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线条与亲履其地的震颤,隔着一道鸿沟。我们并非只是在挪移身体,而是在翻动“世界”这本大书沉重的书页。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精义唯有行路者方能切实领会。旅程之中,我们与山川草木相对,与历史烟尘倾谈,与人文风物低语,最终,也在万千气象里照见内心的幽微,感应天地古今,经历一场精神的荡涤与人生的品咂。
出发吧,行路的人!层峦叠嶂,千岩竞秀,皆是混沌初开时那原始伟力的造物。华山之险,苍龙岭的石阶窄仄,脚下深渊万丈,仅容侧身挪移,烈风裹着松涛自幽谷轰然腾起,令人足下微浮——直至登顶俯视芸芸众生,那一刻袭来的渺小感,浩荡而沉钝,直如坠入无边虚空,令人微微窒息。那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狂想,实则是面对造物神工时,凡俗生命惊悸与敬畏交迸的仰望。
人力亦不甘沉寂,以传说与史话为粘合剂,为古迹名胜覆上新的釉彩。一地一经“标签”加身,便如沐甘霖,陡然鲜活张扬。深山林寺,殿宇森森,飘渺仙踪与斑驳往事潜藏于袅袅香火之后,静候有心人探访。然而,殿堂深处古佛垂眸静默,院中游众喧哗穿行,山门外叫卖“平安符”、“状元签”的市声已然鼎沸。这方本该沉淀心神的寄托之所,终究被俗世烟尘层层渗透,浮泛起商业喧嚣的泡沫。
水土涵育性灵,人物随之各具风华。“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正是这参差多态,织就了大千世界的斑斓图景。旅途亦是生命向内的求索,路途各异,心迹亦殊。有人虔诚重走丝路古道或玄奘故道;有人追寻诗仙足迹,踏遍他仗剑纵情的山水;东坡半生流徙,却将贬途化为浸润烟雨的诗行。亦有行旅者形同受鞭的陀螺,在导游急促的挥旗催促下旋转不休,步履匆忙。当喧嚣落幕,回首方惊觉,那些值得流连的光景竟悄然滑落指缝,唯独采购时分的铺展格外漫长显眼,如同行程表上刻意预制的空洞。
旅途的意义,恰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心境流转。徐霞客以一己双足丈量山河,郑和凭皇家巨舟劈波斩浪——纵是主动探寻或命途驱遣,心之所念步之所履,便是生命画卷徐徐铺展的疆域。纵使炽热憧憬撞上旷野荒凉,即便魂牵的故乡亦换了容颜,行者的身影依旧烙印在路途:故园难返,前路无尽,这游子漂泊的苍茫况味,恰是生命行旅中最沉实的印痕。
世界之书厚重,唯有亲履方得掀启一页半章,它不为任何人驻足留连。当双足叩问大地,便是与过往岁月、无垠天地乃至心灵深处无声对话之际。生命本身,原是一场难以真正抵达终点的行旅。启程与抵达的间隙,每一次出发,都是对灵魂暗处烛火的重新拨亮。
跋涉于山水之间,终将彻悟:生命不息,行路不止。故乡与远方都在路上,起点已然模糊,终点永在前方,而跋涉的姿势,终成了刻在时光里的永恒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