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隐约穷愁外,乡戏依依嬉笑中。”那悠悠扬扬的唢呐声,那咿咿呀呀的唱腔,那沸沸扬扬的热闹劲,那浓浓郁郁的隽永味,总让人如嚼橄榄,回甘绵远……
观凤羽砚作品,不仅有活色生香之态和古色古香之韵,更能从中一窥“耕读传家”的翰墨书香文明,如一缕檀香悠然飘至,一抹琴音翩然入耳。
追求文明进步是人的天性,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有些东西早晚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该消逝的就让它消逝吧
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足迹也总是与时代的步伐相一致。母亲的白族调,唱出的不仅仅是她的心声,更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心里话。
时光流逝,凤羽因为隐没在偏远的一隅诸多物事不曾消失而成为了古镇,以文化的姿态走进我们,成为了人们游历的风景。2009年,凤羽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入选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在滇西北的洱海之源,唢呐吹奏是表达感情的最佳方式,是洱源乡村最为嘹亮最为通透的嗓音。无论是婚丧嫁娶、岁时节庆、民间社火、宗教礼仪等各种场合,还是白族古老的吹吹腔戏,都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