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壮旺盛的枝干或虬遒盘复,或挺直苍劲,裸露的树根屈曲错节,叶子油光碧绿的,火红的花朵点缀在枝叶间,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美极了,怪不得古人有诗赞曰“五月榴花照眼明”。
我的家乡莒县,也有这样一条河流,名字叫沭河,算得上是一条很大的河。千百年来,这条大河滋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养育着这里的人民,留下无数的传说和故事,孕育出了灿烂文明的莒文化
苏轼的到来,这密州古城,从此就有了一个名气很大的超然台。
我彳亍在山门前,端详着清朝顺治皇帝为寺院赐匾上的“敕建护国万寿寺”这几个字,陷入了沉思,建了这个寺院,用这个寺院,就真的能护住大清国吗?
老家莒县的“过门笺”,现在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传统美术剪纸,我们那的农村里一直叫“门签子”,是春节每家每户和对联一样必须张贴的喜庆符号。童年记忆里,老家那一带
人生和浩渺的宇宙、无尽的长江相比,是多么渺小和短暂,但再短小的生命也是弥足珍贵的,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放纵和虚废,应该珍惜时光,热爱生命。
滚烫鲜亮的一大勺羊汤,从高处浇在白瓷大腕里,里边盛有煮熟切好的羊肉、羊杂,随着热羊汤的冲入,铺在下面的翠绿的香菜段和红辣椒随着羊肉一起翻滚上来,绿、白、红的颜色搭配,和此
给了我一个不同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深深启迪:那是另一种的生命力量,那是小草不畏寒霜、无论身处什么样环境,也要全力绽放出自己美好的生命力量,这就是怒放的生命!这就
那河、那山,是书写在这片大地上的古老文字,是老家恒久的符号,是永不消逝的音符。这里是养育我的地方,是我深深的爱恋,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这大概是因为我很早读了《美食家》这篇小说的缘故,著名作家陆文夫在这篇小说中写了苏州的许多美食,令我大开眼界,印象深刻。特别是小说里面描写的那个美食家朱自冶,他好吃、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