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而作。
“驱傩击鼓吹长笛”,今天回顾一百年前冯文洵诗关于地方病的记录,其意义就在于,感恩国家 “卫生防疫体系”的设置,是因为我们家乡海伦那里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这个网格化防治中
致富与修路的关系,那时人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尽管就是这样的一个修法,火车也给家乡海伦带来了两大值得后人怀念的商机,也就是冯文洵在《海伦杂咏·十》里所记录的,一个是电灯
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伟人提议下,我们又恢复了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一代代的努力,现在已经是“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了 。
冬天的用水却艰难起来,人需要攀登一二十级的冰阶,把水拎出,挂着冰须,蹒跚着入室的。
语言是很奇怪的现象,我们海伦那里先前虽说是杂居于蒙满的近在咫尺,汉蒙满混语却极其的寥寥 ;而与哈尔滨尽管相去四五百里, “言语杂俄词”的情形却是比比皆是,因为那里居住着大量
婚俗向来是乡里大事,因生老病死,首要的还是生,要生必先论婚嫁 ;所不同者,只是细枝末节,或繁缛,或简洁而已。
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可资编纂方志的遗闻,虚构小说的素材,演绎电视连续剧的故事,还有对往昔深刻的教训和对现实必要的珍惜。
冯文洵在《海伦杂咏·四》里说,柴市在南门内路东。我上次回家,还见道西有一个柴火市烧饼店,买了二十个烧饼,是老铺子,很有名而且很便宜的。
冯文洵在他《海伦杂咏·六》里说,“放荒庆督统,富推孙秀才。”放荒即清朝政府解除对皇室围场的禁令,允许农户垦殖。首先下令在海伦境界放荒的庆督统叫庆祺,瑷珲人,就是现在的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