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山上还真是乐趣多多,回味无穷。
仓库坝子,孩子们活动的乐园。
八十年代以前,嫁女儿,都兴哭。 哭姊妹的歌词一般是即席所作,叫做“见子打子”。
小时候,在酒席堂中,最喜欢听“吹官先生”吹唢呐了。每当心绪静下来的时候,脑子里就浮起一片故乡的唢呐声,它像一股温暖潮湿的山风,带着家乡的泥土气息,吹进我的心房。
领略“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夏天天黑时,房前屋后、院坝里、道路上到处飞串着萤火虫,像夜空中的星星眨眨的流动。而今读了古代诗人咏萤的诗句,对晶莹剔透的萤火虫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情与感悟,回忆儿时捕捉萤火虫
“大石墩”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大石墩”也成了家乡的具有威慑力的保护神。
太阳天,锅底凼里几乎天天都有人凫水。凫水最喜欢去的就是离村子不远的锅底凼。
砚山,黔北古镇,石材加工,成为一项产业。
桐油灯,小时候照明物件,一家显得十分恬静与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