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无法相信,时间转眼过去二十年,而我,仿佛仍是昨天。直至我抵达隆回老家,遇到曾朝夕相处的同学,才知道这是真的。同学见面,大家显得特别轻松,没有忌讳,没有恭维,啥也敢讲,
最早认识唐戈隆是2009年,当年我被评为东莞市首届优秀新莞人,很多媒体对我有报道。而唐戈隆因为带着外婆去打工上了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广东卫视,被推选为全国孝老爱亲
闭上眼睛,让思绪努力穿越时空,回到2500多年前,我变成一个书童,翻越千重山,跨过万条河,来到函谷关,找老子来解疑释惑了。
在行政地图中,纵使是隆回县域地图,想找梅子口(又名梅子冲)这个地方依旧很难。但对我来说,梅子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一一因为那有外婆的家。
从西藏回来已超过两个月,尔后去了很多地方,可不管步履如何匆匆,脑际仍时常浮现川藏线上那个徒步女人的影子,内心深处一直在追问,她为什么要独自远行? 见到这个女人,是我们沿川
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篇文章,是台湾一位著名作家写的,叫《人,又少了一个》。感觉举双拐乞讨的这女人就像文章中的那女子,没有理想,没有斗志,没有追求,没有向往,把乞讨当作人生的坐
打1995年高中毕业,转眼已是二十六年。有时不得不感慨,二十六年光阴,不知怎么从我的指尖悄悄溜走了?但又不得不遗憾地说,入读高中至今,除告诉大家我未曾考上大学,几乎极少写我的
小时候,我读过著名作家老舍的《四世同堂》,被其朴实的文风及优美的语句所感染。但因为生活阅历不够,那时只是单纯瞎想,人要实现四世同堂,需要活多久呢?
在我小的时候读过一篇课文,叫《荔枝蜜》,是著名作家杨朔写的。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对养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狂想,如果考不上大学,我可否到乡下养蜂,成为一个浪迹天涯的养蜂人。
人与火有着特殊的依存关系,甚至可说,没有火便没有人类的文明。早期人类取火,或源于自然山火,或源于钻木取火,但你可能无法想像,到我出生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想要用火并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