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晨六点半,薄雾袅绕在城市上空,公交车开始忙碌起来。昨夜下了一场春雨,洗净了街道的尘埃,空气清新湿润,却有丝丝寒意。在树枝间,小鸟清脆的叫声,打破了新一天的宁静。
赵队长起床煮早餐,儿子赵刚已经在卫生间洗漱。他是鞋厂生产车间主任,170厘米的个子,身体结实挺拔,脸型方正,天庭饱满,浓眉大眼,做事干练,原则性强,从不迟到早退。媳妇万利是制鞋技术员,长发披肩,瓜子脸,皮肤白皙,戴着时尚的白边眼镜,打着哈欠,睡眼惺忪地走出卧室,夫妇俩都是技校毕业,应聘在同一企业工作。
妻子周小莉走到厨房,帮着拿出碗筷,端出煮好的饭菜放到桌上。读三年级的孙女赵以轩,母亲万利给她扎好发辫,穿上乳白色薄毛衣,浅蓝色背带牛仔裤,脚穿浅口皮鞋,粉色棉袜,一起到桌前就餐。
在重庆主城区,像赵刚这样的年轻夫妇,每天忙于上班挣钱,家里孩子幼小,请不起高额付费的保姆,都是双方老人接送孩子上学回家,打理家务杂活,诸如洗衣,买菜,扫地,做一日三餐等。孙女2010年出生后,赵队长夫妇便进城,成为儿孙们的坚强后盾,打理好内勤,让他们专心致志做好本职工作。
吃罢早餐,儿子媳妇匆匆出发。赵队长急忙给孙女背上书包,快步朝学校走去。妻子周小莉跟在后面,走过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约两百多米处,便到达了学校门口。孙女跟着小朋友向里走,回过头来,挥手告别:“爷爷奶奶再见。”
赵队长与妻子到热闹的农贸市场购物,突然,感到一阵晕眩,身子微微摇晃了一下。他停下脚步,歇一会儿,又继续坚持买菜。回家途中,朝阳升上东边天际,灿烂的彩霞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街道两边,光秃秃的树丫上,已冒出绿色芽孢,给世界带来新的希望和美好。
下午四点半点,到小学校接孙女回到家里,她静静地坐在客厅沙发边,伏在茶几上玩耍,赵队长走进厨房做晚饭。又一阵头昏眼花,瞬间感到整个房屋在旋转,差点倒在地上。他立即紧靠在旁边的墙壁上,用双手抓住灶台,闭目静心一会儿,才慢慢缓过来。孙女见爷爷的表情不对,跑过来问道:“爷爷您怎么啦?”
赵队长深吸一口气,急忙把火关小,继续清洗好要炒的新鲜莴笋,动作有些缓慢地切着笋丝,然后,“啪”地一声,拍破大蒜,语气柔和地回答:“没事了,以轩,赶快做好作业,你爸爸妈妈快下班了。”
前两年,读小学一二年级没有家庭作业,放学后,就带她到公园玩耍一阵才回家。现在读三年级,有课后作业。孙女走到爷爷身边,看了一会儿他认真切菜的动作,转身回到客厅桌前:“好吧,马上做好。”
儿子媳妇回来,全家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吃过晚饭。赵队长站起身收拾桌上的碗筷,头又一阵晕眩,身子摇晃了一下,一瞬间失去了知觉。孙女敏感地叫了一声:“爷爷,您又犯病了?”
儿子抬眼一看,赵队长脸色苍白,神情恍惚,身子歪斜,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心里一阵慌乱。他急忙起身,扶住父亲后背,一手握住手臂,动作缓慢地把他平放在沙发上,关切地问:“爸,现在感觉如何?”
赵队长一时无语,平躺着,慢慢舒了一口气,声音微弱,眼睛微闭,双手软软地放在胸前,无力地回答:“不晓得为啥,就是头晕,屋子像在旋转一样,没事,过一会儿就好了。”
这天夜里,赵队长睡得很不安稳:梦见老家过世的父母和一些熟悉的人,在身边与他说话。接着,又去到一个陌生地,被一群面目狰狞,不认识,表情怪异的人围攻,他发出惊恐的叫声,吓出了一身冷汗。
二
天快亮的时候,赵队长感到楼房和床都像地震一样,猛烈地摇晃起来,他头晕目眩,跟着打转。又仿佛睡的床,悬挂在高空中向云里飞,身子却不断地往下沉,快要坠落到地上,他恐惧地大声呼喊,却发不出声。想抓住睡在身旁的妻子,手又不听使唤,不能动弹。
他用力挥动手臂高喊,急促的吼声,惊醒了妻子。周小莉迅速翻身坐起来,轻轻拍着丈夫苍白的脸,她从来没有看到他,有过这样可怕的状况。她不停地摇着他的手臂,用焦急的嘶哑声喊:“赵纯金,你咋了,你咋了,醒醒,醒醒。”
赵队长被妻子摇醒,睁开眼,呆呆地望着房顶,惊魂未定。听到妻子的喊声,他才真正清醒过来,有些后怕地说:“周小莉,刚才做了个噩梦,太可怕了。你去煮一下早饭,等会儿送孙女到学校后,你陪我去附近医院看病,我觉得我快不行了。”
听了丈夫这番话,周小莉顺从地走到厨房,平时只做帮手,独立做事便不知所措,不停地问,煮粥还是米饭,多少米和水。妻子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虽然治疗好了,但是,动作常常没有逻辑性,记忆力也不好。家务杂事,都是赵队长一人顶着干,尽量不让她沾手。
看到母亲在做饭,赵刚知道父亲昨晚又发了病,便主动帮忙,叫起妻子万利,带女儿洗漱。夫妇俩挣钱养活全家五口人,现在的房屋狭窄拥挤,他的目标就是不断努力挣钱,再按揭付款,购买一套宽敞一点的房子,能容纳下双方父母住。 父母在这里,能分担后勤全部事务,小两口每天只顾吃罢早餐,匆匆往单位赶去。
这天,赵队长在妻子的陪同下,把孙女送进学校,就到医院门诊挂号排队。医生优先为年老者看病,询问了近几天的发病状况,把脉看舌后,初步诊断:“你的身体很虚弱,是脑阻塞脑梗死的征兆,如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晕倒在地,不省人事,造成瘫痪,不能自理,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不过,还要进一步做全面检查后,才能准确判断病因,对症下药。”
赵队长一听,瞪大眼,愣愣地望着医生,心里在想:后果这么严重,瘫痪了咋办啊,这不是给整日忙碌的儿子媳妇增添负担吗?于是,他积极配合医生,完成了脑CT及全身各部位的检查流程。最后,拿着所有检查报告,医生综合会诊结论:是脑梗塞和脊椎病变而致,必须立即住院治疗,加急输液,迅速疏通堵塞,病情才能得到缓解。
明确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的地方,赵队长松了一口气,但这几天的折腾,使他有气无力。心脑血管疾病,属于国家报销比例较高的特病,住乡镇院治疗,报销比例更高,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报销比例达百分之八十左右。他询问医生:“头晕目眩,屋子像在旋转,都是由脑梗塞引起的吗?”
