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遇到不少尴尬事,记忆最深的是喝老北京豆汁儿。
同乡老九听说我在北京,立刻就打电话过来。
“兄弟你在北京吗?我也在北京发展呢。”老九好久没与我联系,忽然打电话来。还好,我尚能听出他的声音。
“太好了,那我们找个时间聚聚啊。”我高兴的回答,他乡遇故知,人生一大幸事。
约了时间地点,才发现两人之间的距离有几十公里。都身处千里之外,这几十公里也阻挡不了我们见面。
我其时是寄人篱下,自由不能保证,聚也不能尽兴。所以我们见面,就是找地方吃,边吃边吹牛,吹完各归各位。
约定时间是我某天的一个大夜班之后。那天我早上上床睡到了十时许。起床简单洗一下脸,就直奔地铁站。原以为地铁很快就可以到。结果等我们见了面,发现时间已经快下午1点了。在他公司附近有一条街,街道边有好多饭店。我听他的,找了个有点特色的小饭店。
本来在老家时我们联系也不多。但同在他乡,两人见面异常亲切。聊聊吹吹,话是说不完的。从家里的大小事到北京的各种“奇遇”,从工资待遇到生意长短等等。不可避免,我们就讲到了北京的特色小吃。烤鸭果脯之类的是否提及现在实在记不得,我记得的,就是那一碗豆汁,当然也不记得是谁提及的有北京豆汁这玩意。在当时,我只知道有这一特色小吃,并没有见过。
说到北京豆汁,我来了兴趣,对他说:“咱们一人来一碗尝尝啊?”
“我早吃饱了,喝不下了,给你来一份?我估计你喝不下。”他说。
“我正渴呢。”我说。
“那就来一份吧。”他边说边叫服务员,加了一份豆汁。
“这豆汁别有风味,我捉摸你一口喝不下。”他说
“为什么呢?”我问。
“小时候家里养猪,你家是不是备个桶,把每天的饭菜倒里面,留喂猪啊?”他反问道。
“是的。”我回答道。
“那桶是不是放在你家厨房饭桌边啊?”他又问。
“除非头脑坏了才放厨房。桶里的剩饭剩菜聚在里面发酵,那酸臭味能传二里地。要是放饭桌边,大家都吃不下饭。”我回答道。
“对了,这北京豆汁就是这个味,一会上来了,看你能坚持喝几口。”他笑着说。
多说一句,七八十年代的江苏农村长大的小伙伴都记得家里的“猪食桶”。因为每家都要养猪,所以都有一个这样的桶,都放在猪圈附近。每天吃剩下的饭菜就倒在里面,聚着留喂猪。因为饭菜是每天聚一点,又倒出来一点。所以桶里的剩饭菜处于“流动”状态,发酵后的酸臭味特别浓。在当时家家有,小伙伴们也经常往里面倒饭。对这些小伙伴来说,这味道应该是终生难忘。
这边说着话,那边服务员已经将一大碗的豆汁儿端了上来。一看这豆汁,与平常见的又白又纯的豆浆根本不是一回事。这豆汁浓且浑浊,看起来白里发黑、发绿。并且豆浆没到,那熟悉的酸臭味就到了。
“我一闻这味道,就想起来猪要喂了。”我开玩笑说。
当豆汁放到我面前时,我立马捂了鼻子。
“就是味道不好,绝对没毒。喝两次就习惯了。”他说。他解释,他第一次喝这个,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才尝了第一口。
如同我们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吃掉可以,不能浪费。”闻到味我就直接想倒掉。但想到这豆汁是花钱买的,怎么也不能浪费。再一想,这玩意在清朝乾隆年间能成为宫廷饮料,能在北京达官贵人间流行几千年,又在2007年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应该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吧。
终于,我还是皱着眉头,痛苦的尝了第一口。我发现这个和咱们江苏的臭豆腐不一样,咱们的臭豆腐是闻着臭,吃起来香。他这个豆汁,是闻着臭,喝到嘴里更臭,满嘴臭,漱口都不行。甚至打嗝都是臭的。
看着我痛苦的样子,他又开着玩笑说了起来。这玩意啊还有一个名字:“人性检验剂”。普通人点了,一看臭就扔了,这种人是随机应变型的,变化比较快,可能在利益受损或者情况有变时不守信用;也有人能做到不好喝也坚持喝光。他们可能是一诺千金型的人,这样的人能交朋友。“自己说过的话,自己选择的,再苦也要完成”。他说第一次坚持喝完,就是因为那是他自己点的,当时一桌有好多人在看着,不喝也太难堪了。他还见过一个人,就是他们公司老板。他老板第一次来北京时,请同事吃饭。听说有这么一豆汁特产,就尝试了一下。他老板先是皱着眉头,尝了一口。后来竟然微笑着,不动声色的三两口给一碗豆汁干了。当时大家都认为老板以前喝过,或者喜欢喝这豆汁。所以这次聚会没有因为豆汁造成不愉快。
过了几天,老板讲起这事时说“我从小穷大的,闻这味就知道不是人吃的。但是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不能扫大家的兴,有毒也得笑着喝下去”。老板说他喝完就悄悄到卫生间去吐了,结果吐不下来,为此悄悄的难受了好多天。所以第一次喝,不喜欢还能够笑着喝完的,一定是城府深,能干大事的人。
和朋友聊着天,我一边勉强把一碗豆汁喝了一半,打着满是臭味的饱嗝,我们这顿饭就结束了。
在北京期间,我会友极少,和这位老乡也就见了一次面。这么多年,还能记住的就是这豆汁的味道。至于饭店名字,两人谁买单,饭后又到哪儿,干了什么,早忘得一干二净。
那天,我朋友还给我讲了一个生意经:多数时候,产品所包含的故事是大于产品本身的。营销到位,产品臭一点也没关系。他当时就拿我举了个例子:“兄弟你的认识水平,应该可以代表普通人了吧。就因为这北京豆汁名气和故事,你就心甘情愿的花钱买了这用着不舒服,也不能带来快感的商品,至于说商品的价值,对你也应该没什么特别的”。人体最需要也最健康的白开水的市场很小。倒是各种华而不实的饮料、有故事的饮品在市场上贵得离谱。我其实当时想反驳他,商品本身价值永远是第一位,但是没说出口。
往深了想,做人有时也一样。忠厚老实的、踏实肯干的,素面朝天的往往只能做最底层的牛马。而那些巧言令色的、上蹿下跳的、溜须拍马的、善于吹捧的,常常会“讨巧”,或者获得更多的资源,或者如火箭一般飞升。
所以,千万不要为你的现在状况发愁。你没有飞黄腾达的原因可能是你这杯豆浆太清了,没有北京豆汁那么臭,且臭的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