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赋
老巷的石阶总在暮色里泛着幽光。每次俯身系鞋带时,总会被砖缝间那抹倔强的绿意牵住目光——是最寻常的狗尾草,叶子蔫不溜秋地贴着斑驳的墙根,却把生命的韧性写成了诗行。
它从不在沃土扎根。墙缝里的积尘、石板下的裂隙,甚至水泥路面的龟裂处,都能成为它的栖身之所。春日桃瓣纷飞时,它谦卑地垂着叶片,托住那些转瞬即逝的绚烂;盛夏暴雨倾盆时,它匐匍在地,待云开日出又挺直腰杆,叶尖的水珠折射着彩虹;秋霜染白鬓角时,它将养分藏进根系,在冻土下等待轮回。这让我想起老家屋檐下的祖母,历经战乱饥荒,却总把最后一口玉米饼掰给孙辈。
曾见过小区角落的一丛野草,被顽童用火机燎过,焦黑的茎叶蜷缩着。可三日后,新绿又从焦痕旁钻出来,叶尖还带着被灼伤的褐边。这让我想起巷口修鞋的老张,小儿麻痹的腿使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却把每双破鞋都修补得如同艺术品。原来生命的坚韧,从来不是硬碰硬的对抗,而是像老树根在岩缝里迂回生长,在绝境中寻找生机。
最动人的是它的温柔。田埂边的野草顺着垄沟蜿蜒,用细密的根系编织成网,护住沃土不被雨水冲走;砖缝里的野草开出米粒大的白花,为路过的蚂蚁搭起凉棚;就连柏油路上被车轮碾扁的野草,也会在伤口处长出新叶,朝着阳光的方向弯曲生长。这让我想起清晨卖豆浆的阿婆,总会多舀一勺糖;想起夜班归来时,门卫大爷特意留的那盏灯。
暮色中的野草最具禅意。夕阳将叶片染成半透明的翡翠,晚风拂过时,它们轻轻颔首,像是与时光对话。那一刻忽然懂得,野草的智慧在于"知白守黑"——在最贫瘠的地方扎根,在最逼仄的空间舒展,在最孤独的时刻绽放。就像巷口的老槐树,被雷电劈去半边树冠,却在另一侧长出更茂密的枝叶。
我们何尝不是一株野草?在生活的砖缝里挣扎,在命运的风雨中匍匐,在岁月的霜雪里蛰伏。但只要把根扎得更深些,把心放得更暖些,就能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长成独一无二的风景。那些默默的坚持,那些无声的付出,终将在时光里酿成琥珀,照亮平凡的岁月。
此刻,我蹲下身,用指尖抚过草叶上细密的绒毛。它们轻轻颤动着,仿佛在诉说一个古老的真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占据多少空间,而在于如何在有限的天地里,活出无限的可能。老巷的晚风掠过耳际,携来野草淡淡的清香,那是时光馈赠的,最朴实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