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大旱,久盼无雨。也是这个麦收杏黄的季节,那年那月那场大雨让人刻骨铭心,记忆犹新。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文化误乐活动,不通公路,没有高压电,群众生活很单调,三沟五村放个电影自然就成了人们追赶的热点。一年也放影不了几次,但只要知道有地方放电影,翻几道梁,跑几条沟都要去看。哪年代的电影都是黑白的,由于拍摄技术,设备有限,拍制内容非常真实。
在县城如今宏胜楼的位置有个影剧院,电影公司也在这里,到农村放映的人都是在这里租用设备,胶卷。人工挑到村上放映,哪个村条件好一些出钱请人来放,或村上为了召集群众开个大会什么的放一晚电影,也有私人遇红喜事请人家来,农村人多,几条沟的人都在山梁上放牛、羊,哪一处放电影、一吆喝,都知道了。
八二年麦收季节,文家院子学校的操场上堆满了麦秆。当时学校有两排教室,一个大操场,操场外是水田,操场和水田约两米多高有一道石砍,打篮球稍不注意就滚到田里,要绕一个大圈才捡得起来。附近的住户收粮季节都在这里打晒粮食。二组土地肥沃收粮多,麦收季节都把麦把挑到操场上堆起来,太阳出来边晒边用莲架打。麦收完后,操场田坎一半都堆放着麦草杆、象个小山包。也许是粮食喜获丰收,村上在这里放电影,每个人都很高兴,下午早早吃了饭,带上几根干竹竿赶到学校操场。天还没黑,放电影的师傅在挂布、牵线、架机器、周边几条沟的人来了不少,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抽烟、聊天,焦急地等着开演。周家门前,就近几个院坝,田坎路上都站满了人,成群的小孩在麦草堆上嬉闹,爬上滑下,还有几个淘气的娃仔在麦草堆下掏空打洞躲猫猫。
天刚黑时,发电机发送起来,电灯亮了,喇叭播放着歌曲,操作员对着幕布调试着镜头,这时的人群迅速站过来,住的近提前摆着板凳,坐在前面,有人把周家的几个木马拿来,上面架着木棒,可以座几十人,有人座在地上,还有人爬上操场里面石坎上座着,居高临下;麦草堆上也座满了人,满院场里闹哄哄的,有的大人在找小孩,“清娃子、幺娃子、果里呦”有的小孩找不到大人在哭闹,“爸爸、妈妈”地叫唤;有的大人在草堆的洞里拖出小孩,照屁股扇几下,“你看你这一身下午才换的,又整了个灰棒”,打毕了,吵几句,手一松,又一溜烟钻人堆里去了。
突然时任大队干部文国万拿起话筒说道,大家安静了,电影马上开演了,赶紧找地方座好,不要乱跑,后面的人注意了,麦草堆上不准吸烟,哪个吸烟把麦草引燃了要找你麻烦的。借这个机会,通知个事,还没有交农业税的户请尽快补齐,全村还差三分之一,各队长尽快把税安排交了,我们四新大队年年都走在前头,这次也不能拖后腿。好了,看毕电影的,晚上回去要注意安全。
话音刚落,电影就放开了,从放映机上射出来的一道强光照射在屏幕上,在夜空下是格外耀眼。头一部片是“永不消逝的电波”,讲的是在敌战区的地下共产党员机智勇敢地把情报传递出来,声音放的很大,在山谷中回荡,蚊虫追逐光线在光束中飞舞,顽皮的人时不时还把手伸到光束中,做个怪照,在屏幕上显示,挡住了电影里的画面,一下、两次、三回,后面有人吵到:是哪个骚包子把你的爪爪缩回去,引得大家哄然一笑。
第二部片子放的是“地道战”,放了十几分钟,胶片卡带,放不出来,操作员按亮电灯,把胶卷往回倒一段,画面出来了,又有人吵到:还没看到地雷爆炸,哪门搞得嘛。胶片转一会闪一段,在闪的同时,人像变形,声音变嘶哑,就这样断断续续的看了一半。突然,靠里面坡坡这边骚动起来,有人站起来骂道:哪个球日的把烟把把甩到我衣服里了。半吵半侧过身子,伸手在后背摸着,烟蒂还没有熄灭,顺着衣背下滑,肯定烧痛了,随后又骂了几句。原来是座在坡坡上的人吃完烟顺手往下一丢,不小心丢到下面这人衣服里面了,这人站着边抖衣服边吵,引起一阵骚动,但很快平静下来。大家只顾观看电影,哪个听他吵、骂。骂了几句见没有应答,当时黑麻咕咚的,也没看清是谁。
这边闹剧停下不久,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一会功夫,雨点落了下来,由小变大,人群立即乱开了,放电影的人关掉了发电机,霎时,一片漆黑,操场到大路要过教室外边的窄路,有一米多宽大家争先恐后往前拥,还有的大人找不到小孩的大声叫唤,小孩哭闹声、大人叫唤声,还有一起同来的走散了的喊叫声、哄闹声一片。更多的人躲在学校及周边住户屋檐下,还有几个小孩在麦草堆上睡着了,被雨淋醒,大声哭喊娘呀,爹呀。
我们院子一路去了七个人,在周家屋檐下焦急地望着落下的雨水,雨大约下了两个多小时,每个人都很困倦,有的人靠在墙睡着了,按农村的记时,应该过半夜了,此时的季节蚊虫叮咬,加之衣服被淋湿,冷得打牙。四周一片漆黑,就近院户的狗一阵阵狂叫不停,雨小一点,就往回走。本来下午来时我们带了几根干竹子准备当火把用,这时竹子打湿了,一人一根,拿着当拐杖,探路前行,急雨路滑,本来半个小时的路程,大家深一脚浅一脚走了近两个小时。记得赵家湾有一对夫妻,带了两个小孩,小孩又睡着了,他们一人背一个,回家要翻一座大山,这一夜,他们怕是要走到天亮。一路走来,前面的人把路面的泥土踩软了,后面走的更滑,时不时听到有人摔倒的叫唤声。还有一人在陈家坎下的田梗上摔到河坝去了,沿途除了住户的狗吠声,就是大家走路踩着泥土“扑噗扑噗”的声音,湿润的泥土吸住鞋子提不起来,这年头大多穿草鞋,布鞋,解放鞋,很多人干脆把鞋脱了打赤脚片走,我的左脚大拇指被划了一道口子。这一场突来的雨,打碎了多少人的睡意,哪一个人回到家中可能都是一身泥。眯不了多久就天亮了。尽管如此,第二天下地干活,还是津津乐道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只是地道战最后没有看到,叹息罢了,几天后还听说外村的人回家路上摔断了脚,划伤了脚的人也不少。
岁月已流逝多年,但这一幕幕难忘的事是永远不会从记忆中抹去。春风吹草生,岁月催人老,回想过去生活的艰辛,谁人知晓,唯有深深地埋藏于经历过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的心中,有时修讲给后辈青年听,他们都不相信。是的,九零后生的真是赶上了好时代,社会进步了,条件好了,没有亲身经历,怎么能体会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现代户户有电视,人人有手机,想看啥都很方便,出行更便利。
忆苦才能思甜,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要懂得感恩,是党和政府处处为民谋福址,帮助我们建设家园,让人人过上平安、祥和的生活。能为社会做点什么?个人谨记,遵纪守法,勤劳务实,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