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魏鹏的头像

魏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2508/08
分享

向鹰学习

我有一个刑满释放的朋友,他原是一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可那时他不懂法,直到锒铛入狱才追悔莫及。刑满后他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重新打造自己的未来。

“你也不想想,你已是40多岁的人了,老婆改嫁了,家也没了,你还有未来吗?”有人见他斑白的头发,惋惜地摇了摇头。

“不,”他也摇了摇头,接着说,“难道我还不如一只鸟吗?”

看到大家疑惑的目光,他就讲起了他从监狱出来的第一天,镇司法所长宋鹏给他讲的故事——

在鸟类中,鹰的寿命是最长的,它一生可活到70岁。但它必须在40岁的时候作出痛苦的抉择。因为鹰到40岁的时,它的爪子老化,已很难抓住猎物了;它的嘴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翅膀上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变得十分沉重,飞翔起来已相当吃力了。为此它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就须经历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这个过程近半年,在这五六个月的时间里,它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绝壁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再飞翔。鹰首先用它的嘴击打岩石,直到嘴完全脱落,等新的嘴长出来后,再用新长出来的嘴把旧指甲一个一个地拔出来。再用新长出来的指甲,将厚重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去。五六个月之后,鹰又可以重新飞翔了,因为它获得了新生,它重新打造了自己,可以再活30年。

说完,朋友笑了笑,笑得一脸阳光,仿佛自己就是获得新生的那只鹰。他说:“我不是鹰,但我要向宋鹏所长说的那样:向鹰看齐,向鹰学习!”

其实,人生在世,好多方面都要向动物学习。人们从坎坷和磨难中走出时,常有蜕掉一层皮之后重见天日的感觉。蛇每年都要蜕下一层皮,只有蜕下一层皮才能使自己长得强壮。蚕的一生要蜕四层皮,直到修炼得通体透明,才能结茧化蝶。法布尔说,蝉要在地下生活四年,才能从壳中蜕变而出,而一但从壳中蜕变出来,就与先前的摸样大相径庭!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曾为蝉写过一首题为《知了》的诗,有几节至今还记得:你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实现了——/从黑暗到光明/从地下到天空//……//知了——知了——知了——/这个世界称得上知了的/只有你了//是自信也是自豪/值得歌唱/也值得骄傲。

但是,我没有向朋友朗诵我的诗,我紧紧地握住朋友的手,说:“向鹰学习吧,学习鹰的蜕变,在蜕变中获得新生;还要学习鹰的飞翔,借助向上的暖流托起自己凌云的翅膀。”

于是,我学着司法所宋所长的样子,给大家讲起了鹰的飞翔——

世界上最大的鹰群,栖息在北美洲苏必利尔湖西部。每年深秋季节,气候变冷,这里的鹰就成群接队地向南飞迁。一阵阵鹰群,都是沿着苏必利尔湖岸飞行的,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活动的“鹰流”,鹰流飞过时,好比乌云压顶,天空也变得黑沉沉的。这种奇异的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

鹰群为什么要如此飞翔呢?原来,苏必利尔湖边有绵延的高山峻岭,从东部吹来的风,撞在山崖上,被迫上升,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上升气流;从西部陆地吹来的风,同湖面的冷空气相遇后,也产生了另一股上升气流。这两种上升气流,像一双温暖的大手,托举鹰群直上云天,鹰群追逐着气流,乘风南翔。

说到这里,我看到大家略有所思地低下头来,而后又举目南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