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丙健种西瓜,是魏集镇的种瓜大户。他每年都种七八亩西瓜,行情好时,一年能种二十多亩。王丙健种瓜,也卖瓜。上几年,镇里还没有成立西瓜合作社来组织产供销时,销路都要靠瓜农自己跑。
有一年,王丙健租了辆卡车,把自家种的西瓜托运到几百里外的无锡去卖。从无锡回到睢宁县城时,满车的西瓜只剩下二百来斤了。就是这二百来斤,王丙健也不想拉回家,他想便宜点,在县城卖掉算了。
来到县城西关农贸市场,天已近黄昏。王丙健跳下车,对一个摆地摊零卖西瓜的老大爷说:“老大爷,我急着回家,只要你给10块钱,这车上的西瓜全归你了。”
老大爷趴到车箱上一看,那车箱尽头的一堆西瓜有二百多斤,按市场价6毛钱一斤,转手就可赚一百多元。但不知为什么,老大爷一个劲地摇头:“这瓜熟过头了,糖分跑了,白给谁谁都不会要的!”
一听这话,王丙健火了:“老大爷,我看你年纪大了,想照顾你的生意,才把西瓜便宜卖给你的。你怎么这样说呢?现在这瓜不给你了,我自己卖,你看我能卖多少钱!”
王丙健把车向路口一拐就停下了。他向一位摆服装摊的妇女商量几句,那妇女就把衣服架子向一边挪了挪,给他腾出了一片空地。
王丙健把车上的西瓜全都搬了下来。他向老大爷借来一杆称和一把瓜刀,那瓜刀往西瓜上一放,不等手腕用力,“叭——”西瓜就裂开一道口子。
手起刀落,三下五去二,王丙健就把一个西瓜切成一丫一丫的。那丫丫西瓜全都是红瓤黑子,砂心薄皮,让路过的孩子见了直流口水。以前,县城里也有这样卖西瓜的,一丫一毛。但王丙健却这样吆喝:“魏集西瓜来了——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不砂不要钱,值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还没来得及吆喝第二声,那丫丫西瓜就被围观的人群争抢一空。
“魏集西瓜真甜!”“是砂瓤,砂瓤!”“我卖两个!”“8毛一斤行不行?卖不卖?”“8毛一斤我卖三个!”……
不到十分钟,眼看王丙健的西瓜就被抢购完了,这时,王丙健又大声地喊道:“不买了!不买了!”王丙健越是这样喊,围观的人群越是向他手里塞钱。
“为什么不卖?为什么不卖?”“我只买一个行不行?”“我给你9毛一斤,行不行?”……
“不行!不行!”王丙健说,“我用的是人家的地盘,余下的西瓜我要送给这位卖服装的好心人!我用的是老大爷的瓜刀,这最后两个西瓜我要送给这位老大爷!”
目睹王丙健卖瓜的老大爷,羞愧地说自己看走了眼,居然不认识魏集西瓜。他还说:“俺卖了一辈子西瓜,还从没见过这样的卖瓜场面!俺卖了一辈子西瓜,总算认识了魏集西瓜!”
从此,县城瓜摊和大小超市,均以卖魏集西瓜为荣,以卖王丙健西瓜为荣。据王丙健说,今年上市的王丙健西瓜多为假冒的。要想吃到他的西瓜,最好开车到魏集,钻进他的瓜棚里自己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