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不老,可十年前就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老胡”了。被称为老胡的胡东海英俊威武,身强力壮,至今也只是四十出头。2004年他毕业于江苏警官学院,从警二十多年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现任江苏省睢宁县公安局经济开发区派出所副所长兼王营警务区民警。胡东海在所内主要分管社区基础工作、消防工作、内保工作、反诈宣传及预警劝阻工作,此外还参与值班接处警及案件办理工作。由于精通社区警务,工作成绩突出,胡东海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人民满意警察”并受到县局嘉奖,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2018年度被徐州市公安局评为“十佳社区管理标兵”,在全市社区民警练兵考核比武竞赛中荣获第一名,被评为“双十佳社区民警”。
“所里活地图”
经济开发区派出所位于县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63.98平方公里,下辖15个社区居委会,共划分为4个警务区。胡东海负责的王营警务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占所辖面积的三分之一,现有常住人口2905户、15756人;共有企业63家,仅涉危企业就有13家,同时还有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9家、在校师生2万余人,各类行业场所10家。辖区内企业多、学校多、回迁小区多,导致寄住人口多、流动人口多、房屋出租户多。面对复杂的社情,胡东海以“千警入户、平安到家”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对辖区“人、房、物、地、事、组织”等治安要素巡查,持续强化信息采集和风险隐患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到位”。
胡东海常说:“社区警务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一心一意做好为民服务的小事。”多年来,胡东海始终将自己定位成社情民意的采集员、法律政策的宣传员、服务群众的勤务员,不断练就熟悉人头、处理警情、细察民情的基本功。由于平时参与日常值班接处警,使他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刚参加工作的同事小刘接到居民报警说幸福小区门口有人打架斗殴。胡东海的脑海里闪现出睢宁县内幸福小区一、二、三、四期以及幸福家园、幸福小区单家独院,共计6个独立的居民小区。他立马让小刘问明确切地址,是哪个幸福小区?以便快速赶到事发现场。小刘第一次听说有6个“幸福小区”,惊奇得张大了嘴巴。所长刘道聪说:“老胡是我们所里的‘活地图’和‘移动线索机’,所辖区甚至全县城大街小巷,没有他不知道的地方。”所里开展抓捕行动时,他总能发挥自身优势,在第一时间提供出鲜活、准确的基础信息,为破案打击服务。仅2023年,胡东海就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4起,参与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1人,行政拘留15人,参与抓获网上逃犯10人。
为真正做到警务服务零距离,让辖区居民能够随时联系到他,胡东海从当民警的第一天起,一直没有更换过自己的手机号码,每天保持24小时开机。每周至少抽出两天时间,带领社区文员入户走访、核查人口、耐心听取居民对社区治理、治安状况、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步宣传防诈骗、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为有效压降案件,胡东海牵头组建了由社区民辅警、网格员、社区干部、单位内保人员共同参与的“警保联勤”队伍,坚持开展常态化巡逻,主动将社会面监控联入公安视频专网。2024年通过“巡防+技防+无人机防”模式,发现和协助侦破各类案件30余起。
为进一步做强“为企服务”的品牌,发挥“为企服务”的优势,胡东海经常走进辖区企业、厂区,向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联合开发区安监局、金城街道综合执法局对辖区企业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检查,督促企业健全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四防一体”的治安防控网络,全方位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24年以来,累计摸排整改安全隐患40余处,有效拧紧了企业“安全阀”。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追梦者。二十多年来,胡东海走访过多少辖区企业和居民户?写过多少份户政调查报告和证明?入过多少群众的户口?带队开展过多少次巡逻?参加过多少次安保执勤?办过多少刑事治安案件?抓获多少违法犯罪嫌疑人?整过多少本工作台账?加过多少次班?一桩桩,一件件,犹如夜空里璀璨的星星,谁都看得见,谁都数不清。要想知道这一切,除非走进经济开发区派出所,在派出所三楼胡东海办公室的资料柜里,像砖头一样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胡东海从警以来写下的92本工作日记。有的封面已经磨损了,有的纸页已经泛黄了,但每一个本日记里,胡东海都记下当日的警情信息、出警路线、出警时间、工作进展及个人成长感悟等内容。随手打开任何一本日记,都能从左页看到“当日小结”,从右页看到“待办事项”,二十年如一日,每一页,每一行,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当同事小刘看到老胡这本本厚厚的工作日记时,才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活地图’是这样炼成的啊!”
