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镇的深处一步步移出时,浔溪两边古色古香的民居在灯火中绽放出流光溢彩,在这光彩中,一种儒雅的书卷气徐徐升起。
我抵达浒湾古镇时,已与她最为繁盛的“刻书者不下数千百家”时代,相隔数百年时光。在时光的褶皱中,我试图以一位读书人的虔诚,小心翼翼地在这一片锦绣圣土上,追溯它曾经的墨香与藏
车辆和行人摩肩接踵 拥挤成朝向阳光的河流
于是,一条从羊楼洞出发、在历史上存在了两个多世纪的近万里茶马古道,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茶叶贸易的黄金通道,“中国大茶市”羊楼洞古镇也在历史的典籍里璀璨生辉。
没有通达的街衢和巍耸的楼影,也没有市井的喧嚣和城池的浮华,流落在人迹罕至的一隅,尽管被风霜雪雨啮蚀,却依然恪守旧制或独自宁静。这些因时空阻隔几近零落的地方,往往最具历史和
山野如故,晚风如故,草木如故,只是这一晚,我是用李白笔下的月色做了铺衬,倒是对朗陵故城的拜谒,又增添了一份遐想和敬重。
季节依旧是一场空欢 通俗易懂的典故也是 蚌壳 石斧 兽印 结绳记事 白发秋草 没有一页明晰的字符作为辨识的指引 只有寂寞深处守序的年轮才能见证 这山河的插图 这萧瑟之地隆起的秘境
是月也 其帝大皞 其神句芒 仓禀和府库顺应天时 开德惠 振乏绝 农夫挈妇将雏 采桑 狩猎 恪守田垄 直至日之夕矣 三候的最后一刻 听百谷生长 杨花尽处 换了词语和人间
门前让泉 隐伏漩涡与从容 像时间的血脉 经午后 过千年青苔 携寒流疏影 在雨声里直行 拐弯 顺势成为一段史记 半个朝代的酒香走过又走远 而亭台犹在 为摩肩接踵者敞开山水的底细
土生土长的小村不懂小桥流水 只懂稻粒 桑叶 以及俚语 即使是九月 野花开放 在通向庄稼的路旁寂寞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