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幢楼房,父老乡亲们可谓把最后一滴汗也献给了绿色的大地,自已却变成了一抹夕阳,染红了家乡的山山水水。
妻子一生勤劳俭朴。就是在这个奢侈的年代,还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很多衣物总是打着补丁。这些补丁像一个个石子,常常掉进我的心海,激起我心中的涟漪。
祖母享年一百。一生高风亮节,仁慈博爱,勤劳贤淑。就是在那个苦不堪言的岁月,也能把生活打理得井然有序。还能送儿读书,接济遗孤。如一棵石缝中的小榕树,饱经风云雷电,依然倔强
母亲虽已离去,她的善良却让我感动至今。对比她困难的人乐于施舍,我常常看在眼里。她的基因已植进我的肉体,就像庭前的那棵万年青,她是叶子,我是叶子上的滴滴金黄。也许正是好有好
霜降日。我的堂兄,原海口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与世长辞。如同一片秋叶,静静地住进一只盒子。杏林的夜空,一颗流星划破苍穹。南海的涛声,唤不回他的仁心仁术;九月九的烈酒,解不开兄弟
一帘之隔,今秋,一对麻雀把一只巢筑在我的窗口。我想:这对小生灵也善于择善同行。它们用勤劳,友善,恩爱,演绎着一种生命之美,如同一朵夏花,绽开在我的枕边。
今夜,月落神州。国庆中秋一月圆。作为华夏儿女,一名诗歌爱好者,在为祖国的强盛感到骄傲的同时,不觉拿起手中的笔,描绘这吉日良辰。
一场绵绵秋雨,似乎有意把我留在周末的校园,记录它的美丽。还有窗前的那片林子,常常把肥硕的叶子伸进窗内,似乎要与我说什么。它们,包括门前筑巢的灰雀,已成为我形影不离的朋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牵手南北,分居两地。转眼间,已走过三十载。八千里路,不惧巴山离别苦;栖息枝头,阅尽千崖春秋色。
我曾唱一首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今天重唱这首歌,我的眼泪簌簌下流……是啊,当年的老师,如一支支燃烧的蜡烛,相继熄灭。他们的光辉形象,如太阳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