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衣书生的头像

白衣书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04
分享

一路风尘一路歌

这年夏天的华东六市之行,原本是去年的计划,却因故推迟到今年。不过,到底是成行了,也不枉我的一番盘算。

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见了自己想见的人,这便圆满了。虽然匆匆,一市成一文,却也大体说了个清楚,留作了纪念,便不算虚行。若再像一个月前去阆中那么,一日一稿,就太享受了!可好不容易的一趟远行,若还那么,可能还真做不到,至少时间就需要得太多。于是,诸多细节与过往,便只好随遇而安地被疏漏或淹没。说不定以后,遇了某个恰巧的契机,某一点又像火苗一样窜出来,不知不觉就发酵得可以,那么便又可大大方方地拾遗,兴许也是不错的。

自然了,有的朋友没见上,那么就交给未来,什么时候缘分到了就再说。我向来对这人世间的合合分分聚聚散散,好以缘分来说事。谁都从了内心,也从了自然,那便是好。这样活着,是有质量的,那么即便欢喜,也脱不开一个真。何苦要去人浮于事,把自己、把别人都搞得很累呢?故而,我一般不轻易扰人,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除非彼此都以为重要,承载得起相见的欢喜与情谊的深厚。

这世界来来往往,想这随随便便的一座城,动辄就是几百万人口。你认识谁不认识谁,有多少朋友,又怎么样呢?说不定半夜醒来,想给人发个空格,手机翻遍了都没合适的。故而我所谓的缘分,便是心念,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那个“念”。但凡有了这“念”,活着就不会虚空,人的心里面就会有温暖,世界也会亮堂与广阔起来。如若彼此相“念”,甚至还只稠不淡,那便是一桩难得的好缘分,值得作为永生的向往与铭记。那么就自然要见了,只要见得着。这里见不着就那里,这年见不着就另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喜欢这样的真,甚至还饱满,便是自己极好的造化与遇见。

朋友之间的交往,难免有所花费。唯有那种彼此都不介意,甚至觉得即便花费都很是值得的,才算得上一种情谊上的真与重。即便手头不宽松,只要够朋友、够情谊,随便寻个路边摊,撸几串烧烤喝两瓶廉价的啤酒又有什么关系呢?若这也不成,那就阳台上一坐,抓两把花生,出去打一斤连价钱都不用看的白干,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都这时代了,要真这么做的,真不计较的,恐怕也没几个。

故而,我唯有遇了合适的时机,才会去讲几句自己的见解。若觉得不合适,那就连口水都省掉好了。事实上,我也曾有过话唠得不行的时候,要么是太年轻,要么是觉得关系好。只不过多少年下来,我也是有改观的,该沉稳沉稳,该内敛内敛,尽可能保持敏锐与谦和,恰到好处地共情,别去成为事实上的低情商和糊涂蛋。“好的关系是彼此的滋养”,我对此一直深信不疑。

至于谁活得怎么样,混得怎么样,这在我看来,似乎一直都会为别人的发展与成就叫好,甚至发自内心地赞叹。至于什么“嫉妒羡慕恨”一类的阴暗心理,在我这儿是实实在在没有的。也不会去瞧不起谁,甚至还乐意去适可而止地作上一些帮助与建议,并会时常顾及别人的自尊心。只要够朋友,都好说。相处愉快,便会有未来。

我很惊叹于这一路,极少见到三国遗址乃或文化。不知不觉就跑到了东吴,稀里糊涂就逛了多大一圈,结果呢,难免有些失望。到底是当地不够重视,还是大景观太多就忽略不计,还是我犯了天大的路痴错过了?想一想,都随缘吧。缘起缘灭,缘多缘少,都随它。

对于过去,除非特别重要的,都要学会撒手。即便曾经觉得特别重要的,只要拉不回、寻不见、捞不起了,那就还是要学会淡下来,或者冷处理,别非把自己给往死角落里逼,然后活得不成个样子。就像有的人,遇了事或过不了的难关时,总想听听我的分析与建议,可到头来别人又不愿去改变,那么从此之后,我就闭嘴。再在我面前来当“祥林嫂”,可能我就不乐意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无端地浪费我的时间、精力与心情,想来也不大好吧?

我为太多人保守了秘密和隐私,至少我觉得自己是个值得信任的人。可一些人反倒不感激,遇了我的一点风吹草动就成了小喇叭,甚至还大张旗鼓地反目,那么我又能怎么办呢,大不了苦笑,以后和这种人保持距离就成。甚至到了这地步,我仍不会轻易地去破坏自己的操守,去私底下怎样怎样如何如何地泄愤,除非是真把我给惹毛了,那就另说。当然,我非常不喜欢这样的“另说”,若实非得已,便也只好面对。劈山开河,总得过去。

很高兴在秦淮河那里遇见阿宁,一面之缘,聊了些关于她的段落,后来就互删了。毕竟她不搞文学,就只想卖我酒,加之我又是风风火火、实实在在的过客,应该不会再见面。虽然感到遗憾,但过了就是过了,那就祝她好吧,衷心的。

很高兴这一路上,总有时间跟宁夏的九儿和江苏的小花在微信上聊文学,以及彼此的见解与困惑。看到她们在创作上的情绪满满,跟打了鸡血似的,就想起曾经的自己。什么夜以继日啊,废寝忘食啊,都算不得什么。九儿说我们认识7年了,也聊了7年的文学;小花呢,打算闭两三个月的关,要大刀阔斧地修改作品,我觉得都很好!好好生活,好好创作,只要还在文学的路上,就终有会面的那一天。一想到这儿,我就感到欣慰,也真心实意地替她们高兴!

事实上,对于不少虽然不怎么写作,但一向欣赏与支持文学的朋友,我还是很为悦纳,也会关注或倾听他们在自我世界里的点滴与故事。有人觉得我是个孤独的可怜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但我一般只是笑,并不去直接了当地阐明。别人想去怎么认为和表达,那到底是别人的事。我只管埋头走自己的路,就行了。我似乎并不欣赏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话,感觉不健康、不友好,不利于团结与发展。故而我走自己的路,并不影响别人去走自己的路,也没兴趣去影响。高兴了,聊几句,喝个小酒,都是可以的。坦坦荡荡,自自在在,舒舒服服,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活在每一个“当下”里,又从每一个“当下”钻出来,去进行下一程。这世界似乎什么都屈指可数,但似乎又充满无尽的变数。于我而言,很不喜欢那种一眼就望到头的日子,故而对那“变数”的部分就满怀兴趣。自然喜欢好的变数,譬如遇见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美好的风景,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心绪与感悟。虽然大多都会落空,可我又不死心,或者随时怀揣遇见美好之心。一旦遇见,哪怕刹那,都十足地欢喜,跟孩子似的。故而,有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这么个道理。不少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我就能遇见美好,或者那么多的美好,这便是渊缘与来处。每每写来,自己其乐陶陶,别人却格外惊奇。

刚过去的这一趟远行,徐州之沛县、扬州之瘦西湖、南京之秦淮河、苏州之周庄和上海之外滩,加之到南京与皎然喝酒,到杭州与老哥涂国文聚面,都是自己事先圈定的事,也都一一地达成,心愿了了,便不虚此行。但实际上,无论每一城、每一处,沿途都有丰富的见闻与体验,都有诸多的发现与感悟。那么我的这一趟,就不止是圆圆满满、心想事成,那简直就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大丰收!一路上的酣畅淋漓,是最为汹涌与深刻的感念。

我这一生值了,就此再记一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