这一发现。如今,坑源底村的包拯故居似乎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毕竟那里并非是古代人物包拯的出生地。

阿博不仅擅长“说天古”,还在家乡罗汉口着手打造了一个美食广场,此地正是我每次返乡的必经之路,作为周边数个乡镇的核心地带,其交通便利性不言而喻,他的选址可谓明智之举。借助阿博出色的策划与宣传才能,美食广场迅速吸引了二三十家美食商户入驻。开业之际,这里人潮涌动,夜间更是异常火爆,以至于331省道这条交通要道时常因客流而拥堵。为此,交通部门及当地志愿者全力以赴协助管理,但场地狭小,停车位紧缺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最终,基于交通安全的考量,管理部门不得不作出艰难决定,关闭了这座一度繁荣的美食广场。

如今,每当驾车经过此处,见到零星几家点心店仍在坚守,我便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阿博美食广场那段短暂却辉煌的时光,如同昙花一现般绚烂。尽管美食广场不再,但阿博的故事依旧在乡亲们口中流传。他不仅丰富了家乡的文化生活,还让更多人关注到了罗汉口这个小镇。或许未来还有机会,让这片土地再次焕发光彩。又或许“说天古”的阿博的故事,会不会成为后人里的“说天古”?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