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珞石的头像

珞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2
分享

秋意万千

四季中,我独喜欢秋,秋色斑斓,秋意气象万千。

秋,天高云淡,一场美丽的视觉盛宴。大自然就这么神奇,一交秋,顿生“天高三尺,地远三重”之感,登高而远望,旷然寥廓。仰望苍穹,天空湛蓝如洗,蔚蓝如镜,没有丝毫掺杂。南飞雁有些忽忙,偶尔飞过的鸟雀,算是点缀。不然,碧蓝的空际平添空落。白云若绒若絮,似积如堆,或垛或摊,时聚时散,忽而嫦娥舒袖,忽而天女散花,曼妙卷舒,来去自如,疏淡安闲。

秋,层林尽染,一幅壮阔的斑斓画卷。

秋姑娘泼洒朱丹,洋洋于野。“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的红,在秋天绝对不会缺席,没有二月花娇嫩,却红得鲜艳,恰如勤勉执着的老染工,不把三山五岭抹为赭红,不会轻易放下。乌桕微丹,羞涩了些,阳光下星星点点,风雨中躲躲闪闪,但在萧瑟冷清的丘陵四野,足显挺拔伟岸,撑起大自然的岁月缱绻。柿子彤红,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在深秋或冬雪里略显张扬,红星万点,独树一帜。熟过的柿子,通体透亮,被成群的鸟雀胡乱啄食遗弃,偶有一两颗掉落,砸在孩童头上,断然是想不到什么万有引力,疼还来不及呢。苹果,稚童的脸泡儿,粉嫩柔白。石榴,二八少女的面颊,温润晶莹。高粱,涨红了脸,笑弯腰了,是对自己籽实饱满的窃喜。辣椒,火红果敢,贼直入口,尽显本色力道。枣儿,青红间杂,孩童涂鸦般随性,绝不影响咀嚼回味的青脆甘甜。秋姑娘的用心挥洒,绘就秋红的山野田园,斑斓有致,朗然赫然,通透爽性,绝不忸怩。

秋,这只漂亮的调色盘,也会盛(cheng)装灿亮的金黄,她有五谷丰登的底,更有坚韧刚强的样。“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水稻,昨天还绿油油的,转眼间,青穗鹅黄,经过白露的几日浸润,谷粒渐次满实沉甸起来,其黄若金,亮晶晶饱盈盈的。四野环望,稻穗齐刷刷平铺如金毯,厚实得令人垂涎,几欲卧眠其上。风拂过,金浪翻滚,空气中透过泥土的阵阵芬芳,顿生“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豪迈。玉蜀黍,我们口中的黄棒子,可是玛雅文化的丰收之神,当你掰开一根煮玉米大快朵颐时,你是否意识到你不仅品尝的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一根新煮玉米,而是在细品穿越九千年的文明馈赠。古老而又年轻的苞谷米,滋养一代代人,近万年之久,那么当你看到悬挂在房檐上,一嘟噜一嘟噜的,是晾晒,你兴许会惊叹,莫不是丰收的“凡尔赛”!小米,橘橙,等等,黄得滋润柔顺,丰富了口腹,不喜欢也不行。桂花,自是花中一流,绿云剪叶,璨然万点,微风吹,西香化雨,珠英碎撒,如金粟轻轻糁落,伴有“天香云外飘”之幽,不是广寒姮娥的凉露,而是蟾宫桂子的体香。桂花有金、银、丹、白等诸色,装扮八月万般色彩,而我独爱她的幽淡轻黄,喜欢这一袭温婉的秋裳。银杏叶,鹅黄蝶翼,金灿灿的小扇子,跨越千年的自然符号。在深山,在古刹,常见千年银杏,其生命如此坚韧圆满,令人慨叹。也难怪,古代书院常以银杏为标识,可不嘛,知识的追求永无止境,成长永续绵延。殊不知,金黄秋叶的陨落意味着来年嫩绿春芽,生命色彩的转换如此华丽,凋零即是新生,瞬间顿悟。银杏树的古朴挺拔,银杏叶的坚强如钢,是秋声永恒的歌唱。

秋天的绿,意趣盎然,既有点绿之妙,也有“宿麦犹存,春意暗藏”之美。“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腼腆含蓄,吝啬了点,弥足珍贵,“小钱”绝不辜负秋韵之葳蕤。红蕖落尽,秋意阑珊,“九月下麦土生金”,麦播下不出十天,“覆块青青麦欲齐”。到了深秋,“垄麦风际绿”,“冬麦青连野”,绿就饱和了秋。此时的绿,绝不是秋天的主角,却蕴藏那春天的希望。

秋,一切都是那么怡人。秋日里,阳光暖撒,秋叶静美,山俊朗,河水清灵,万物舒爽澄明。入夜,秋虫浅吟低唱,秋月流泻如银,桂香和着清露入鼻,月光下踱步浪漫而惬意。

在清秋,漫步旷野,一睹山川景物,沐浴秋日秋风,徜徉林间,听听脚踏落叶的沙沙,此时,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不做,尽情地享受秋的叠翠流金。忽然,被猎猎声吸引,思绪被带回眼前,目光所聚,广场红旗高耸,迎风卷舒,亮蓝的天空里,这一抹红点燃了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