穿着白大褂,皮肤白皙,一头精干短发,气质优雅的中年女医生,语气温和,耐心地解答:“是的,我是心脑血管主治医生,相信我的诊断,住院疏通后,就不会突然倒下,造成四肢瘫痪等,严重后果。”
女医生那笃定的判断,令人信服的话语,让赵队长立即决定住院治疗,才能避免产生不良后果。他发病缓慢,不是最严重的脑梗塞。一个疗程后,病情基本稳定了下来,从此,也落下了病根,需要长期服药,加强营养,清淡饮食,休闲静养。
服药半年后,回医院复查身体恢复进展程度,再根据新的状况,阶段性地调整所用药品。日常生活,除了准时吃药外,还要保持环境空气良好,适度运动。尤其要放松心情,这种病,只能先控制住不发展,再慢慢恢复。
赵队长心想:儿子现在的住房这样狭窄,又贷款买了一套大一点的房子,才刚刚开始修建,哪有什么新鲜空气。看到年轻人忙于挣钱养家糊口,不可能完全不做事。妻子周小莉不会做饭,一切家务活,还得要他操心,怎么可能有清闲放松时间。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死在城里儿子家,多不吉利啊。
三
儿子两套房子的按揭贷款和利息,每月要四五千,直到六十多岁才能付完。剩下的工资,作为全家衣食住行、生疮害病和孩子上学的所有开支,日子过得有些紧巴。本以为买了宽敞的房子是好事,却成了负债累累的房奴,大大降低了家庭的生活质量。
对儿子媳妇而言,老人一起吃住,天天照面,既尽了孝心,孩子又有人照管,对老小都放心,更节约成本。有老人料理家务杂活,小两口不负责三餐烹饪,不上街买菜和接送孩子,生活会轻松很多。
赵队长得病后,便有了更深层的顾虑,他清楚地记得:生父孔令坤还不到五十,因为身体虚弱,旧社会,没有好的医疗条件,英年早逝,自己早就超过了父亲的年龄。现在的身体状况,能活多久?不敢保证,何况七十一道坎,说不准哪天就没命了。
出院后,虽然梗塞得到疏通,也能吃能走,但是,不能按照医生的叮嘱:清淡饮食,增加利于恢复身体的营养品,放松心情,加强锻炼。年轻人消耗体力多,喜欢咸辣,一日三餐不得不跟着他们吃,也必须按部就班接送孙女,家务杂活根本无法脱身。
住在儿子这个狭窄的小家里,像这样继续下去,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赵队长不愿意在这里归终。回到农村,自己能喂养一些家禽,种植一些无污染绿色蔬菜水果,增加营养,给儿子减轻一些负担,还能给他们供应绿色健康食品。农村的空气质量远比城市好,更利于康养。
妻子周小莉,个子高挑,脸型方正,水灵灵的大眼睛,外貌端庄美丽。幼时患过小儿麻痹症,留下了后遗症:头脑反映不灵光,言行不受控制,说话跳跃,欠缺逻辑。做事丢东拉西,体力劳动不行。带孩子,做家务,都不能独挡一面,她做的饭菜,也不符合儿子媳妇孙女的口味,这样,反而给孩子们增加了麻烦。
想清楚这些问题,认真权衡利弊后,赵队长下定决心:绝不牵累子孙。趁晚餐时提出:“赵刚,我要带着你妈,立即回家乡老宅养病,我这身体,说不定哪天一下子就不行了,要死我也要死在自己家里。”
听到父亲坚持回家养病,有些措手不及,大家都一阵沉默,不知道该怎么搭话。儿子正在夹菜的筷子停在了空中,转脸审视着父亲,没有说话。拔了几口饭,思索良久,才直起身,语气温和地说:“老汉,您想过没有,农村的旧瓦房早已破烂不堪,很久没住,特别是厕所,不安全啊。你知道我们现在的处境,没有那笔费用,维护修理旧房。您们不在我们身边,照顾也不方便。”
儿子晓以利弊,再三挽留,赵队长回答:“旧房将就住,没必要修理浪费钱财。我清楚:虽然你们有车有房,都是贷款付息,每月必须准时还款。你妈小我十五岁,我离世后,你们就接她到城里养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