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一名下岗女工,遇人不淑遭遇过精神打击, 2007年与《百花山》结缘,人生第一篇小说发表在《百花山》,后来,《百花山》文学丛书为我出版了一本小说集,《百花山》这片富足的精神
通过文学的种子在《百花山》扎根,并得以茁壮成长的经历,写出一个基层文学爱好者,因为有了文学土壤的滋养和培育,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的历程,也反映了地区文学在个人发展中的一个侧
初夏的故乡,酸酸甜甜的杏,总是和麦子一起成熟,于是,就有了“麦黄杏”的名字。“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我的麦黄杏,其名称就是我家乡的劳动人民创造
这是一段从石碑上读出来的故事。通过胡砺撰文的“重修三世佛殿”碑文,还原了胡砺一生经历金朝四个皇帝,在宦海沉浮中与常乐寺主持师彦的交往,变现了一个传奇而有思想的书生在历史动
老一辈红学家渐行渐远,当他们完全消失在人们视野里时,他们形象却在我心里鲜活了起来。回忆起与他们的交往,我才知道,多年来他们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我。
不论醒着还是睡着,总想点起一根红红的烛火,穿越重重遗忘的暗夜与迷雾回到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如约而至的季节河,山坡上见缝插针的小块地。露天的黑白电影,暗夜里手电的光柱,从
我对老家的烧茄子有一种莫名的好感,这是发自骨子里的感受。不是平常的红烧茄子,而是把茄子放在灶膛里,一边烧柴火做饭,一边自然的烤着茄子。烧好的茄子有一种自然的茄子香味。还因
父母都搬进城里住上了楼房,但随着春天季节的苏醒,总要回到老宅,原因是那里有母亲的菜园子。母亲把土地整出阡陌,种上各种蔬菜,每日守着这些精灵,就像守着小时候的我们。母亲喜欢
党中央为入党五十年以上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能有幸享受殊荣,打开红色的盒子,轻轻取出金光闪烁的纪念章,顿然感到它沉甸甸的,分量是那么的重。我18岁入伍,总想
挎包里装进水壶、手电筒和一些零食,我和工友铁良前后脚走出宿舍去爬南大山。天将黑的时刻,变天了。乌云从西北方向扑过来,在闪电的照射下,我看见百米外有一座土屋。逃到土屋,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