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引娣的头像

张引娣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09
分享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是一棵老树

太阳暖暖地照着,风婆婆也收敛许多,几只春燕忙着衔泥筑巢。我,这一棵已经三十七岁的老苹果树,正在默默享受着这大好春光。

一般来说,世人认为我们家族的生命就是三十岁。像我这样的高龄,还能开花结果,算是奇迹。我心里明白,自己是碰到了好主人。我的主人是两位老人,他们都已七十五六了,自打我被栽后,他们就兢兢业业,剪枝除草,施肥除虫,从来没有忽视过我。

“隆隆隆”,我正想着,前面响起了机器轰鸣的声音。我知道,这里要建光伏发电,脚下的这块土地已经开始流转,我和兄弟们将要退出这大好的春光。我一点也不遗憾,感觉自己非常幸运。

那是一九八六年的早春,比这个时段还早了点。政府从外地把我们调来,免费发给愿意栽的村民,幼小的我随着伙伴们,来到雁门山脚下一个村子。

刚躺下不久,我就被一个中年妇女用架子车拉回家。她四十多岁,微胖,干起活来特别利索。她一个人领了四五捆幼苗,就是四五百幼苗,是村里领得最多的。我估摸着,领了这么多,她给我们安的家估计好不了。没有想到,她的丈夫,一个民办教师。星期天回来,却做了一个决定,打行子,挖大坑,栽好树。于是,他们叫了自家兄弟,四五个人早出晚归,整整用了一周时间,才把我们安顿在地里。别提我有多高兴了,这么宽阔、松软的家可舒服了。我从打心眼里感激男主人,一个精瘦的中年人,做事认真执着。

就这样,我安了家。主人家四口人,两个大人前边已经认识了,两个女儿,大的十岁,小的七岁,都在上小学。渐渐地,我了解了主人家的特点。夫妻两个能干要强,样样活不落人后。女儿懂事聪明,每学期都少不了奖状。

自从我安家以后,就享受了优厚的待遇。主人种地时,给我留下一尺宽的行子,不让麦子影响我的生长。而邻居们,不是把种子洒到树下,就是种了玉米高梁,这些作物把我的伙伴们遮挡得严严实实,想呼吸都感到困难。我高兴极了,使劲生长,再加上女主人很勤快,她看到草一露头,就把它们消灭。反正,我吃的喝的,没有人抢,完全管够。营养跟上了,再加上心情好,我就使劲向上蹿,眼看着比其他地里一起到来的伙伴们高了半头,心里别提多美了。

日子就在不知不觉中过了三四年,我如撒欢的小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竟然暗暗孕育了着花苞。男主人一句:“树理论上三年挂果,可是自己的树就如自家的娃,长一年就有一年的劲。”于是,我初生的花儿全被剪掉。直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兄弟们都孕育了花,主人才留下花,他们小心翼翼剪去那些个头小的,或是被虫子咬了的。辛勤的耕耘总会有收获,第一年挂果,就买了一千三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些钱已经不少了,当时,男主人一个月才挣七十多块钱呀,一年到头,也就七八百元。村里人看到苹果园能卖钱,才重视起自家的树来了。三年下来,主人成了万元户。

我慢慢长大,叶子绿油油、黑污污的,一看就朝气蓬勃。果园的活多了,女主人一天忙得脚不沾地。男主人觉得既要教书又要干果园,肯定什么都干不好。再说他也快五十了,干脆离职算了。于是,一份辞职报告,男主人这个民办教师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果农。他有文化,自己买了不少苹果管理方面的书,在农闲时学习实践,形成一整套科学管理的方法。春天除草施肥、修剪打药,夏季疏花定果,秋季摘果销售,直到清园过冬,一年四季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们这些树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主人这么对我们,我们就不能偷懒,每年都使劲回报主人。周围好多果园都形成了大小年,一年苹果多,一年苹果少,而我们家,没有这一说。

