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秋时节,喜鸟山上的树、花、草开始出现秋的特征,仔细察看,还是各有千秋,五彩纷呈的,但并无秋瑟之景象。
每天下午在郊野公园都能看到两三拨围成一摊下中国象棋的。人们乐此不彼,体现了中国象棋文化的大众性,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象征。
每天万步行走在公园和山上的砖铺路上,体味铺砖的生态和文化效应,从秦砖汉瓦再到“海绵城市”,青砖铺路传递着中华文明,呼应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文化观。
秋雨初起,秋雨连连,秋雨荷塘,散暑热解旱情,更层雨层凉,随起乡愁,亦起相思
一叶并不一定知秋,但发现狼尾草花从立秋时的白色到白露时的酱红色,明显地与京城秋天的进程同步,且与狗尾草相比,凸现了狼尾草的坚韧。进一步观察认为,一“草”更知秋。
初秋或登高望远、或凭栏望空、或独伫望乡,各得其旨趣,或一叶知秋、或秋云万里、或待看菊花黄。
8月份,京城进入暑蒸季节,也是蝉鸣不绝的时段。遂入喜鸟山上转山观察,有不少发现和联想。也是北京生态系统向好的标志。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入伍新疆天山,时遇大漠红柳,在戈壁滩上见证了它生命的顽强和美丽。遂有一直挥之不去的红柳情结。
初秋时节,在北京平庄郊野公园的喜鸟山上行走,想起八十八年前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来京临作的《故都的秋》。进行比照,发现惊喜,更解北京初秋之美。
西风掠野塘,秋意始流光。昼日冒隆热,霄晨感嫩凉。统一犹诗梦,奔离是痛伤。 今把延平忆,功成遂命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