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江西新余的一个小山村,老家绵延起伏的大约三千亩山地里,到处生长着油茶树。油茶树在计划经济年代不但为村民增加了些经济收入,还给我们这些细伢崽带来了无穷快乐。
春天,南风是个魔术师。它一吹,油茶树上就鼓鼓囊囊起一串串茶泡。在那个缺吃少穿年代,茶泡是我们这些细伢崽的美食。茶泡长出来后,细伢崽们便穿着鞋,吱呀吱呀穿梭在春天潮湿的山林里。每有新的发现,我们便兴奋、敏捷地爬上树。采摘时,一般挑选那些表皮泛白的,因为白色的长出来有些日子,甜甜的、脆脆的,青色的刚长出来,有些苦涩。摘完后,我们先饱餐一顿,然后将其余的带回去给家人共享。
寒露时节,漫山遍野弥漫着芬芳的茶籽清香。茶树上,沉甸甸的,结满了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等各种色调的茶籽,采摘的时节到了。那时,学校每年会组织学生采摘“野”茶籽,也就是生产队组织采摘过后,遗漏的少量茶籽,这是勤工俭学的一种。这样的活动一般都在秋高气爽的日子进行。在老师带领下,我们带上蓝裙等工具,摩拳擦掌、浩浩荡荡向山上进发。不用呆在沉闷、无聊的教室,不用做作业,特别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我,不用挨老师的批,我们像小鸟一般无拘无束。细伢崽们舒展着经常攀爬练就的灵猴一般活泼灵动的身躯,爬树、攀枝、采摘,偶尔收获毛栗、野山楂、野柿子等果子吃。老师一吹哨子,收工时间到。老师拿出秤为我们称茶籽,做好登记,便于到时按总重量给我们发报酬,并给拣得多的同学发奖状和奖品。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观背村捡茶籽,我误入一块还未开捡的茶树林,一下就捡了满蓝裙。有一次好倒霉,去江仔里村捡,我被一只土蜂叮了一口,脸肿了,后用湿黄泥敷一下,好了一些。
生产队的茶籽捡回去后,通常先在晒谷场堆放着,沤一段时间,待茶果裂开,再铺在晒谷场晒干,然后,用风车将茶壳和茶仁初步扇开,再分拣茶壳里剩下不多的茶仁,清除茶仁里的少数茶壳。
分拣是那时生产队最盛大的劳动场景。偌大的礼堂,十几二十个簸箕秩序井然地摆放在板凳上,每一个簸箕都围着一圈人,将通过风车初步筛选的茶壳或茶仁倒入簸箕后,往上面放一个铁勺或葫芦勺,分拣工作便开始。这是老少皆宜的活计,冬天里,由于天气寒冷,年岁大点的老人会提个火笼坐在簸箕旁拣。数百双手鸡啄米似的在簸箕里扒、拣、丢,此起彼伏地发出“噗、噗”“嘟、嘟”的声响,伴随着家长里短的唠嗑、老少皆宜的段子,礼堂里一片欢声笑语。有一次,我们在读初一尖子班的小敏带领下,学唱英语字母歌《ABC》,虽各种跑调,但唱得极认真、开心。有时晚上加班,生产队还煮芋头糯米饭,香喷喷的,很是好吃。
茶籽分拣完,将茶仁晒好,就该挑到榨油坊里榨油了。每轮到父亲榨油,我高兴得像过年一样,经常会一整天逃课。茶仁挑到榨油坊后,先倒入硕大的我们老家那带叫备(音)灶的灶里烘。灶里,烧的是茶枯饼,火势非常猛。这个时节,外面非常冷,但屋内弥漫着茶籽暖烘烘的香味。茶仁烘好后,要倒入碾槽内碾碎。由于冬季枯水,榨油坊外的水车没办法转动,需要牛车拉,还要一个人坐在木制车架上。有几次,大人让我坐。那个年代,连手扶拖拉机都没坐过的我,坐在上面觉得非常享受。随着牛慢慢转悠,伴随着碾盘和轨道摩擦出的“咣当咣当”催眠声慢慢进入梦乡。
对于我们这些好吃鬼来说,心心念念的还是榨油坊里的饭菜和油炸点心。平时,家家户户把茶油看得金贵,炒菜、煎东西舍不得放油,菜里难得看到油星,都将茶油省下来换零钱贴补家用。趁着榨油,都想“揩点油”,大家会把家里的鸡蛋、荞麦、红薯、糖和糯米粉等带到榨油坊,茶油非常香,用茶油做大蒜炒鸡蛋,炸红薯丸子、荞麦饼等,金黄金黄的,非常好吃。记得有次煎荞麦饼,里面放了点糖,香脆清甜,我吃了好些天。那些年在榨油坊里吃过的大蒜炒鸡蛋、油炸红薯丸和荞麦饼,至今仍在我的回忆里生香,经久不衰。
多年以来,我对儿童时代的榨油坊情有独钟,对那些在备灶前烤火,在碾车上睡觉,吃榨油坊里的大蒜炒鸡蛋、油炸红薯丸和荞麦饼的美好记忆一直念念不忘。记得2000年左右,我在《江西农民报》副刊发了篇散文《故乡的榨油坊》,可惜,只收到20多元稿费单,没收到样报,也底稿也没保存。
冬天,茶树林里也有我们细伢崽的快乐。这个时候,茶树上盛开着白色的茶花。我们小伙伴一起上山放牛,经常会拾点枯树枝,烧了火,把家里带来的红薯放在火堆里烤。细伢崽们围着暖烘烘的火苗,烤着火,聊着天,等红薯烤熟,我们便一起吃香喷喷的红薯。吃完后,我们会摘一支芦蕨,将里面的细条抽去,用蕨管对着茶蕊,一吸,一股沁人心脾的汁水涌上心尖。
茶油是我们那个年代上好的食用油。那时,平时没什么下饭菜,有人会偷偷用猪油拌饭,我是“斋公”,不要说用猪油拌饭,就是偶尔用猪油炒的菜都不吃。我经常偷偷用茶油拌饭,就这样将一大碗米饭干掉。
过年的时候,平时炒菜舍不得放油的母亲,会用茶油炸红薯丸子、红薯片和一种用红薯、糯米粉蒸熟后做成薄饼,添加点芝麻,晒干后的我们那一带叫瑙瓦片(音)的食品等,只要是茶油炸的,我都非常喜欢吃。那时,我这个“斋公”吃肉要吃腊肉,不吃新鲜肉,而且要吃全精的,一点点肥肉都不吃,吃鱼要吃有鳞的,吃鸡蛋要吃咸蛋和煎蛋,其它荤菜统统不吃。过年的时候,看着满桌与自己无关的荤菜,我经常吃不下饭。但饿不着我,把红薯丸子放在饭甑里蒸热,我非常喜欢吃。还有油炸红薯片、瑙瓦片等又甜又香又脆,我总是先把油炸的吃完了,实在没什么吃的时候,再吃糖片、炒的红薯片等等。
最近几年,我和妻子每年春节前都会回老家做红薯丸子,但基本上都用店里买的油炸,虽然也好吃,但怎么也比不上先前母亲用老家茶油炸出的那种味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