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的反省
儿子在上海读研一,他的生日将近,打算送给他一份生日礼物,始终没有拿定主意。我这两天到漯河参加培训,每天课程安排得很满,晚上才能回到宾馆。到宾馆后,还要处理自己学校的事情,等全部忙完躺到床上,已经全身酸懒有气无力了。但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让我对儿子的生日念念不忘。
爬起来,坐在宾馆的书桌旁,满脑子的思绪,想着还是写一首诗送给儿子吧!又取一个有力的名字,《打气歌》:何等小气/文字最为无力/即有溺爱/何妨用温柔语气/常教之言/在于似与不似的道理/去想去悟去思齐/方便处留有余地/海风江水拥挤/南北汇聚之地/徒手攀登全靠自己/可歌可舞非马非鱼/宁坐冷板凳盗泉不取/混迹喧嚣内心丰腴/守正出奇的积累/一骑绝尘便是一生欢喜。一蹴而就,也很是得意。兴奋之余,本打算立即发给儿子,但当我停下按键,再读一遍后,突然有些惊慌失措,感觉到诗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着一位“不放心”父亲絮絮叨叨的说教。我这是没有找到儿子现在所急需的礼物,还要准备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指导儿子一番,要他避免过于倔强,别意气用事;要他耐得住寂寞,做长期准备;要他做人正派,能够守正出奇;要他继续努力,能够功成名就。不一而足的要求,表白着我的贪念和欲念,却用溺爱掩饰自己的无知与无趣,冠冕堂皇地说着关心和关爱的话,其实是期望和期待的不断催促。想来二十多岁的儿子一定能够明白我故弄玄虚背后的意思,不需要我看似东躲西藏般玩这些文字游戏。
我知道这是做父母“不放心、不放手”的通病,并与大多数雷同。记得儿子上大一时我就给他写一句话:“懂得何时时间放手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懂得父母能力有限的孩子,才是成熟的孩子。”现在看来,这几年的修炼还未使我成一个合格的父亲。我自嘲中带有笑意,忽然有一种全身放松,心情释然的感觉,立刻把原来的诗改了一遍,《底气歌》:何妨小气/爱自己/即有溺爱/爸妈给的福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再明白不过的道理/敢看敢说敢经历/风景处一片天地/海风江水堆积/南北汇聚之地/信马由缰/五彩斑斓灯红酒绿/一念而起/混迹喧嚣内心丰腴/岁月积累的阅历/便是一生欢喜。这也许是放过了自己,更是放过了自己几欲把控的儿子,希望儿子原谅一个爱自我反省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