找“有事找老胡”
社区民警是社区警务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直接责任人,要承担管理实有人口、掌握社情民意、组织安全防范、维护社区秩序、服务辖区群众“五大工作职责”,新时代社区民警要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懂信息应用、懂群众心理,要会化解矛盾、会管控要素、会处警办案、会群众工作。胡东海在日记中写道:“社区民警要当‘多面手’。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我要立足本职,潜心耕耘,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警务技能;要将使命抗在肩上,将人民装在心中;要用忠诚诠释信仰,用热忱编织梦想,矢志不渝做平安社区的守护者!”
“群众的事再小也不能怠慢。”作为一名社区民警,胡东海常常这样说,“钱包丢了、手机不见了、财物被盗了……这些看似日常的‘小事情’,实际上却是百姓生活中的‘大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息息相关。”
在他的工作日记里,不仅有案件的记录,更多的是关于群众生活的琐碎小事:老张家的水管破了引发邻里纠纷、小李家的孩子有厌学和叛逆表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他工作的重心。他深知,这些小事对于群众来说,就是大事。
在群众眼中,胡东海不仅是他们的社区民警,更是他们的“胡大哥”。每当遇到困难或问题,他们第一时间总是想到老胡,因为他们知道,老胡总是能够给予他们最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有事找老胡!”这已经成为了社区居民的口头禅。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生活琐事,老胡总是尽心尽力地去解决。他的热情和耐心,赢得了群众广泛的赞誉和深深的信任。
“您好,我是社区民警胡东海,这张警民联系卡上有我的电话,不管白天还是晚上,24小时都能联系我,我会竭诚为您提供警务服务。请收好!”看到居民接过警民联系卡时热情洋溢的笑脸,胡东海的心里仿佛流过一股暖流,特有成就感。王营社区年过半百的王丙德老人,双手接过胡东海递给他的警民联系卡,仿佛接过“护身符”一般,小心翼翼地放进钱夹里,和钱夹一起装在紧贴胸口的位置。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也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出门在外,他都要随身携带这张警民联系卡,不仅自己有事找老胡,还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有事找老胡!有事找老胡!”听那口气,看那笑脸,仿佛老胡比他的亲兄弟还要亲。
为了真正做到警务服务零距离,让辖区居民能够随时联系到老胡,胡东海的手机从不换号,也从不设置静音。据统计,他平均每天接打工作类电话50多个,平均每月通话时长近30个小时。有咨询户政的,有办理居住证的,有反映邻里纠纷的,有报立案件的,有投诉噪音扰民的……只要接到居民报警求助或咨询警务服务,老胡都会及时接听并开展工作,让群众的诉求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
去年年初,有居民向老胡反映,说金城街道多处小区内自助投币净水机里硬币被盗。胡东海立即带队开展研判,通过串案并查,认定是盗窃团伙作案。胡东海及时调取小区监控,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不到48小时就将该团伙4人一网打尽,并顺带破获其他地区系列盗窃案件18起,为小区业主挽回经济损失1.7万元。当胡东海把追回的硬币归还给业主时,有的业主才如梦方醒:“原来,净水机里的硬币都跑出来了!”他们感激地握住胡东海的双手,久久都不愿松开。
高塘社区有一位长期独居的夏奶奶,突然夜间发烧,无法下床,更无法外出购买药品。情急之下,八十多岁的夏奶奶想起了老胡,报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老胡的电话。胡东海得知后,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跑到附近的药店为老人买了急需的退烧药品,连夜送到夏奶奶床前。当夏奶奶接过药品时,眼中充满了感激的泪水,张大的嘴巴竟说不出一句话。胡东海像对待自家的亲人一样,为夏奶奶倒开水,教夏奶奶服退烧药,随后又把夏奶奶交给网格员和楼长,嘱咐他们要对夏奶奶给予特殊的关照。
2024年5月15日23时许,有居民打老胡电话求助,说金城街道世茂云璟小区1号楼1单元门口,有一条一米多长的蛇盘踞在走道内,吐着长信,多次欲攻击过路住户,把孩子吓得“哇哇”直哭。胡东海带领民辅警迅速到达现场,发现这是一条赤练蛇。胡东海毫无怯意,及时疏散围观群众至安全区域。凭借自己曾在农村生活的经验,就地取材,在附近找来两根较长的树枝,瞅准时机将蛇夹住,并迅速放进了网袋。见到“不速之客”被制服后,附近住户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向老胡致谢。胡东海像做了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一样,羞涩地连连摆手,连同去的辅警也说:“这事对胡大哥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微不足道,不值一提。”随后,胡东海就提起网袋来到一里外的徐沙河畔,将赤练蛇放生。河岸边,月光下,赤练蛇抬起头,调皮地和老胡打下招呼,才钻进茂密的草丛。
