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沈杰峰的头像

沈杰峰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7/13
分享
《决战时刻》连载

第三章 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

这天夜,苏长青刚和王冰冰通完电话,他将已处电量报警手机插上充电器开始充电,回望空荡荡卧室他不由得深叹口气。

“咚咚咚。”

外面响起敲门声,门一开走进是乡政府副乡长杨晓龙。

“书记,刚才县上打电话催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询问我们乡云阳村最后五户贫困户什么时候搬进新的安置点?”

看得出他一脸焦急,否则也不会这个时候进来打搅领导。

“你给师傅说一声,明天一早你和我到云阳村下村,将事情办好才回乡。”苏长青安排道。

“好,书记你休息。”

杨晓龙转身就走,大伙都知道苏长青有严格作息时间,一般无特殊情况都是一个星期看一本书,晚上十点半熄灯休息。

早晨在饭堂统一吃饭,机关干部难得聚在一起,这时就成了通报情况,商量工作场合。

“几个班子成员根据党委会议定事项,各负其责,逐项落实。”

苏长青安排道,熟悉情况后他创造了工作交办、催办、结办制度,每个人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及重点、工作成效等一目了然,使每位干部无形中有了压力。

“呜。”的一声,佛江市捐赠皮卡车冲出大门沿公路驶去,这种车性能好提速快,苏长青每次出公差喜欢乘座,没多久就被林阳人称为“书记车”。

“书记,当初我们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专门组成专题工作组下到村组驻点工作。除在大会上大张旗鼓宣传外,分发宣传册子,还在村组干部带领下,走山路,攀悬崖,到每户家中面对面宣传教育做工作,真可谓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个中坚辛只有亲身经历的才能有体会。好不容易说动了群众,他们开始答应搬迁,总算初步实现了应搬尽搬工作目标。”

“过后我们又是马不停蹄找地方,搞协调,现场蹲点全方位保障,好不容易修好房屋,好多群众搬进新家开始了新的生活,偏偏有这么几户群众就是不搬,使工作不能圆满收官。”

坐在后面杨晓龙抓紧时间向坐前排苏长青介绍情况。

杨晓龙一马当先领着苏长青来到一排低矮土坯房前,一眼就瞧见正在院坝里来回自由走动鸡猪,苏长青立时皱了眉头,这环境卫生也未免太差了。

“张大叔,上级已经为您们修好了漂亮房屋,通公路还牵好电,你为什么不搬呀?”

杨晓龙弯腰走进屋里说道。

苏长青紧跟进去后一看,通过昏浊光线,火塘边坐着两位中年男女,见人进来只是稍稍抬了下眼皮。

“当初听了宣传鼓动,我确是动了心,现在思来想去,又有了新的想法。”

老汉吸了口烟杆里兰花烟,面无表情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说不搬了?”

杨晓龙心中颇不是滋味,想当初自己作为分管领导和包村工作组长,费尽心血。由于来回走山路,没几天脚冒血泡钻心的痛。最惨那次是到一户姓杨贫困户家走访,太过疲倦的他一屁股坐在屋外大树上,冷不防被一只懒洋洋跟在他身后土狗偷袭,直到疼痛难忍时他才明白自己着了“缩头狗”毒牙。

“会不会得了狂吠病?”

他当时被吓得不轻,心立刻紧了起来,但当时工作正处节骨眼上,自己作为领导不能回县城打疫苗,这使他和家人暗中揪心了一段时间。

“大叔大婶,易地扶贫因为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党和政府为从根源上挖断穷根,为大伙找准致富之路的治本之策。”

当时他们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宣传道。

“真的有说的这么好吗?”

群众半信半疑,不相信有这等好事会降落自己身上。

“共产党是为民服务的,你们住在这里,首先土地产量低,广种薄收,一年辛苦还不够填饱肚皮,二是交通不便,人背马驮,运输成本高,豆腐都能搬成肉价。三是通讯不便,有什么事还得通过原始手段传递,最主要是孩子上学不方便,一来二去耽误多少宝贵时间。”

工作组成员耐着性子摆事实讲道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大量耐心细致工作,贫困群众终于从观望到心动,然后由心动变为行动。

可事到如今,又是如此一波三折,好比是服务群众一公里就差最后一米了,怎能不让大家揪心。

“我并没说不搬。”

张世权冷冷瞥了眼杨晓龙,心中暗自嘀咕:“年轻人别看你是领导,可我吃的盐都比你吃的饭还多。”

“那你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给我们说说。”

苏长青微微一笑,这老汉肯定是话后有话要说。

“这新的安置点离我家是最远的,一个来回就是一天时间,我们搬走了,我们留在老家的土地和粮食怎么办?能不能让我们这里房屋继续保留,使我们在农忙季节能够回来种庄稼收庄稼。”

