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吃完饭,再不用舔碗,再说,舔碗在没有挨过饿的代代人眼中是一种不雅的吃相,虽不提倡,但光盘净碟不浪费,对粮食和食材的敬重和虔诚,却是我们永远必须提倡传承和保留的美德。
戴手表的铁葫芦是一个村庄的老物件,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可它很多时候像梦境一样牵系着一代代人对童年故乡的记忆……
物质匮乏的年代,浴帐的诞生,是乡村人走向卫生文明的一种标志,更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笆斗是一个村庄的老物件,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许它已隐身于村庄的舞台,然而,力量、和谐、互助、温暖、丰收、殷实……
吃了立春饭,一日暖一日。
信息时代,写手的路越走越窄,少有的稿费换取烟钱,这何尝不是一种“饮鸩止渴”!除了灵魂深处那点缥缈的支撑,还有多少写手在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乡村熟食铺早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留给我们的童年少年,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唯有对熟食铺的孩子和孩子的知心朋友,仍留着丝丝忧伤……
去年端午节,恰逢我儿子高考。不用我母亲请,只要我母亲跟哑姨一比划,她心领神会开心地为我儿子包裹一个硕大青翠的 “连心粽子”——中举!
共享一顿早餐,就让家人倍感幸福,我止不住感叹古人的智慧,虽说对于都市人“黎明即起,无需洒扫庭除”,但真正能做到“黎明即起”的都市人,又有几人?更谈不上共享一顿早餐所带来的
我们那个年代所受父母餐桌上的家教,尽管有些陈腐,甚至还带有点唯心论,但那些吃饭时要遵守的老规矩,还是能够让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学会了自律,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不因自己的行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