2024年9月25日14时11分,辖区一居民给老胡打电话求助,说自家车停放在小区楼下,因右前侧车窗玻璃未关,导致车辆手扶箱里面的1600元现金被盗。胡东海带领民辅警迅速赶到现场,开展现场勘查及走访工作,并调取周边社会面监控,经过10个小时的研判分析,迅速锁定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因嫌疑人作案后外逃至南京,胡东海又多次到嫌疑人家中做劝投工作。后两名犯罪嫌疑人找到胡东海投案自首,并主动退赃1600元钱,获得了受害人的谅解。受害人也送锦旗“人民卫士,破案神速”表达谢意。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不断翻新,花样层出不穷,新老诈骗手段交织,防不胜防,给广大群众带来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2023年11月的一天,老胡接到张明(化名)的求助电话:反映其朋友许朵(化名)可能遭遇电信诈骗。胡东海迅速行动找到许朵。经过耐心劝说,许朵打开房门。原来,许朵在家中一直和一名“公安民警”视频通话。这名“公安民警”见到穿警服戴警号的胡东海出现在视频中,像阴影见到阳光似的,马上挂断视频通话躲了起来。当老胡进门时,许朵正准备将第一笔5万余元转账到骗子指定账户。由于老胡的及时劝阻,避免了一起诈骗损失。胡东海欣慰地跟同事们讨论说:“我们的反诈宣传工作要再细一点、再实一点,多转发一次反诈预警提示、多发放一份反诈宣传单,就能更好地保护老百姓的血汗钱。”
“金牌调解师”
“从实际出发,把工作做细致了,把法和理讲透了,才能让双方都心平气和地接受调解。”——摘自胡东海工作日记。
从警之初,老领导周波就对胡东海说:“不要把警察简单地当成一种职业,要把它当成一份崇高的事业;要择一事,终一生;既然选择了做人民警察,就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要甘于平凡,勤于工作,乐于奉献,服务一方百姓,守护一方平安。”多年来,胡东海对老领导的这句话一直铭记在心,时时刻刻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以来,胡东海始终把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挤出碎片时间,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同事小吴亲切地称胡东海为“胡大哥”,小吴常伸出大拇指自豪地说:“胡大哥爱岗敬业,分管的各项业务均在县局名列前茅;胡大哥‘学习强国’积分,常年位居派出所党支部第二名;胡大哥义务献血多达十四次,不仅献血次数全所第一,也是所里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的第一人。”
胡东海深知,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往往源于误解和沟通不畅。因此,他总是耐心地倾听群众的心声,用真诚和智慧化解矛盾。他常说:“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就是要有热心、耐心和诚心。”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让他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在一次调解辖区企业劳资纠纷的过程中,胡东海会同县人社部门,连夜将员工代表和企业负责人请到派出所进行调解。他耐心地听取双方的诉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一整夜的分析劝说,终于给出了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当旭日东升时,满脸阳光的胡东海看到企业负责人和每个员工代表的脸上,全都洒满了金色的朝阳。
去年五一节期间,胡东海在走访中得知,金城街道苏源三期小区邻里间发生争执,因楼上住户在家中不注意生活习惯,经常制造生活噪音,使楼下住户饱受噪音困扰,两家互不相让,矛盾日趋激化。胡东海带领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主动登门,多次疏导劝解,终于让两家握手言和。此后,楼上住户进门就脱高跟鞋,再也听不到“嘣嘣嚓”的声响了;楼下住户终日面带微笑,对谁都是和风细雨的,再不出口伤人了。
2024年5月26日9时51分,在金城街道公园四季小区西侧停车场内,报警人章萌(化名)称柳枫(化名)到她的沙站闹事。接警后,胡东海到场了解,柳枫的丈夫与章萌一直有黄沙生意往来,双方平时都是现金结算。基于彼此信任,也从不打欠条。可一个月前,柳枫的丈夫突发疾病去世,死无对证,双方账目无法算清。柳枫认为章萌仍欠其6500元黄沙钱,章萌则称已经现金付清欠款。柳枫和家人披麻戴孝到章萌的沙站哭闹。因双方都无法提供证据,胡东海从情理、法理帮助双方分析,耐心劝说,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社区警务琐碎繁杂,往往需要高超的调解技巧,正所谓“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特别是面对一些棘手的矛盾,需要发挥高超的语言艺术,切不可将矛盾激化。在日复一日的调解工作中,胡东海认真学习“枫桥经验”,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三心工作法”,即热心“接待”、静心“倾听”、耐心“调解”。坚持以人为本,善于运用“说理式执法”和“背对背”调解、“面对面”握手工作法,站在双方当事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坚持“法不外乎人情,理不外乎人心”的执法理念,努力在法理与情理之间寻求平衡,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兼顾双方公平和社会影响,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就地能化解”。自2013年担任社区民警以来,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300余起(含接处警现场调解),被所里同事誉为“金牌调解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