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汉祥的头像

周汉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6
分享

一路听蝉

    今年这个炎夏季节,每天都在听蝉儿叫鸣的声音。

早晨,我迎着朝阳在房子阳台上练呼吸“六字诀”,当我练到“呬”字诀时,楼房外河道边的杂树林里也传来“呬……”的声音,那是夏日蝉的叫鸣,我不敢肯定它们是否在跟着我练“呬”字诀,起先只是领头蝉发出轻微的“呬”声,随着起来越多的蝉加入,它们的“呬”声盖过了我的声音,盖过了河道里那艘正在清理水上垃圾的机动船声音,盖过了温州大道上行驶的汽车声音……

趁着早晨的些许凉风,我跨上“小电驴”赶往单位,穿梭于玉苍路、锦江路、黎明路、公园路……沿途相伴的,始终是行道树上那阵阵起伏蝉鸣声。特别是我的“小电驴”行至黎明路之际,道路两旁人行道上伫立着一排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其间蝉鸣声声,此起彼伏。自古以来,梧桐便被赋予“高洁之树”的美称,俗谚有云:“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而今,凤凰虽已化作悠远的传说,但蝉儿却登上了这高枝,在茂密的梧桐叶间纵情欢唱。无怪乎唐代诗人虞世南在其诗作《蝉》中,用“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之句,生动描绘了蝉栖于梧桐顶端、其鸣声借由空旷环境远远传播开来的情景,营造出那独特的“流响出疏桐”之音韵效果。

待行至单位大楼西侧,一株古树映入眼帘,清脆的蝉鸣透过窗户飘进楼道。即便我已回到东侧办公室,打开电脑敲击键盘描述此刻思绪时,耳畔与脑海仍萦绕着那“呬……”的余韵,恍惚间,似在聆听大地深沉而真实的吐纳,感受生命纯粹且热烈的吟唱。而距单位百来米之遥就是“斗城”温州著名的“北斗七星”之一华盖山。山不在高,有树则凉。华盖山上树木繁茂,起到很好的遮荫作用,而且山上空气流通,相较于山下的闷热会凉爽许多。在山上可以漫步林间小道,感受着大自然下些许凉风拂面,还能欣赏到满眼的绿意,故华盖山通常成为我和同事们午饭后的避暑胜地也。

那天午后我独自走在华盖山的石阶上,石阶两旁古树参天,我在树荫下享受这夏日的丝丝凉意。而在树顶上,夏日里的雄蝉们正顶着烈日在高歌,仿佛向我展示着它们的歌声,是华盖山的一大绝美音色。当行至资福道院前,我站在道院大门前的小广场树荫下,任由蝉的歌声占据我的大脑,它歌声并非单调的重复,而是高低错落,时而如骤雨击打铜钹,时而似远笛轻颤,偶尔又转为绵长的嗡鸣,其织出一张无形的声网,仿佛整座山被装进了一个巨大的共鸣箱,要把整座华盖山都吞噬了一般。

资福道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晋时期,在这座有千年历史的道院前听着蝉音,这声音也被南宋的陆游写入诗行:“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八百年前的蝉鸣,与千年道院门前今日的蝉声,竟在这同一片古树绿荫下交织共鸣,让人恍惚间触摸到了时光的脉络。此刻我想像那蝉就是树的歌者,将烈日酿成透明的音符。它栖在枝头,翅膀薄如禅寺的经纸,颤动着时光的纹路。鸣叫时似在叩问虚空,又似在应答风的私语,声声如钟磬,敲碎了闷热的午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