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忠德的头像

陈忠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08
分享

耕读传家水西村

正值秋风送爽、稻浪翻滚之时,我便有了一次水西之行,既为这个古老村庄的创建文化礼堂采风,也为一位酷爱阅读的老人了却一桩心愿——为他送上一本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

水西村,是温州永嘉县岩头镇(原五尺乡)的一个依山面水的山村,离岩头镇政府所在地六七公里,岩头镇至表山(社区)的公路穿村而过。整个村庄沿溪而建,犹如一只舴艋舟泊在溪水的西面,溪水平缓,长流不息,游鱼细石,清澈可见。

我们走进村子,先要经过一座水西大桥。说是大桥,其实不大,也就是三四米宽、六七十米长的水泥桥。过去村民出入靠的是桥下面溪流上的碇步,但每当上游山洪暴发溪水漫过碇步时,村民出入受阻,往来极为不便。1986年水西大桥建成以后,解决了村民的交通之忧。漫步桥面抬头望去,矗立在眼前的是蔚为壮观的牌坊,上书“水西村”三个鎏金大字,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牌坊两侧临溪建有路廊,是村民劳作休憩、谈天说地的好处所。牌坊左边立着一块“路碑记”,记述了企业家郑建忠创业致富、捐资铺路、造福乡里之事,业已成为村民的美谈。碑文是我的岳父郑继永先生书写,开头写道:“人杰地灵之斯,东环悠然碧水,南临戏台绮山,西泊船山载宝,北翔天鹅击水,四围水光山色,清逸秀丽。”这是对村庄优美自然环境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隽永优美,令人叫绝。

据现任村委会主任郑英友介绍:水西村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全村耕地567亩,有385户、1408人,土地肥沃,特产丰富,山林茂密,杨梅、板栗、柑橘、脐橙等果树遍布村外四周山坡。一年四季,花开花落,瓜果飘香,风光无限。过去,村民的收入靠农业和手工业为主,涌现出一批种粮、养殖能手,不少村民利用一门古老的手工业弹棉花,背着棉花弓走南闯北,养家糊口,“当当哌”的弹棉声音仿佛至今还萦绕在脑际。有的村民留在村里,操起古老手工业营生,做篾、木工、泥水、砌墙、裁缝、油漆等等,村里还是永嘉县闻名的草麻基地,现还留有用草麻制土布的艺人,妇女做布鞋,男人打草鞋,办过造纸厂、钢铁厂,好一个世外桃源之地。改革开放以后,村民有从事家庭经营的,有外出经商务工的,也有在外办企业的,发家致富,其乐融融。

水西村民风淳朴,乡情民俗延续至今。村里有老人60岁做寿分寿桃、宝宝三岁小寿星分摸周寿挑的习俗,寿挑、摸周寿挑全村按户分发,不管姓氏,一视同仁。粮食丰收以后有吃尝新米饭、尝新麦饼的习俗,尝新米饭通常是早稻收割以后,把第一次碾成的大米煮一大锅饭,再做成一桌子菜肴,邀请亲友过来尝个新;尝新麦饼就是第一次把打下的小麦磨成粉做成麦饼分给左邻右舍尝鲜。还有个习俗是端猪头汤。谁家哪天杀毛猪了,就会邀请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来吃大猪肉,杀猪户还把猪头放在大锅里烧熟,然后盛上一大碗猪头汤,碗内放几片猪头肉,几片猪血、几节大肠小肠端给左邻右舍,让他们尝鲜,表达联络感情、和睦相处、分享喜悦的意思。这些民俗习惯彰显了村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祈愿。

“我们村依山傍水,人们都说风水很好,去看看后山的风水树吧。”村文体辅导员郑啊福提议。

“好啊,尽管我来过多次,还没看过风水树呢。”我们跟在郑英友、郑啊福的后面,穿过村庄小巷,不一会儿就登上后半山。这里果然有一棵远近闻名的枫树王,只见它坚强地挺立在村后山上,苍劲虬枝,遮阳避雨,俨然一位威武的将军似的,守护者村庄的安宁。2003年7月,永嘉县人民政府设立了一个“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牌”,牌上标明,学名:枫香;科名:金缕梅科;树龄:630年;编号:浙C.B0596;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名木,其粗壮的树干需要四个成年人合抱,如此之大,叹为观止。

站在枫树下,我们俯视全村风貌,新旧楼房,错落有致;仰望这棵被村民称为“风水树”的枫香,内心无不肃然起敬,风风雨雨六百多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苍苍,严寒酷暑,傲霜立雪,庇护着全村人的福祉。这不正是象征着水西人精明能干的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吗?

