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兴楚大将军屈原遵照骊山老母、云中君的旨意吩咐老龙王拆了浑元天星阵,放了阵囚的秦军将士,并将先前被擒的秦将章邯、李信等大将释放了。章邯、李信等感谢屈原不杀之恩,也为后来两国和平起了不少作用。
屈原要亲自去郢都去参加和谈,就留下老龙王和姜禅等守护大营,防止秦军趁机偷袭楚营。屈原率领率罗伯菰、江轹陵、彭桐、项燕四位将军随着圣母娘娘和云中君一同走进了郢都。白起经过这场战争,心身疲惫,少了以前那种无敌于天下的霸气。他带领众将领紧紧跟随着骊山圣母。
屈原来到郢都,目睹这座曾经让自己风光过、也伤心过的古老而宏伟的城市,他感慨万千,物是人非,昔日的繁荣昌盛早被一场战火烧成灰烬。他们穿过被战争摧毁的房屋和街道,最终来到了一座宽敞的宫殿前。这就是以前的楚国王宫,宫殿的大门敞开着,仿佛在诉说战争的残酷,吞噬着春秋五霸的王气和繁华。
骊山圣母在仙女们的仙乐中稳步走进宫殿,径直走向怀王曾经坐过三十年的王位上,然后恭敬地站立在王座前,鞠了一躬,就在东边的一把太师椅上优雅地端坐了下来。白起见了心中一惊:咱自从攻下郢都,就一直坐在这王位,师父今天怎么不坐?他觉得师父太多心了,但在师父面前,借他一百个胆也不敢造次,去坐那把王椅,只好恭恭敬敬地在大殿中肃立着。
屈原见骊山圣母对楚王的王座那么恭敬,这是对楚王的莫大的尊重,对楚国人民的尊重,他很欣慰,也很受感动。屈原连忙率众将跪倒在台阶下,三跪九叩,他心一酸:“轻声道:“怀王,我的美人,屈原回家看您来了,您在上天好吧?朕真的很想念您。您也回来家吧,我们君臣在一起把楚国治理好,让楚国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好吗?王啊,朕的美人啊,那些小人,奸臣现在都逃亡了,现在没有奸人在您身边使坏了,我们君臣可以抱成一团,兴美政,强大楚,富万民了。王啊,朕的美人,您回来吧,我屈平在这里恭候王驾啊……”
屈原声泪俱下,他的忠诚,他的美德,他的不屈精神感天动地,在场的人无不被感动得陪着流泪。就连白起等秦国将帅都红着脸,低下头,像偷了别人的东西的小偷一样,不敢正视屈原。
骊山圣母让大家落座,她祥和地坐在太师椅上,心中感慨万千,不禁发出一声声叹息。她的目光如同春日里的暖阳,平和而温和,轻轻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这目光仿佛能穿透人们的内心,洞察他们的喜怒哀乐。有的人脸上没有丝毫的威严,有的人表情冷漠,也有人心中有一种深深的担忧和疑惑。
当她的目光与某人交汇时,那人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和安慰,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瞬间被化解。而当她的目光移开时,人们又会不禁回味起那一瞬间的宁静与安心,似乎在洞察这些人内心的变化。
她慈祥中带有威严地轻声道:“如今秦楚两国纷争不断,战火蔓延,导致无数生灵涂炭,特别是楚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屈大夫的话,大家都听到了。如果从此罢兵休战,那该多好啊。”圣母的声音虽小,但清脆而悦耳,在宫殿中回荡着。“秦国大军势如破竹,有统一天下之势;楚国则肩负着守护国土的责任,两者皆有其道理。然而,一味地征战只会让百姓受苦,这并非我们所期望的。”
圣母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依我之见,双方不如各退一步。秦国归还一部分楚国的土地,楚国则承认秦国的部分权益,如此一来,两国便可签订和平盟约,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争。”
章邯、李信、王贲等将领首先表示赞同。
