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秀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评为“文明村”,名声远播,游人赞誉。三十几年过去,里秀楼人不愧于拥有这个称号。
木棉树顶天立地,木棉花艳而不俗,总给我启迪、勇气和希望,尤其是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点燃我的漫漫长夜。春分时节,每当木棉花开,我就激动不已,准会背上相机去和她们相会、观赏、
井溜是我的少儿时期向往之处,快乐成长的乐园,最是夏秋炎热季节,身心更能获得愉悦的满足。
转过石拱桥,踏上了风吹岭石级,我仿佛踏在先人的肩膀,顿时五味杂陈。风吹岭宽有五六米,上下不难。石阶虽然不规则,上千年来,石阶的脚印,累起来比天高。仿佛有千千万万的挑夫与我
如今的马岗,人口已超芽蕉坑,而清初渡海到台湾创祖的,人口已超马岗。马岗除了楼寨、祠堂、书斋、美食、技艺之外,还具备别村少有的“八景”及“八景诗”,以及两个“过年”。
青梅开的是雪白小花,青梅不仅开花,还能结果,腌制的咸梅,用途广泛,尤其是煮黎猛鱼、蒸鳗鱼,一定少不了它。打破了人类味觉的诸多极限,不仅好极了,更是妙极了。
三十三年前放飞鸽子, 一九九二年到达月亮; 十六年前一个喷嚏, 二0一三年一叶知秋; 帆船, 乘南海潮涨驶回凤江。
第三天晚上,月亮已是圆满了,狗还在那里叫,只不过叫声很小了,而且断断续续,没有规律地,也许这条狗也知道,再怎么呐喊,除了缓解一下自身的痛苦,周围的世界已是多么静悄悄。
宽大的水泥公路——国道丰柏线从梅峰村前通过,硬底化村路也已四通八达,通往每家每户门口,甚至通向风景如画的梯田茶輋。在深坑上架设梅峰大桥,桥下潺潺流水,如诗如画。在下游溪畔
眼见为实。夕阳西下,我们来到在溪边榕树下拍照,朝独木桥方向十几米,古驿道左侧,两座特色民居中间,走进相机的是一面伟岸的金黄色泥砖墙。我抬头望去,它像一幅宽银幕,要放映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