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东
至今思项羽。
我想项羽自刎乌江,是英雄而非懦夫。人们常认为是胜利者掌控了篡改史书的权利,败者就是败犬,被历史淘汰走向落寞。败了就失去一切,在滚滚东逝水里被千年风霜一纸咽下。有人说“是丑女造就了美人”,那我想是愚昧灼见了真知。
刚愎自用,目中无人,鸿门宴上放刘季,项羽被钉在史书上“耀武扬威”两千年。项羽,意气风发少年郎。在社稷苦厄时,领江东八千子弟,建霸王之业。千军万马避霸王,志意万人敌。他合该留在史书上一笔浓墨重彩,历史本该如此,却并非如此。一句“不可沽名学霸王”,千年前的爱恨情仇不过一纸薄墨。
八千子弟,父老乡亲将全部托付于项羽。所谓的楚河汉界不过是,一个富有野望的人带领一群不甘心的人,去抗衡大势所趋。过江东,不仅仅是迈过底层的不甘和懦弱,也是项羽在世界手下踉跄几步后,向不公宣战的绝笔。踩着失败的身躯,打开走向胜利的罅隙。项羽是这个时代的一座山,负起重重期盼。只搏一个明天的可能,作万人敌。
在兵荒马乱,要攻城掠地。虞姬陪项羽山一程,水一程,四面楚歌时,作歌附和项羽死志。《虞美人》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项羽兵败垓下,逃到乌江。对岸便是江东,只要过江东,一切皆有可能。乌江亭长一劝再劝,但八千江东子弟皆因项羽一人兵败身死,项羽又怎有颜面见江东父老?不若再爬起一次,战至力疲,自刎乌江,也好过一江东鼠辈之称。
恩恩怨怨,一笔烂账。抵不过历史,一碾而过,化为一潭死水,爱恨都落于这一纸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