白起听后,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圣母所言虽有有理,愿望也很好,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要国中有国,就永无宁日。要实现华夏民族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太平日子,就必须统一,消灭诸侯割据,开展民族大融合,实施中央集权,统一军队、政治、文化、教育、商贸、货币等等,这有这样咱华夏民族才有希望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主秦王有鸿鹄之志,统一华夏的初心不改,如果要结束秦楚战争,楚国必须归附秦国,交出军队,听从秦王号令。如果能做到这些,本帅可以向秦王转达您的提议,化干戈为玉帛,为中华一统天下献计出力,造福万民。”他的语气坚定,显示出他对圣母的尊重,但又说出了心中要实现的目标和对方的条件。秦军将士一阵热烈掌声,表示对大元帅的赞赏和支持。
然而,众仙、楚将等则面面相觑,谁的心中都有数,这个条件屈原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楚国大将军屈原听到白起的一番话语后,心中早已按捺不住怒火,愤慨不已,这哪是和解,分明是要楚国投降,当亡国奴嘛,真是痴人说梦。他“腾”地站起来,但没有马上发火。压了压火气,他不想在众仙前失态,不能像白起这个武夫一样,毫无修养、大言不惭。屈原向圣母娘娘和云中君鞠了一躬,又对白起及秦国众将领抱拳行礼后,不亢不卑地开言道:“白元帅,你的雄心壮志令人佩服。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又怎么能让秦王一个人说了算数呢?如果真如此,那还要玉帝干什么?要众仙干什么?要阎王干什么?天地三界有秦王一个人就可以了,大家是不是这个理?”
“对,就是这个理。”楚将齐声附和,圣母、云中君也点头。
屈原接着说:“圣母娘娘和云中君是来为两国作调解的,又不是来劝降的,我和白元帅都不要曲解了神圣的好意,对吗?白大元帅。”白起听了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屈原将音量调高了一点,接着道:“白大元帅不愧是秦王的元帅,忠于王事,朕非常钦佩。但凭一人之力是不可能统一天下的。这不,昨天大元帅不是还在楚军的阵中休息吗?要不是圣母娘娘来了,云中君令我等拆了阵,放了你和秦国将士,只怕现在这里没有元帅说话的份了。”
“哈哈哈,就是嘛,败军之将也敢言勇,让人笑掉大牙了。”彭桐力挺主帅屈原。
罗伯菰跟进大声道:“还有脸讲统一华夏,要统一,也是咱楚国去统一,还轮不到你的份上,大话都会说,白大元帅,你怎么脸红了?”秦国的将领们听了王翦、王龁、蒙骜等咬牙切齿,磨拳擦掌,恨不得上去揍罗伯菰一顿,但都不敢在圣母娘娘面前造次。
白起气得面红耳赤,他看看圣母娘娘,希望圣母娘娘出来说句话,为自己挽回点面子。可圣母娘娘低头沉思不语,她觉得两位领头人的话,都有道理,自己无法表明态度,弄不好,有失公允,丢了神圣的体面。看来神仙也有难处,也有烦恼和无法抉择的时候。
在圣母面前,白起心中虽然有万般的不情愿和羞愧感,但他也知道自己此时不能发作。他示意将军们不可造次,自己也强忍着内心的不满,紧咬着牙关,额头上的青筋都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凸起。然而,他的眼神告诉别人,内心充满无法掩饰他的敌意。他恶狠狠地瞪了屈原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杀机,仿佛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屈原置于死地,碎尸万段。
云中君旁观者清:他知道这是敌我矛盾,是无法调和的。他走到圣母娘娘身后,对骊山圣母耳语几句。骊山圣母觉得只能如此,就开言道:“既然你们双方各执一词,互不退让,我看就来一次竞技赛,愿赌服输。秦、楚两国竞技三场,谁家败了就归附对方,由赢家主导统一大业。你们认为如何?
白起道:“不知比什么?怎么比?请圣母明示。”
比什么?怎么比?我看你们各自回去商量一个方案,明天大家再在这里决定,各位以为如何?
白起、屈原都说:“谨遵圣母娘娘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