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前一样,张花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晚餐,尤其是自己卤的大肠,酱爆鹅肝,油炸的蔬菜丸子,盐水大虾都是大顺爱吃的,又定了一个两层蛋糕,二顺买了一些水果零食,一箱啤酒。
小秋下班之后没有耽误时间先是到学校接到了多多。十五岁的多多和二十岁的小秋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脾性。小秋温柔大方,虽然长的不算是美女类型,但是皮肤白皙,腰肢纤细苗条,待人接物都是一派和气的样子,所以不管在家还是在单位都受欢迎;多多长的浓眉大眼,个子不算高,皮肤有点黝黑,身材壮实,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显得稍微大一点。
“今天是咱爸生日,我给你说要懂事一点,别弄怪的。”小秋板起脸对多多说。
“哼,我懒得和你费口舌,不就是在一起吃顿饭吗?”多多反驳道。
“你看看你,都这么大了,该懂事了,咱爸一个人不容易。”
“不容易的人多了,他不是有张花吗?”
“你是不是找打,张花是你叫的吗,今天二叔和二婶也都来,你要是不老实自有人收拾你。”
“二婶也来啊,太好了!”多多明显有点激动。
“对啊,所以说今天不许甩脸色,不许闹脾气,听见了吗?”
“嗯,好啊,遵命,我的老姐。”
两人一块回到了家,晚餐已经准备好了。林玉枝看到多多,赶忙起身接过书包,嘘寒问暖,和多多开心的聊着天。小秋先高兴的跑到大顺面前,祝他生日快乐,和二顺打了声招呼又转身到厨房帮忙端菜,大家围坐一桌。
“来,今天先祝大哥生日快乐,举杯。”张花以女主人的身份首先开口。
“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来,干杯。”大顺说道。
“大哥,你也人生过半了啊,时间太快了,敬你!”二顺仰头干了。
“别喝那么急,对身体不好,一时不提醒就忘了。”林玉枝赶紧劝到。
“没事,今天大哥生日,我高兴。”
“二叔,二婶说的对,一家人更不能着急了,先吃点菜吧。”小秋说。
“二婶,你也吃多点啊。”多多突然间插了一句。
“哎,好好,多多学会疼人啦,真棒!”林玉枝温柔赞赏的看向多多。
“都多大的孩子了,改学会懂事了。我这么大的时候都干五亩地的活了。”大顺哼了一句。
“现在和以前哪能比呢?”林玉枝弱弱的说了一句,多多没有说话,埋头吃饭,二顺瞪了一眼,林玉枝没再继续说下去。
虽然是炎热的晚上,但是空调屋里确是凉爽舒服,吃完饭,大顺和二顺坐在沙发上喝茶,林玉枝、张花和小秋在餐厅收拾。
二顺身材有点肥胖,肚子凸起,皮肤黝黑,眼睛虽然大但是不太有神,整个人看起来不是很精神,和十几年前的二顺判若两人,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小伙变成了为生活所累的油腻中年大叔。
“之前说的领养的事怎么样了?”大顺问。
“还是没有合适的,现在政策严,不好弄。”二顺答。
“嗯,这种事也是看缘分,别强求,实在没合适的就算了,毕竟不是亲生的,我都打算好了,到时候让多多给你养老。”
“大哥,我听着话心里也难受啊,给小秋和多多的担子太重了也不好。”
“别的也别说了,咱爸临终的时候交代要团结,谁能想到后来那么多事呢?”
“一家人别说两家话,咱俩是亲兄弟,肯定团结,要不然咱娘也饶不了咱。”
老李头在张梅离家出走的第二年因为心急攻心,一直没有治疗好,就走了,剩下李秦氏,看着两个幼小的孩子,忍不住儿子受苦,眼泪往肚子里流,帮忙养育着直到小秋十五岁,因为年老体衰,过度劳累等心力憔悴,直到闭眼的那一天仍然放心不下大顺、二顺还有小秋和多多这两个孩子。
“哎,你和大哥什么时候办事啊?”林玉枝问。
“办什么事?”张花问。
“别明知故问了,自从你姐跑了之后,我就没见大哥开心过,就自从你来了,这个家才算有点完整了。”林玉枝感叹道。
“好好地,说这个干嘛,别让孩子们听见了。”张花谨慎的说道。
“这有啥啊,孩子们也都打了,什么不懂啊,是不是小秋?”
“二婶说的有道理。”小秋应道。
“我说你俩别闹了。”张花红着脸说。
“谁闹了,这都多少年了,我看啊,这层窗户纸早晚要捅破。”林玉枝继续说。
“小姨,我看我爸挺靠谱啊,你考虑考虑啊。以后我就可以叫你小姨妈了,哈哈。”
“你这丫头,越来越难管了,别听你二婶瞎说。”
三个人在厨房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临走的时候,林玉枝又对大顺说让多多放暑假再去她那住段时间,大顺同意了。
二顺住的地方也不远,一辆黑色的摩托,十几分钟的路程,就到家了。
“今天你有没有给大哥说工作的事?”刚进家门,林玉枝就问。
“没说。”二顺简短回答。
“我看你就是犟的不是地方,自己的大哥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那么个破造纸厂早晚拉倒,早点找出路是对的。”
“我自己想办法。”
“拉倒吧,你能想什么办法,现在会开车的满大街都是,就你这岁数,谁还想要,你还是没有大哥的眼光啊。”
“我是没眼光,要不怎么找找你了?”
“没良心的,你再说一句试试,你是有眼光,是看上张花了吧,别痴心妄想了,就你这样的扔大街上都没人领。”
“乱扯什么犊子,不生蛋的鸡。”
“你他妈的再说,我不生蛋还不是你没种。”越说两个人越急,林玉枝几乎是歇斯底里了。
自从两人结婚后,按照林玉枝母亲的要求,二顺还是把林玉枝带到了市里,在刘姐夫那租了房子,两个人也一起过了几年舒服的日子,但是林玉枝一直迟迟要不上孩子,为此两人跑遍了省城的各大医院,最后还是无疾而终。因为这件事,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僵,二顺在刘姐夫处干了几年,林玉枝家里赞助了一些本金,让二顺在县城开了个销售部,主要是一些农用三轮什么的,主要是林玉枝的母亲三天两头想闺女,想方设法把孩子留在身边,二顺最后拗不过,生意没有几年也黄了,钱也打了水漂,但是林玉枝没有埋怨,还是把二顺伺候的舒舒服服,二顺的气也变得稍微顺了一点,正好赶上县里造纸厂招一批工人,二顺凭借着开车的技术被录用了,一干就是七八年,最近因为环境问题,造纸厂面临倒闭,林玉枝才着急的想给二顺再换个地方。
两个人的谈话不欢而散,各自气呼呼的背对背睡了。
外面夜色漆黑,没有一点凉风让人更加无奈,而此时的张雪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