主人成了方大塬的名人,苹果园管理得好,卖的钱多,女儿们在这样勤劳的家庭中,学习上也不偷懒,都成了学霸。这段时间,我的主人可是让人羡慕嫉妒啊。

俗话说:“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苹果销售遇上了瓶颈期,那两年,不知是盲目发展,果树太多,还是其他问题。家家户户的果园都挂果了,苹果多了,客商却少了,就出现了滞销的局面。

我的主人同样面临窘境,他的果园面积大,又到了盛果期。主人只能自己装苹果到了采摘季,夫妻两人先用二十来天时间,把苹果摘完,然后运回家,等上半个多月,实在卖不出去就再买包装,然后分级装箱,干上几十天,全部装好后,就等着客商来了。运气好的话,在春节来临之时,就把苹果卖了。不管钱卖的多少,过年时一家人喜气洋洋。运气不好的话,没有客商,直到过年时,一屋子苹果还囤着,大人心情不好,家里的气氛冷得可怕。那一个时期,是果园的冰冻期。果园收入不高,许多果园,疏于管理都荒废了。

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主人意志坚定,他一如既往,没有冷淡我们。记得主人正在我旁边剪白粉病枝,他的一位伙计就说:“你没事了,不会歇歇,这烂果树,病了烂了就挖了。”

“哎,可不敢,树和人一样,长这么大不容易,刚到壮年就挖了,多可惜呀!”就是这样,别人对我们这些树爱理不理的,我的主人却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特殊时期把我们照顾的丝毫不差。

时来运转,随着市场调节,苹果度过了低谷期。

只不过,人们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任何事情都有风险。这不,苹果刚刚开花,满树的花儿让人喜上心头。大家鼓足干劲,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谁知,霜冻来了,经过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就把人们的希望扼杀在摇篮里。花受冻了,后季就没有收成。果农们唉声叹气,主人也默默无语,遇到一个灾年。就这样,几多风雨几多愁,日子总是不紧不慢地前行。

让人最难过的是那一年,大部分人家都是大年,人们施肥打药,投资了不少,满树的苹果又红又大,过不了一周,就能往下摘了。忽然,一个下午,电闪雷鸣,冰雹来了,这个夏日的坏小孩,在秋季忽然登场,让皮薄的苹果哭丧着脸,这儿烂了,那儿破了,所有的人失去了笑声,整个村子都沉默一片。我们揉着被冰雹砸烂的外衣,有苦难言,主人心疼的蹲在地上起不来。我知道,本来能卖两三元钱的果子如今成了两毛钱的货,还幸亏新建了果汁厂,收这些苹果。

这其间,主人的两个女儿上学工作,成家立业。他们也迈入了老年行列,上了六十。本该安享晚年,可他们还是成天泡在果园里。

由于市场需求,苹果管理又多了一个环节——套袋,增加了不少劳动量。这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细心,还要赶时间。一到五月下旬,手脚渐慢的主人就与其他年轻人一样,开始了套袋工作。早上窗子透亮,不到五点他们就翻身下地,一刻不停地套到十二点多,回去囫囵吃一点,休息一下,就又早早下地,直套到晚上看不见为止。就这样,顶着炎阳,少则半个多月,多则一个月,才会给每一个苹果穿上外套,连我都心疼主人。

春去春来,时光流逝,主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为人子、为人父的任务已早完成,果园的收入不管多少,都不再影响生活了。他们渐入老境,在果园干活明显力不从心,我感觉自己与老主人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们也和人一样,一进入老境,身体就不好了,他们老两口像对待孩子一样,有空了就围着我们转,一发现问题,立刻处理。就这样,我们这群老树,由于主人的善良勤劳,竟然活成了高寿。

“隆隆隆——”,挖掘机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看着伙伴们被连根拔起,我整整衣冠,心平气和地等着自己离地的那一刻,我明白主人应该歇歇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老主人啊,请别难过!感谢你啊,细心照料我一生,陪伴我三十多年;头顶的太阳啊,请保佑我的主人,让他们幸福安康;脚下的黄土地啊,请善待生活在此的人们,他们虽卑微渺小,却勤劳善良!我相信,这广袤的田野,在新的机遇中,将会焕发勃勃生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