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鹏的头像

魏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随笔杂谈
202505/05
分享

魏延的北伐路线

孔明南征归来便起兵北伐。他的北伐路线是:出祁山,过秦岭,兵临渭水,直逼畿辅。然而,孔明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出师未捷身先死”,最后把北伐重任托付给了姜维。姜维继承孔明遗志,兵出祁山,九次北伐,不但没有开辟疆土,反而把蜀国置于死地。

西方有句谚语:“条条道路通罗马。”难道孔明北伐只有兵出祁山一条路吗?

早在北伐之初,魏延就向孔明提出自己的北伐路线:“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于是否定了魏延的北伐路线。

司马懿一到前线,就对先锋张郃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迳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司马懿说的“从子午谷迳取长安”正是魏延的北伐路线。

孔明和姜维一次次兵出祁山的失败,至少证明了对魏延北伐路线的否定,并非完全正确。假如孔明采纳了这个北伐路线,魏延从子午谷迳取长安,那么,三国的历史有可能是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局面。

孔明为何不采纳魏延的北伐路线呢?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但怕有失,不肯弄险。孔明自己说此非万全之计,决不可用。这让我想到了毛毛虫的悲剧:科学家曾把很多毛毛虫首尾相连地放在一个盘子的边缘,盘子中央放着毛毛虫喜爱的食物。毛毛虫沿着盘子边缘不停地向前爬动,每个毛毛虫都紧跟着前面的毛毛虫。它们不停地爬啊,爬……爬了七天七夜,一个一个全都饿死了,而丝毫没有碰一下盘中央的食物,它们个个小心谨慎,谁也不肯弄险,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魏延的北伐路线不被孔明采纳,结果是一次次兵出祁山,犹如毛毛虫沿着盘子边缘爬了七天七夜。一生几乎没有过错,几乎是个完人的孔明,在北伐路线上却陷入了毛毛虫一样的悲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