张老汉自问自答,自己唱起了独角戏。

“这肯定不行。”

苏长青插头否决,这是原则问题,容不得商量,多头享受,其它群众知道还不得吵翻天。

“这是易地搬迁政策明文禁止的,这你们应该很清楚。”

“那,我们祖辈住在这里,一直平安无事,不是非要搬到外面才能生活。”

张世权冷冷将了一军。

“大叔,我们不会搞强迫命令。可有些政策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店,失去了真的太可惜,如果你们主动配合搬迁,会有相应优惠政策。再说到了新的安置点,都有配套帮扶措施,只要大家肯努力,一定能通过双手和智慧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苏长青说的情真意切。

“工作干部,你别听他瞎说,他现在说的是气话。”

旁边妇人赶紧站起来说。

“如果不解决好我们后顾之忧,既使搬去了我们也不会安下心来居住。”

张世权吹胡子瞪眼。

“张大叔,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向上级汇报,将你们房屋保留一间,但产权归村集体经济,用作你们平时临时生产用房。”

苏长青思考片刻后提折衷方案。

“这让我们考虑下。”

男女主人对视一眼后答道。

“好,你们好好考虑,我们明天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到时请你们五户每户派代表参加。”

长青点点头告辞出门,再留下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工作中还得注意节奏和方法。

“任局长,我们这里五户易地搬迁户遇到特殊情况,他们想保留一定房屋作为临时生产用房,你看能不能向上级报告,每户留间房,产权归集体。”

苏长青给主管局长打电话汇报,乡镇干部就是万金油,无限责任和有限权力。

“你反映情况我知道,但这里面复杂得很,我暂时无法答复你。”

主管局长话说得平平淡淡。

“哥,你得抓紧,如果你不在背后当坚强后盾,明天群会大会我就是架在火上烤了。”

苏长青半开玩笑说道,实在不行他就找主要领导汇报,自己要是遇到问题绕道走,那还不如不当这个书记。

“原则同意,但注意做好宣传教育,严禁引发矛盾和后遗症。”

下半夜,终于等来了最新指示,苏长青开始躺在床上思考下一步行动方案。

第二天会议在村活动室召开,不用说大家都猜出了这次会议主题,那五户户主自然而然聚在一起,神情凝重。

“大家都知道,今天会议就是动员五户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入新居,昨天我到每户农户了解情况,该说话我都说了,政策就是那个政策,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必须将原房屋复垦。针对大家所反映困难,经上级同意,可以保留一间房屋作为临时生产用房,但产权归集体。”

苏长青开口讲道。

“你的意思是我住我的房还要交租了哦!”

话音刚落,人群中有人冷哼一声。

“就是,我们去了新家,我们留在这里庄稼就相当进了牲口肚子,我们辛苦一年,到时吃什么喝什么?”

“我们祖辈居住这里,金窝银窝不如狗窝,到了那边发展不下去了,我们还要搬回来。”

人群一下子变得闹哄哄的。

“你们别太过份了,当初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时,干部们把政策都反复宣传了,大家都是清楚明白,并签订了承诺书和协议书。现如今你们出尔反尔,让外面的人怎么看我们,让那些已经搬走的群众怎么办?你们可不能为了自己私利,影响全村群众的形象。”

村支书王占元高声批评教育道。

“就是,一户村民只能有一个宅基地,这是人人都知道的政策,总不会单单为了你们几户人打折扣和搞变通吧?”

“乡上已为大家争取了最大优惠,你们可不能这山望那山高,传出去别人骂声也能让你们耳朵发烫。”

村民代表也是能说会道之辈,上前轮番轰炸。

“我们搬,我们搬还不行嘛!”

五户易地搬迁户终于架不住,终于做了退步,纷纷表态同意搬迁。

“你马上组织党员民兵和公益岗位人帮忙搬家,我自己入户督促。”

苏长青低声吩咐王占元。

“苏书记,我为眼前利益蒙蔽了双眼,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你可别放在心上。”

张世权走上前来解释。

“就是,苏书记我们知道你帮我们说话,但我们抱着不切实际想法,你可别放在心里。”

其它几位当事人也有些不好意思。

“我们一家人不说二家话,只要你们认识并改正错误就行,关键是下一步要付诸实际行动。”

苏长青笑着提要求。

五天后,夕阳西下,金红色阳染黄了群山。苏长青经过一番努力,气喘吁吁后终于来到山顶,迎面而来是归家似箭的牲畜和略显疲惫而满足的牧户,他对他们一一报以微笑,而一位位略显沧桑老人也报以平和的微笑,微风拂面,苏长青享受工作任务完成后难以言表愉悦。

“呜。”的一声,一辆白色小车穿过林海疾驰而来,苏长青知道那是单位派来接他的,今晚他得赶往下一个村庄,新的工作任务在还在等他。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