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瀚海的头像

瀚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9
分享

皱纹里的星河

时间奔涌不息,在额间犁出沟壑,将鬓角染上霜雪。然而,这纵横的纹路,不过是它徒劳的刻痕,永无资格圈定灵魂的疆域。真正丈量生命广度的,何曾是岁月累加的数字?分明是那颗跃动的心如何回应——是在尘埃中渐次黯淡,还是始终燃着不熄的火焰?

世人总爱用无形的砖石,为年龄砌起一道道高墙:“三十而立”被曲解为“三十必立业”的紧箍咒;“四十不惑”竟成了“四十莫转行”的封印符;至于“古稀之年”,更被粗暴地框定为“只合颐养天年”的休止符。这些锈蚀的镣铐,这些看似天经地义的规训,锁住了多少欲振翅的灵魂?可生命的真谛,恰在挣脱枷锁的刹那显影——那横亘眼前的“不可能”,往往只是庸人自筑的牢笼。

心,才是生命最精准、也最无情的雕刻师。你看那八十岁的王德顺,白发如银瀑泻落,肌肉似古铜凝铸,每一步踏在国际舞台之上,都铿锵地踏碎了关于年龄的偏见。他朗声道:“没人能拦你走向光亮,除了你自己。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不敢开始的托词。”再看那日本的老妪柴田丰,九十二岁始提笔,让处女诗集《人生别气馁》如清冽山泉,汩汩而出,涤荡世人心尘。她用笔墨刻下宣言:当心灵拒绝枯萎,生命便永无黄昏。

年轻,从来不是镜中光滑的容颜,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姿态——是面对半杯清水,偏要看见那几乎漫溢杯沿的欢喜;是穿越世事凛冽的风霜,眼底仍盛着初遇世界时那澄澈的好奇。有人二十岁,心已蒙尘,活得如同被蛀空的朽木,暮气沉沉;有人八旬高龄,眼神却亮如寒夜的星子,藏着未凉的热忱。这分野,不在岁月冰冷的刻度表上,而在是否愿让“尝试”与“学习”,成为贯穿生命始终的呼吸。毕竟,没有不老的人生,只有不老的心态:一抹微笑能温柔岁月的棱角,一缕气质可超越容颜的衰败,纵使满面风霜沟壑纵横,亦能活出坦荡无悔的热烈。

如何让心灵永驻春山?答案藏匿于持续的“自我更新”之中:主动去叩响未知的门扉,让学习成为终身的习惯与本能;勇敢踏出那温软的舒适之床,在挑战的风浪中唤醒沉睡的潜能;专注于当下的每一刻呼吸,视此刻为时光新拆的、独一无二的馈赠。生命因探索而丰茂葱郁,因停滞而凋敝枯萎。当心灵之窗永向世界敞开,汲取阳光雨露,生命之树自能根深叶茂,四季常青。

岁月公平地碾过每个人的生命轨迹,留下相似的辙痕,却从不定格我们回应它的姿态。有人三十岁便长叹一声“人生已定”,早早合上了书页;有人七十岁却笑言“好戏才开场”,欣然翻开新的篇章——这分野,不在年龄数字的累积,而在心灵选择扬帆的航向。摩西奶奶七十六岁拾起画笔,让色彩在暮年绽放;褚时健七十四岁再启征途,于荒山种下橙色的希望。他们以行动昭示:生命的刻度由心丈量,真正的疆域,本无界无疆。

生命真正的标尺,是心灵深处能盛下多少未竟的好奇,是胸膛里能焐热多少不熄的火焰,是双手敢于在何时重写那人生的序章。当心态选择年轻,你便永远立于那旭日初升、霞光万道的地平线上。时光终会老去,如沙漏流尽,但一颗蓬勃的心,足以让生命在任何季节——哪怕是在凛冬的深处——绽放出惊世骇俗的光华。年龄,的确只是数字;而心态,才是那支永不枯竭、书写人生传奇的如椽巨笔,在皱纹的沟壑里,点染出璀璨的星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