  郑英友说,在这棵“风水树”附近,有一眼冬暖夏凉、清冽甘甜的水西底头古井,其水质不亚于农夫山泉,是全村一千多人的饮水之源,直到1998年村里建造了自来水,来井里打水的村民才逐渐少了。

水西村是一个红色之村,为红十三军的革命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0年5月9日,红十三军在枫林宣布成立,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军部设在距水西村仅一公里之隔的五尺村四分祠堂。当革命的烽火映照着溪山南北之时,激发起水西村郑日东等有志青年投身革命的热情,他们激情澎湃,踊跃参军,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持。

据统计,水西村当年参加红十三军的就有48人,他们随红十三军出征,打平阳、克缙云、袭瓯渠、攻乌岩,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血染丰碑,可歌可泣。其中郑日东、郑继荣等9名英勇的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果实,却永远长眠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令后人永远缅怀。

在水西村还听到许多美丽的传奇故事。有犀牛助耕、五虎落山、老虎岩、戏台山的传说,每一个传说总是富有神采。郑啊福如数家珍似的给我做了讲述。

  犀牛助耕表达了村民的美好愿望。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村南的小山丘突然出现了一头剽悍肥壮的耕牛,头上长角,口吐豪光,四足生风,为民助耕,成为村民的得力助手,村民认为神牛下凡,更以神仙敬奉,拜之又拜。村民获益得利,丰衣足食,林茂畜肥,山花盛开,百鸟争鸣,生活过得很红火。却不知此事已经传到了天庭,玉帝大怒,责怪神牛不该私自下凡,触犯天条,即差雷神,一声霹雳,神牛应声伏法,山地成坑。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神牛为民出力助耕,饱尝丰衣足食的村民,痛失良神,呼求不得。南面的山岗上再也见不到神牛助耕,但永远留下了一口水塘,人们把这水塘叫牛有塘。

老虎岩传说显示了水西祖辈的胆识智慧。水西村的先人以勤劳的双手兴建了可避风雨的木屋,过着悠然自得的农耕生活,但不知何时开始有大蟲(老虎)出现,惊得家家户户,老老小小,整日提心吊胆,却没有什么办法对付老虎。而老虎每天坐在村后的一块大石头上守望着,夜间到村里掠食,弄得村民不敢上山砍柴,下地耕种。忽然有一天晚上,村民刚刚吃过晚饭,就看见老虎走过来,个个躲到屋里烤起猛火,闭紧门户,偷偷的往外观望,老虎蹲在一旁守株待兔。当时,有一位胆大机智的祖辈,想到一计,把一只铁秤砣放在火里烧红,悄悄往外一扔。老虎见状,以为是可吃的好东西,一把抓住想吞食它,结果烫得哇哇乱蹿,飞跑而去。此后再没有老虎出现,只留下一块不平的石头,后人叫它“老虎岩”。

水西村耕读传家,能人辈出。南宋时期,郑伯熊、郑伯海、郑伯英三兄弟就是永嘉学派的先驱人物,后来叶适集永嘉学派前辈之大成进一步扩大了“永嘉学派”的学说影响,在南宋的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地位。而叶适又从学于郑伯雄,“义利并举”的学术思想熏陶了一代又一代水西人,村人以先辈伟绩励志后人,勤勉尚学,代代相传。自水西村郑氏始祖郑文尭公以后,出现了郑朝银、郑九连、郑朝津等历代官员,他们廉洁奉公,为民办事,学识渊博,流芳故里。

解放以后,水西村人与全国人民一样翻身做了主人,党和政府把学校办到家门口,家家户户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走出村庄成为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的就达上百人,如曾任温州市中院刑庭庭长的郑春煌、温州师范学院财务处长的郑九绍、龙湾工商局副局长兼纪委书记的郑文伟等等,他们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还有一大批能工巧匠、企业能人乘着改革的东风奔赴祖国各地,创业致富不忘反哺故里,如郑建忠、郑送福、郑福强等。

在这里,最为突出有口皆碑的是水西出了三大校长:一是郑继永,1939年6月出生,1961年7月从温州师范学校毕业参加教育工作,197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原沙头区中心学校副校长,原岩坦区、岩头区中心学校校长、书记,永嘉县第二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999年7月退休,2010年5月26日辞世。二是郑九娄,1938年2月出生,本村首位大学本科毕业生。先后任原岩头区教办主任,岩头区中学(现永嘉二中)校长、书记,浙江电大永嘉工作站站长(现永嘉学院)、永嘉中学校长、书记,1998年退休。三是郑继旺,1937年出生,1982年任原港头乡中心小学校长,1990年任岩头成人中心学校校长,1998年退休。这三位校长都是寒门出身,刻苦自勉,一生从教,无怨无悔,敬业奉献,为人称道,是水西文脉的传承者,是水西人的自豪!

现在的水西人把读书学习演绎成村风,成为一个书香之村,就连71岁的郑九汇老人在劳作之余仍然喜欢读书。他在文化礼堂的心愿墙上表明,希望得到一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我得知以后就特地去新华书店买一本送给他。他接过这本外国名著如获至宝,连声道谢。我告诉他,这位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已于今年4月17日去世,你读他的作品作为纪念吧,他要是知道在中国永嘉一个偏僻的山村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喜爱他的作品,那该是多么欣慰啊。

在新一代莘莘学子中,郑滕龙、郑盘龙堪称榜样。80后青年郑滕龙,2003年9月考入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9月又考取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2010年12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5月在安徽理工大学任教。90后学子郑盘龙,2014年本科毕业考取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他们都是水西村耕读传家的新宠儿。

在水西村的历任干部中,当了32年党支部书记的郑英洪和当了11年村委会主任的郑盛理是不能忘怀的,他们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带领村民搞好村庄建设。郑英友领着我们沿溪踏访,目睹清流,格外悠远,现在村里正规划下一步的建设目标,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蓝图已经绘就。郑啊福正在为文化礼堂忙里忙外,他策划一台村里的春节联欢晚会,还亲自排练春晚节目,要把和谐社会的欢乐之声传遍山乡,响彻大地。

啊,水西村,我在你的路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